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beplay2网页登录
賽課為介,探索科學“學力”課堂 學正中學科學組開展百花獎評比活動
2021-04-21 16:12:00
beplay2网页登录浙江站
  beplay2网页登录浙江站訊(記者 張可寧 通訊員 方海虞)為了有效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學正中學科學組全體教師在夏妙紅老師的帶領下,於2021年4月份開展了一場以“學習力生長課堂”為主題的賽課教研活動。
  4月份賽課的老師們潛心鑽研教材、設計教學活動,精心準備教具、實驗操作材料,力求讓課堂精練、高效。課堂上,他們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猜想假設、觀察實驗、分析歸納、大膽質疑,在合作交流中“做科學”“玩科學”。
  4月2日費萍萍老師在808班執教《氣體的製備》。費老師從學生在實驗室製取氧氣的錯誤操作入手,以製備氧氣的三種方法為例,引出兩種典型的固液不加熱型和固固加熱型的製備方法。引導學生分析實驗室製取氧氣時的藥品選擇、裝置選擇的理由,從而歸納出實驗室製取氣體的藥品、發生裝置、收集裝置的選擇依據,同時進行相應的應用練習。再以製取硫化氫為例,先進行簡單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讓學生辨認與選擇,再增加長頸漏鬥和分液漏鬥、多孔塑料片層層深入,由硫化氫有毒來引出多功能洗氣瓶。在教學上立足學生的學習基礎,設計教學環節讓學生自我發現其原有認識中的不科學和片麵的成分,能觸類旁通的解決其他氣體的製備收集以及尾氣處理等實際問題;重點引導學生形成就地取材改進、組裝各種裝置的理念。運用小組合作探究、學生自主比較歸納的方法實現教學目標,整堂課全部放手引導學生自主活動,讓課堂教學各環節力爭體現新課程理念。
  4月7日李紅燕老師在809班執教《化學方程式》(第一課時)。李老師從不同的科學家對化學反應中物質質量是否發生變化的觀點入手,安排了測定白磷燃燒前後的質量關係;測定氫氧化鈉溶液和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後的質量關係的實驗,從演示實驗到分組實驗,從設計實驗方案到觀點分析,層層遞進,從而引出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再從微觀入手分析質量守恒的本質,得出“化學反應前後元素種類不變,原子個數不變”這一重要結論,引出化學反應需要遵循的“質量守恒定律”,再基於質量守恒定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在教學過程中,緊扣新課標的精神,充分創造條件讓學生自主學習,對本節課的實驗內容作了較大的調整,將有的演示實驗改成了學生實驗,並創造不同的實驗條件讓學生去探究,這樣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課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方式,以問題教學為中心,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采用現代化教學方法與手段,力求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有係統地對學生進行指導。
  4月12日鄭琳老師在813班執教《二氧化碳的性質》(第一課時)。鄭老師也是從實驗入手, 通過介紹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的作用引出本課,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思考。在後麵的教學中,一共設計了4個實驗,實驗的材料有階梯蠟燭、礦泉水瓶、紫色石蕊試液、澄清石灰水等均取自於學生身邊的物質;實驗內容圖文並茂,教師演示或者學生上台合作等方式,再通過大屏幕展示後一目了然;實驗操作簡單易行,現象明顯;實驗結論環環相扣。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處於極度興奮狀態,並能根據實驗現象及時做出分析和判斷,整堂課在積極、有序、和諧地進行。學生真正成為主動學習的參與者,而不是被動學習的接受者。
  在教學中,鄭老師運用了創設問題情景——提出問題——建立假設——實驗探究——得出結論的教學思路和方法。通過猜想探究,結合小組討論—展示—評價等環節,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所有的學生在化學學習中都有不同的收獲。
  4月14日上午共進行了3節百花賽課,更是節節妙趣橫生,散發著濃濃的“科學味”,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更展示了賽課老師出眾的專業素養,獲得了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
  第一節,張弘老師在805班執教的《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第一課時)課堂上以“憋氣大挑戰”遊戲引入新課,緊接著圍繞“人是怎樣呼吸的”展開一係列活動。從拚圖遊戲---認識呼吸係統,到橡皮筋模擬人體的肌肉、手指模擬肋骨,體驗呼吸過程中它們具體是如何工作的。學生的模擬實驗---呼吸小助手把課堂引入高潮,同學們通過拉動氣球皮觀察兩個模擬肺的氣球體積的變化情況。最後張老師引導學生分析整個呼吸運動以及氣體交換的過程、成分。整堂課張老師語言精練富有激情,組織有序,富有節奏的課堂進程,教學環節安排得當,讓學生親身經曆體驗和感悟,他們興致高昂,積極發言,沉浸在快樂的探索之旅中。
  夏妙紅老師在905班執教的《鬆花蛋裏的那些事兒---化學綜合複習》以趣味視頻導入民間小吃鬆花蛋,並提問:如果你要做鬆花蛋,大概需要哪些材料?接著針對學生的回答補充原材料,並給出鬆花蛋的簡單製作方法。然後圍繞“鬆花蛋的製作”展開探究活動:①原料混合時,發生了哪些化學反應?---複習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並小結方法;②原料充分混合後過濾得到的濾液中一定/可能含有哪些溶質?---四人一組,設計方案證明並展板展示,相互評價。最後根據任務單上的“信息補給站”了解鬆花蛋的成因、鬆花的形成、青黑色的來源以及食用的注意事項。從課程設計來看,提倡學生從生活經驗和社會實際出發,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學生已有的經驗來構建認識,符合課程標準的一個基本理念。對於實驗的探究設計,放手讓學生分組充分討論,確定合理的實驗方案,然後選擇優秀方案進行探究,這種立足於教材,又不局限於教材的做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究意識,使學生具備一定的透過現象、探究本質的能力,樹立科學的態度和世界觀。這堂課除了知識點的複習,也讓學生更加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充滿著有趣的科學現象,蘊含著無數的科學道理。隻要你平時注意觀察,善於開動腦筋思考,你就會感到生活就是科學的海洋。而我們學過的知識也隻有用到生活中去,才能更好地為生活服務。
  王芳老師執教的《二氧化碳的性質》課堂上以演示實驗---“雲霧繚繞”引入幹冰。從學生分組觀察幹冰----認識二氧化碳的性質;到活動①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②如何用實驗證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③證明二氧化碳能溶於水;課堂上充分發揮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路,通過“提出問題(發現問題)→引導思考→設計方案→觀察實驗→得出結論”這一係列活動來進一步認識二氧化碳的性質,分析現象後得出結論,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究、去學習,培養了學生科學的學習態度,使其真切地體驗到探究學習的樂趣,從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全體科學教師也被課堂所吸引,他們跟隨教學的環節,時而凝思,時而頻頻點頭,時而含笑與旁邊的教師交流,現場不時傳出及時探討、反饋的聲音。
  課後,夏老師即刻安排了說課和評課環節。老師們分別進行了說課,闡述自己的教學思路,組內的其他老師也暢所欲言,在肯定每位老師上課亮點的同時,也坦誠地指出了不足,以期改進,共同提高。
  本次教學研討活動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麵為學校科學老師搭建了一個交流學習的平台,有效地促進了教師們的專業成長,更為今後的科學教學指引了方向,讓老師們繼續前行,不斷探索“學力”課堂!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