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浙江站訊 (實習記者 魯少辛 通訊員 杜逸卓 江楠 李唯一 江嘉儀)10月4日,寧波諾丁漢大學青年誌願者協會十五周年紀念展落下帷幕。以學校青年誌願者協會暑期支教15周年紀念為主題,通過3D打印模型、攝影作品、實物陳列、誌願者筆記摘抄等多種藝術形式,展覽記錄了寧波諾丁漢大學誌願者在貴州一所深山小學的支教曆程。這所小學的全稱為貴州省黔西南自治州安順市貞豐縣魯貢鎮者冗村者冗小學,是寧波諾丁漢大學暑期支教長期幫扶的一個縮影。15年來,學校先後派出160個支教隊伍,2300餘名學生參與,足跡遍布23省,還遠赴尼泊爾、越南等國,成為學生們實踐成長的第二課堂。
“支教如同愚公移山,我們已經堅持了15年”
這次紀念展由校青協曾參與貴州支教的學生發起並策劃。十餘年來,寧諾的學生誌願者利用暑期來到山村,與者冗小學的孩子們一起學習、生活:“對於城市長大的年輕人來說,支教條件非常艱苦,一天的生活起居以井水為源,十幾人在一間舊教室裏朝夕相處。”
“學校僅有2個水龍頭,承擔了全校日常洗漱洗滌,缺水的廚房蚊蟲甚多,隻有一間小教室可以讓隊員們在地鋪上相互依偎。”艱苦的條件為寧諾學生帶來從支教曆程中獲取的感動和成長:“當站在講台上望著一雙雙明亮的眼睛,當和孩子們握手相擁,我們看到了曾經的自己,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使孩子們仍然擁有這個年紀大膽去愛、大膽去做、大膽去追的勇氣和權利。”“當聽到孩子們一聲老師,看見一個開懷的笑臉,在一天課程結束時坐在升旗台上撫涼風看落日時,總會覺得這是最可愛的人和事了。”
“支教如同愚公移山,我們已經堅持了15年”,據寧波諾丁漢大學青協相關負責人介紹,15年來,學校先後派出160個支教隊伍,2300餘名學生參與,鄉村振興與山區支教項目還吸引了來自英國、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西班牙、愛爾蘭、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家的留學生參與。從2006年第一條支教線路甘肅線啟動以來,15年來寧諾誌願者的支教足跡遍布全國23省,從2012年開始開展國際支教,寧波諾丁漢大學的學生們赴尼泊爾、巴厘島、柬埔寨、越南等國家開展支教活動、傳播中華文化。
一塊草皮和一座小樓,寧諾與這所小學的故事未完待續
展覽現場陳列了一塊人工草皮,這是2018年暑期寧諾學生千裏迢迢為者冗小學帶去並且連夜為孩子們鋪上的第一塊取代水泥地活動區域的 “操場”。這片人工草皮是由校青協與寧諾社會公益項目“傳球計劃”共同合作的產物。“傳球計劃”於2017年由馮周聰等兩位寧諾學生發起,旨在通過為貧困山區學校籌資建造足球場,讓更多留守兒童感受體育精神。五年來,“傳球計劃”已在全國建起20多塊足球場,為6000餘名山區兒童帶去足球的魅力,者冗小學就是其中之一: “這是我們留給者冗小學的實用性紀念品,讓孩子們在寧諾誌願者支教結束返回後,可以繼續在草皮上感受足球運動帶來的快樂。”
由於2020年新冠疫情等因素,者冗小學目前已經永久關閉。據策展團隊介紹,為了紀念這段特殊的支教曆程,寧諾學生自行設計了3D打印的者冗小學,一座籠罩在群山中的小學模型。本次展覽取名為“一重山盡”,是取義 “一重山盡一重山”、”一重山盡一重雲”,寓意愛心傳遞將薪火相傳、星火燎原,激勵更多的寧諾學生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寧波諾丁漢大學以培養具有愛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優秀人才為責任,除了為學生提供高品質的國際化教學,還積極搭建各種實踐平台,拓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讓學生在誌願精神的滋養下發掘自我,在社會實踐的錘煉下提升能力。”寧波諾丁漢大學黨委副書記董紅波說。
(責任編輯 吳文建 陳顯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