浙江工商大學黨委書記陳柳裕為新教師開講“入職思政第一課”
beplay2网页登录浙江站訊(記者 白菁潔 通訊員 林曉瑩)“立德樹人,要在怎樣立德上多花心思。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10月15日上午,浙江工商大學黨委書記陳柳裕為該校100名新教師講授入職第一堂思政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攜手再創百年商大新輝煌”,與新教師憶往昔、看當下、望未來。
跨越百年的校史,寫滿傳奇故事
台下聽講的教師中有100名新進教師,其中“90後”61人,“80後”36人。作為新教師,如何快速融入學校,了解學校,走近學校?校情校史是必修課。
“給新進教師上第一堂課,就是希望涵養他們的家國情懷,讓他們成長為愛國愛校的光源體。”陳柳裕從學校的校史、學校的愛國先驅講起。
從1911年創辦的杭州中等商業學堂開始,曆經12次遷址,16次更名,滄桑百年。一所好大學,就是一個時代發展變遷的縮影。
“清末,在民族危亡之際,一批誌士仁人發出了實業救國的呐喊,探索實業強國之路。”陳柳裕說,就在那時,浙江省新式商業教育——杭州中等商業學堂創建,這是浙江省新式商業教育之先驅,也是當時全國最早創辦的商業專門學校之一。
陳柳裕和新進教師說,1947年,飽經戰亂磨難的學校確立了商業、會計、統計、銀行4科並舉的專業特色。在20世紀40年代創作的校歌歌詞中的“四科設教如網綱,學成致用實效彰”,講的就是這個時期的故事。
他還和大家分享了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到改革開放初期的近30年間,學校專業的發展變化,他說,學校先後開設過商業財會、商業計劃統計、銀行、商業物價、商業機械等10多個專業,當時還為新中國輸送了一大批優秀專門人才。
通過一個個深刻的校史故事,陳柳裕鼓勵新教師繼承百年商大一以貫之的紅色基因,懷揣家國夢想,與商大共成長,與時代同進步。
樹好“旗”、補好“鈣”,要成為塑造學生的“大先生”
有為才有位,有位更須有為。陳柳裕說,學校正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為強大動力,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全力衝刺“雙一流”,奮力建設高水平大學。
那麼,如何著力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陳柳裕談道:對教師而言,立德樹人,先要明確立什麼樣的德。他向新進教師贈送了“愛國榮校的先鋒隊”“立德樹人的排頭兵”“再創輝煌的光源體”三個關鍵詞,勉勵他們樹立“兩條腿走路、解決從0到1的創新問題,實現特定領域的彎道超車”的信念,走好為人為師之路。
教師不能隻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不僅要為青年學生樹好“旗”、補好“鈣”,成為塑造他們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課堂上,陳柳裕還鼓勵新進教師服務國家和浙江經濟社會發展、對接重大戰略決策,他說,這是學校,也是青年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向外搶占先機、拓展資源的意識,敢闖敢拚敢幹,敢為人先,這才是新時代的有為青年。”
陳柳裕還通過大屏幕滾動的圖片、精彩的短視頻,展示百年商大的成就,“風正帆懸、適逢其時。”當他說到,新商大、新百年、新輝煌“在哪裏”時,全場教師自覺爆發出熱烈的掌聲。此刻,也讓不少新進教師思考:我們會留下什麼樣的印記?作為商大再創新輝煌的先鋒隊和生力軍,使命在肩、責無旁貸。
新教師感言
“第一堂思政課”引起新教師熱議。新進教師王津航表示很受啟發,“開學第一課激發了大家內心的愛國熱情。商大之美,在章乃器先生之精神、張之禎先生之辦學宗旨中,更在一代代商大人為傳承商脈的初心中。如何在專業課中融入價值引領的育人元素的經驗,青年學生都有一種熱愛國家、心係民族昌盛的情感,這個情感其實是需要教師和教育的。”
來自國教學院的新教師陳芷涵說,“陳書記在我們新教師入職講了第一課非常生動,他情真意切、催人奮進。我們既從‘立德樹人’主題中看到了方向,又強化了浙商大人的責任與使命意識。作為一名新進的青年教師,唯有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育人導向,肩負好在立德樹人、鑄魂育人之重責,守正創新,努力培養好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才能不辜負黨和時代的重托。”
陳書記的第一堂思政課對我們青年教師既是鼓舞,也是鞭策。”管工學院新進教師楊媛媛表示,“當前正值‘十四五規劃’和我校110年校慶的裏程碑時期,作為一名思政工作者,將忠實踐行“誠、毅、勤、樸”的校訓,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為學校發展、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努力奮鬥,做一名合格的商大人。”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