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農林大學踐行“兩山”理念,大力培養生態化人才
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記者 白菁潔 通訊員 陳勝偉)植樹護綠、垃圾分類、光盤行動、節能節水、植物辨認……植樹節前後,一係列形式活潑、內容豐富的生態文化活動在浙江農林大學蓬勃開展,廣大師生以實際行動踐行著生態的理念。與此同時,《中國竹文化》《園林規劃設計》等16門“新生態”係列課程持續開設,以生態為特色的校級大學生環境生態科技創新大賽已經緊鑼密鼓的開展了起來。
從2005年開始,浙江農林大學開始實施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協同推進生態化人才培養體係的改革與實踐。學校通過錨定生態人才培養定位、構建生態化專業群、構建生態化課程體係、創新生態化育人模式、強化生態育人機製保障等舉措,著力將生態文明根植於每一位學生心中。
如今,農林底色、生態特色正逐漸成為浙江農林大學畢業生的共同烙印,也成為最有該校學生辨識度的重要特色。
以“兩山”理念為引領,探索培養生態人才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到安吉天荒坪鎮餘村考察時,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不久,浙江農林大學就以“兩山”理念為指導,提出“生態育人 創新強效”戰略,並逐漸確立了“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大學”的辦學理念。
在這樣的理念指導下,浙江農林大學按照“麵向未來、聚焦農林、彰顯生態”原則,通過建設主線專業,發展特色專業,構建形成了智慧農業、現代林業、綠色環境、美麗城鎮、人居環境、健康時尚六大全產業鏈本科專業體係;創建了“生態環境+創新創業+生態實踐教育”一二三課堂聯動的人才培養方案和生態化課程體係,將生態素養的內涵培養有機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協同推進生態化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實踐,實現全方位全過程多元化培養。
根據學校總體設計,各個學院、各專業老師紛紛行動起來。林業與生物技術學院伊力塔教師說:“我們牽頭組織了華東片區40餘所高校成立天目山大學生野外實踐教育基地聯盟,打造百草園、果木園等校內外生態實踐基地,並以此為基礎,搭建生態實踐育人平台,厚植生態底色,通過讓學生親自參與到果木園綠化美化等實踐活動中,將生態意識、文明習慣深入融入學生心中。”
生態學專業18級學生張燦浩說:“學校非常重視生態實踐教育,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和實踐項目引導我們投入生態文明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從不同層麵上為我們講解環境汙染嚴重、生態係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及其背後原因,促使我們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
16年來,浙江農林大學始終堅守初心和使命,致力於生態文明、生態科技和生態產品的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策劃建設了“新生態”係列課程116門,其中《中國竹文化》等9門獲國家級一流金課;形成了林學、生態學、園林等11個國家級和13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的生態專業體係;為社會培養了5萬多餘名具有生態文明意識、創新精神與創業能力的服務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多樣化人才。
聚焦生態人才培養,全方位提升學子生態意識
如何在“兩山”理念引領下,調整優化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如何在生態化大學建設過程中,調整專業結構和優化課程體係?如何通過有效路徑培養具有生態文明意識的生態化人才?這一係列問題都是浙江農林大學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在“兩山”引領下,浙江農林大學積極謀劃藍圖,錨定生態化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把生態性確定為學校的辦學特色,並構建了全產業鏈生態化專業群,按照“麵向未來、聚焦農林、彰顯生態”原則,通過增設新興專業、改造傳統專業、撤並落後專業等舉措,停招16個專業,新增7個專業,構建形成了智慧農業、現代林業、綠色環境、美麗城鎮、人居環境、健康時尚六大全產業鏈生態化專業體係。
與此同時,學校積極構建一二三課堂聯動的生態化課程體係,將生態素養的內涵培養有機融入了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生態教育覆蓋到全校所有本科生,使學生從一進入校門,就切身體會到生態化教育理念和課程。目前,學校形成了4學分的生態環境教育課程、2學分的生態創業類課程、4學分的生態創新創業類實踐、N學分的生態實踐教育內容,並開設了一係列生態類課程。
