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 通訊員 林曉瑩)袁隆平遺體送別儀式過了沒幾天,下沙大學城依然還有太多的感動。5月26日,浙江工商大學團委、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與共青團錢塘區委,白楊街道雲濱灣社區服務中心一同開展“傳承科學家精神,守護‘糧’心中國夢”的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吸引了不少大學生冒雨前來,他們紛紛表示,“從此以後,碗中有米,心中有您”“一粥一飯來之不易,珍惜每一粒糧食就是對袁爺爺最好的紀念”。
“當時袁爺爺就在人群中,我遠遠的就看到了,真想衝上去和他握手。可惜當時我是學校的門崗,要站好崗不能走動,隻能看他從我身邊走過。”時至今日,浙江工商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的青年教師楊玥熹的內心都沒有完全平複下來,“2001年秋天,我進入南師附中,在入校後參觀校友林院士牆的時候就被袁隆平院士的事跡深深吸引,立下學農的誌向。2002年袁隆平院士回校參加校慶的時候,我很榮幸被選為迎賓隊的成員在校門口站崗,與袁爺爺匆匆見過一麵……”
對於大多數年輕人來說,袁隆平是從教科書上走下來的名人。他被寫進曆史書的成就是“用全球7%的耕地,養活全世界21%的人口”,早已刻在心底,耳熟能詳。楊玥熹通過一個個故事拉近了大學生與田野的距離,“袁隆平有兩個夢想,‘禾下乘涼夢’是向畝產1200公斤攻關,追求超級稻高產;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在楊玥熹描述下,一個俏皮而又有趣的老人躍然眼前,這是袁隆平的真實寫照,他是靠研究讓無數人擺脫饑餓的偉大科學家。不知不覺中,楊玥熹把《吃懂大米,守護“糧”心》的微黨課融入了課堂。
團員楊可在聽完微黨課後表示,袁爺爺給世界最好的禮物,不僅有雜交水稻,還有他傳承的寶貴精神。作為新一代“食品人”,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擔起社會責任,通過實際行動來改善中國食品行業的質量,為中國夢的實現貢獻力量。
據悉,此次活動除了微黨課外,食品學院的師生還結合專業特長與社區居民分享了食品安全知識、健康飲食小技巧等,不少社區居民對同學們“禾下乘涼”為主題的雕塑展很感興趣,紛紛拍照片留念。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