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創造營 玩出不一樣的語文味
beplay2网页登录浙江站訊(通訊員 王巧豔)“導師指導”“C位出道”,這些耳熟能詳的詞彙出現在育才京杭小學三(4)班的語文課堂上,難道他們在進行明星選秀活動嗎?是的,的確是在“選秀”,但選的不是明星,而是那些發現“明星”的“最佳經紀人”。
這次項目活動的主題名稱為“京杭創造營”,活動內容是學生在課前用寫作去發現身邊各種人的特點和亮點,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課上點評和指導,學生隨後對作文進行修改。通過小組評選和總決賽的方式來綜合測評,最終決出最佳的作品。小學“寫人”作文序列測評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點,語文組通過研究統編教材對“寫人”類習作內容的編排特點,在此基礎上構建了序列目標框架及測評量表,並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選秀模式進行了呈現,取得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一、導師全情開講,學生精彩在線
京杭創造營活動由江淑娜老師主持。江老師在介紹了活動內容和規則後,把創造營的培訓工作交給了導師汪麗老師。
汪老師從學生習作測評量表數據出發,引導學生通過單元課文、繪本故事和前麵幾單元的習作要素,來發現寫作中的語言密碼。在課上,量表前置環節幫助學生學會了在腦海中篩選典型事例;辯一辯的過程讓學生體會到:大家都存在的普遍問題不能作為一個人的特點。在學生習作後,借助習作量表進行測評,最終評選出最佳經紀人,課堂教學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汪麗老師認為,教師可以針對測評的結果設計出指導習作修改的最佳教學方案,並且可以將能力訓練落實到具體的活動中去。在學生第一次習作後依據量表測評結果,還可以幫助老師發現之前教學框架和方案設計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經過反思、修正的框架和方案在科學性、合理性上有很大改善,對一線教學也更具借鑒意義。
二、“把脈問診”找問題,“對症下藥”開良方
課堂教學結束後,語文組對這次活動進行了總結彙報。
首先,陳姿妙老師把學生寫作前存在的普遍問題歸納為兩點:
第一,思維局限,想象力匱乏。生活是作文之源,但是學生從生活中獲得的材料,往往是片斷的零碎的。要把這些材料運用到作文中去,還得通過聯想和想象。
第二,學生資源運用能力的缺失。學生不能充分地利用已學過的資源,導致在之前原生態的作文當中,不能將人物的事件寫好。

隨後,張瑜老師指出了學生在寫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張老師認為,寫作思維混亂、條理不清的孩子,在寫作時缺乏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的能力;通過嵌入式的教學,能幫助學生迅速掌握習作的基本方法,學以致用,在做中學。寫作無從下手、偏離主題的學生,是因為在寫作時沒有提前構思的習慣。而測評量表的前置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譬如本課的量表,對於選材構思有“說由來、舉實例、選典型”三個項目,學生依據這些項目先構思,後動筆,就能緊扣主題,不會出現離題的情況。

對於習作後的教學,語文組的何倩老師有著自己的思考。她發現,“寫完了,就可以聊天了”“寫完了,做下一項作業吧”,是很多孩子寫作後的狀態。“錯別字”“漏字”“不空格”“前後內容不一致”等問題恰好也反映出孩子們在寫作後沒有養成檢查的習慣,甚至說他們不知道如何檢查。就此,何老師認為,充分利用“故事背景”“闖關模式”“時間限製”“獲勝心態”等方式,可以強化遊戲化教學和任務式教學,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校長總結 畫龍點睛
莫慧萍校長對語文組的項目式學評做了點評和最後總結。莫校長說,作文是語文教學的老大難,老師怕教,學生怕學,但作文又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需要老師認真教,學生認真學。語文組知難而上的勇氣,很值得大家學習。莫校長認為,本次語文組的項目式學評專業化程度高。具體表現在:一是場景布置很用心。飄揚的氣球和精致的展板都很好地渲染了京杭創造營的氛圍,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動機;二是活動形式很新穎。從開場到結尾,結構完整,巧用當下流行熱詞,處處體現教育的溫度;三是評價設計很專業。在突出了多元評價的同時,引進了可視化操作,讓學生看得見方向,看得見評價結果;四是學習內容很獨特。注重課內外結合,把課內文章和課外繪本有機結合起來。最後,莫校長還提出了兩點建議:1.把握好“兩個注重”,即注重課堂教學,注重課外拓展;2.語文組要以點帶麵,設計出不同年段、不同題材、不同體裁的寫作評價量表,從試點走向推廣。

教育是一個慢工程,語文更是慢活兒、細活兒,急不得,功利不得。本次的作文教學不管是理論輸出還是方法指導,都為教師今後的作文教學指明了方向,引發了教師對作文教學的深入思考,給老師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機,帶來了新的活力。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