學校還整合資源、多方協同,探索創新生態化育人模式。深耕鄉村振興、生態農業、健康產業、美麗產業等人才需求,形成校地定向培養、校企定向培養和國際合作培養三種生態化合作教育模式。構建沉浸式育人模式,形成了以校園、植物園“兩園合一”的生態校園,“生態人文長廊”和“植物進化之路”為主體的生態文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台為基礎的生態實踐協同生態化人才培養模式,著力強化學生三農情懷教育和生態情懷教育。
為強化創新生態育人機製保障,學校創新性構建學科專業一體化和支撐保障一體化育人機製,實現專業建在學科上,良好的解決了學科和專業“兩張皮“現象。我們還積極構建打造生態文明研究中心、農林碳彙與環境修複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為學校生態育人提供理論支撐,積極承擔浙江省大學生環境生態科技創新大賽,為生態化意識創新提供實踐支撐。
浙江農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的趙科理老師說:“我們構建了院級-校級-省級多級生態育人平台。學院層麵上,以教師科研項目為驅動,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學校層麵,我們開展生態文化節等,積極引導師生增強生態文明觀念,提高全校師生的生態理念;省級層麵,我們開創了浙江省大學生環境生態科技創新大賽,旨在引導大學生尋求解決環境生態問題的有效方法及措施,提高大學生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創新意識。”
農業資源與環境17級的林澤銘同學感受很深:“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通過參加環境生態科技創新競賽等,不僅生態學相關理論的知識更加完善,邏輯體係更加清晰,關鍵是在實驗過程中對生態文明意識、敬畏生態、保護地球的理念進一步增強了。”
生態人才助力鄉村振興,育人成效凸顯
經過16年的改革發展,浙江農林大學生態育人的理念得到了延續和發展,生態文明的理念正逐步根植於每一位學生的心中。湧現出養殖生態甲魚的“全國就業創業先進個人”楊珍,走生態農業創業之路的“浙江省就業創業優秀個人”趙穎雷等一批生態創業上的傑出校友。該校2015屆園藝專業畢業生單幼霞,作為中國唯一本科生代表受邀參加 “2015全球青年農業峰會”,並展示了她關於發展生態農業的構想,充分展示了中國青年大學生的風采。
截至目前,浙江農林大學現已培養了一大批支撐浙江生態省建設、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直接受益涉及林學、園林等31個專業,受益學生3餘萬人,60%以上畢業生從事農村農業、環境生態類相關工作。
該校2012屆畢業生翁智雄認為,浙江農林大學長期秉承的生態育人理念對他產生了深刻影響。他說:“校園與植物園‘兩園合一’的生態育人環境,厚植生態特色的教學科研教學與實踐體係,主題鮮明的生態文化活動,深深融入到了我的大學求學生涯,為我現在從事生態領域的學術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母校饋贈給我的這份‘生態財富’已深深融入到我的工作之中,激勵我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道路上深耕學術。”
目前,浙江農林大學生態化教育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級、省(部)級以上成果20項;完成生態化教育相關專著教材37部、論文38篇;林學、生態學、農學、園藝、園林等11個專業獲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3個專業獲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建設成《中國竹文化》等36門具有農林特色、生態環境類的國家級、省級一流金課;“複合應用型農林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獲教育部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立項。
“16年來,我們始終以‘兩山’理念為指導,協同推進生態化人才培養體係的改革與實踐,不斷提升大學生生態素養。我們麵向新產業新要求,著力打造了突顯農林生態環境的智慧農業、現代林業、綠色環境等六大全產業鏈為核心的專業生態體係,形成了生態化合作教育育人機製和學科專業一體化的保障機製,創設了校地定向培養、校企定向培養和國際合作培養三種生態化合作教育模式,生態人才培養成效十分明顯。”浙江農林大學副校長沈月琴教授說,今後學校將繼續彰顯農林、生物、環境等領域的學科專業特色,不斷提升生態領域的人才培養質量,為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貢獻更多的農林智慧。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