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浙江站訊(實習記者 徐曉樂 通訊員 莊婷婷)為引導和教育廣大青年學生誌願服務鄉村振興,投身浙江省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以實際行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自動化學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暑期社會實踐隊前往海寧市桃園村、雲龍村展開沉浸式實踐調研。
實踐隊在村委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瞻仰李藍丁塑像,緬懷這位中國的“南丁格爾”,學習她對黨和革命事業無限忠誠,對祖國和人民的無比熱愛,對醫療衛生事業的無私奉獻;參觀五星級文化禮堂,感受“每人一把鑰匙”這一村民自主管理模式的成功,它不僅實現了基層自治,還提升了村民的綜合素質。位於桃園村中心的海寧市鄉村振興學院將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模式和具有地方特色的鄉村發展道路,為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持,加快全區農業農村農民現代化進程,為建設美麗鄉村製定海寧標準。
雲龍村先後榮獲國家首批綠色村莊、浙江省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浙江省曆史文化村、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旅遊景區(民俗文化村)等稱號。
實踐隊在雲龍村黨委書記、村民委主任範衛福的帶領下參觀雲龍記憶館。館內陳列著一條由15000餘顆蠶繭製作而成的金龍,還有24種不同字體蠶字畫、榮譽獎狀(如國務院嘉獎令、前國務院總理華國鋒親筆題字等)、珍貴的老照片(如各國外賓來訪、省市領導來訪等)、養蠶種桑老物件等一係列展現雲龍蠶桑曆史的展品。通過觀賞展品,同學們初步感知了雲龍的輝煌曆史及雲龍人頑強拚搏的奮鬥精神。
智能蠶室是雲龍村的科技擔當。雲龍村智能蠶室配合地源熱泵控製係統、補濕係統等,組成了環境控製係統。利用物聯網服務器,不僅實現了遠程實時監控,還可以智能化調控各環境控製設備的自動運轉,以達到一年四季養蠶所需的環境標準。
雲龍蝶園則是雲龍村的藝術擔當。雲龍蝶園是裝置藝術家周峰傾心打造的生態創意展示園,集藝術創作展示、體驗;教育、研學基地等為一體,秉承了桑蠶文化之形態、變廢為寶之蛻變、放飛夢想之蝶舞的指導性思想理念。園區內有眾多由廢棄的金屬製的藝術品,如3層樓高的金屬大象、身高近2米的關公、奔騰的駿馬等等,這些作品為雲龍村增添了幾分藝術氣息,極大地豐富了雲龍村的文化。
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自動化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基地授牌儀式暨座談會在雲龍村村委會議室會舉行,雲龍村村黨委書記、村民委主任範衛福,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自動化學院黨總支書記錢永林、黨總支副書記於施佳、學工辦主任羅鵬舉出席本次授牌儀式。
範衛福書記從雲龍村悠久的蠶桑文化講起,講述了雲龍村在八九十年代由盛到衰,爾後又二次創業的奮鬥史,為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他希望同學們在注重理論學習的同時,也要重視企業實踐,並歡迎各位大家畢業後去到雲龍工作,為雲龍發展貢獻才智。
黨總支書記錢永林介紹了學校悠久的辦學曆程,今年正值建黨100周年,他希望同學們利用本次實踐機會學習雲龍人身上走在前列、幹在實處、勇立潮頭的浙江精神,了解這一方熱土在國家不斷深化改革中的前景,希望同學們勤學善思,為實現中國夢添磚加瓦。
紙上得來終覺淺,投身實踐覓真知。同學們在本次實踐中增長才幹、鍛煉能力、開拓視野,大家紛紛表示將會利用所學服務社會,用實際行動推動鄉村振興,為實現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彙聚磅礴青春力量,努力成為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責任編輯 陳顯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