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實習記者 王勃瑛 通訊員 姚敏明)日前,在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青春向黨·奮鬥強國”紀念建黨100周年特別主題團日上,該校師生同台,為線上線下1萬6千餘名觀眾上了兩堂別開生麵的微型黨課。
從“甬”字說起 追溯甬城故事中的紅色印記
“請大家伸出食指,跟我一起寫這樣一個字:橫折點,下加一個用字,是什麼呢?沒錯,正是寧波的簡稱—‘甬’……”該校思政教師、浙江省思政微課大賽特等獎獲得者胡曉青首先為廣大團員青年上了一節《憶百年黨史 講甬城故事》的微黨課。
“說文解字中說到:‘凡從甬聲之字皆興起之意’,下麵我們就從‘甬’字說起……”課上,胡曉青選取“勇”“踴”“湧”這三個字,先後為大家講述了寧波人張人亞和父親張爵謙接力守護中國現存最早的《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之一的故事;寧波企業家邱智銘苦苦研究20多年,實現中國好筆100%中國製造的故事;新時代,寧波作為浙江建設“重要窗口”模範生,在高水平市域治理現代化目標上踴躍爭先的故事。通過講述不同時期的甬城故事,加深學生們對寧波的了解和情感認同,呼籲新時代的青年學生們為寧波的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作為一名在甬高校的大學生,聽了胡老師的這節課,讓我自豪感爆棚!”“認同胡老師的最後一句話,‘既然選擇了寧波,那就走進寧波,了解寧波,愛上寧波’。”同學們反響熱烈,紛紛表示這堂思政課精彩生動,代入感強,聽後特別振奮。
從“一扇門”說起 尋找百年校史中的紅色基因
“我身後的這扇門便是仿造1914年學校辦學之初,在北大路76號寧波公立甲種商業學院的老校門,正是這扇門開啟了寧波商業職業技術教育的曆史……”校史館裏,學生講解員徐冰把學校在興學圖強的時代背景之下奠基立業的曆史娓娓道來。
當天,另一堂題為《尋校史足跡 揚工商精神》的微型團課上,優秀輔導員代表、團員青年代表則以“實地打卡+現場演繹”的方式,帶領大家穿越時空,重溫曆史。
現場播放的視頻中,師生代表們分別來到校史館和寧海縣龍宮村、海曙區共青路4號、南站西路18號等學校辦學舊址,麵對鏡頭講述了抗戰時期,先輩們曆經戰亂頻仍、動蕩磨難,建臨時校輾轉各地辦學不輟的故事;中專時期,學校追趕改革開放潮流、適應商品經濟迅猛發展的需要,增設熱門專業、擴大辦學規模、力推社會培訓,以及搶抓機遇轉型高職,譜寫辦學新篇章的難忘曆程。
一遝團費收據、一份招生簡章、一本同學錄、一套舊桌椅……活動現場,徐冰結合這些承載著滿滿記憶的珍貴物件,用情感充沛的講解拂去歲月的塵埃,讓一段段鮮活的曆史重現於師生們眼前。
“這堂課很生動,讓我真切地感悟到了先輩們愛國愛校、矢誌不渝的教育情懷。”經濟管理學院學生邵昂偉說。“講解員小姐姐講得真好!”“我也要到實地去打卡!”……同學們還在線上踴躍留言、點讚。
用好“鄉土教材” 講好“四史”故事
“作為一所紮根寧波,有著107年辦學曆史的學校,學校的發展始終與這座城市相融相生、共興共榮,百年校史同時也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發展史的一個縮影。”浙江工商職院黨委副書記俞位增說。
“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俞位增認為,兩節課分別聚焦“百年黨史”和“百年校史”,在地方和學校發展的曆史中尋找紅色印記,講好寧波故事、校史故事,讓身邊的紅色資源成為“四史”教育的“活”教材,“別開生麵、很有意義!”
據悉,近年來,浙江工商職院一直致力於思政課教學的改革創新,充分挖掘校內外資源,先後建立了100多個實踐基地和思政理論課現場教學基地,探索形成了“校地融合、行思並舉”的思政課現場教學融模式。
“我校將堅持守正創新,進一步整合資源,讓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對接起來,讓思政課更具親和力和針對性。”俞位增說。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