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 通訊員 陳繼旭)建設高質量教育體係,是“十四五”時期我國教育發展的總體定位。近日,全國教育基本理論學術委員會積極圍繞這一定位,在杭州師範大學召開了第十八屆學術年會。本屆年會由全國教育基本理論學術委員會主辦,杭師大經亨頤教育學院承辦,中國教育學學術話語體係創新與研究基地協辦,同時得到了《教育研究》雜誌社的學術支持。由於疫情影響,年會通過線上方式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基本理論學人圍繞“建設高質量教育體係:理論視野與知識貢獻”這個主題,相聚雲端,進行自由的交流和開放的對話。
當天上午,年會由全國教育基本理論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華中師範大學塗豔國教授主持開幕。全國教育基本理論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華東師範大學李政濤教授,杭州師範大學副校長黃兆信教授,全國教育基本理論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師範大學康永久教授、廣西師範大學孫傑遠教授、南京師範大學馮建軍教授、湖南師範大學劉鐵芳教授、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鄧友超研究員,全國教育基本理論學術委員會秘書長華東師範大學程亮教授,杭州師範大學經亨頤教育學院執行院長嚴從根教授出席了開幕式。來自全國82所高校、2000餘位師生代表線上參與。
杭州師範大學副校長黃兆信教授首先致辭。他代表杭師大向出席嘉賓表示感謝,對參會學者表示歡迎。他介紹了杭師大曆史和發展情況,杭師大是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已經有113年的辦學曆史,是一所以師範教育為傳統,文理並重,人文社會學科和自然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他表示,杭師大以教育而立,因教育而興。教育學是學校重點發展學科,教育學學科所在的經亨頤教育學院,是以首任校長著名教育家經亨頤先生命名的,是教育部“卓越小學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浙江省唯一獲得單位,也是杭師大的老牌學院和重點發展學院。他認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係,是我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的具體目標,也是老百姓對發展高質量教育的強烈需求,更是新時代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基礎。這次學術年會聚焦“建設高質量教育體係”主題,描繪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藍圖,這對於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具有重大的意義。
杭州師範大學副校長 黃兆信教授
全國教育基本理論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政濤教授講話。他首先對共襄此次學術盛會的全國教育基本理論學術界同仁們表示歡迎,並回顧了全國教育基本理論學術委員會40年的曆史。40年來,學會圍繞教育根本性問題、普遍性問題、整體性問題進行研究,對中國教育學界、教育學科和教育實踐變革做出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貢獻。第十八屆年會將圍繞兩個目標展開:第一個目標是開一個高質量學術年會,包括通過高質量專題研討,聚焦高質量教育內涵、教育體係,為高質量體係建設做出教育人的貢獻;通過高質量知識生產,生成新知識,把新知識帶到新時代;通過高質量人才培養,將會議研討、人才培養與能力提升關聯起來。第二個目標是發展學術隊伍,本次年會新增兩位副主任委員、十七位委員,這些名額將向沒有委員的地方師範大學、綜合性大學以及青年學者傾斜,為全國教育基本理論學術界增添新活力、作出新貢獻。
全國教育基本理論學術委員會秘書長程亮教授對本屆年會學術委員、副主任委員的增選工作進行了說明,宣讀了新增副主任委員、(青年)委員名單。山西大學侯懷銀教授、東北師範大學於偉教授當選副主任委員;天津師範大學和學新教授、杭州師範大學嚴從根教授等17人當選(青年)委員名單。
會議召開的兩天,分別組織了兩場主題報告,11位學者在線分享。會議首日上午的主題報告由北京師範大學康永久教授、廣西師範大學孫傑遠教授主持。中國浦東幹部學院鄭金洲教授報告題為“教育學研究與高質量教育體係建設”,廣西師範大學孫傑遠教授回應;陝西師範大學郝文武教授報告題為“高質量教育的本質特征與合理性追求”,湖南師範大學劉鐵芳教授回應;山西大學侯懷銀教授報告題為“21世紀初20年我國教育學學科建設的回顧與展望”,南京師範大學馮建軍教授回應;東北師範大學柳海民教授報告題為“高質量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時代路徑與實踐作為”,華中師範大學塗豔國教授回應;杭州師範大學嚴從根教授報告題為“信息技術時代教學空間的隱私風險”,北京師範大學康永久教授回應;浙江大學孫元濤教授報告題為“教育改革‘加法邏輯’的審議與批判”,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鄧友超研究員回應。
會議第二天上午的主題報告由南京師範大學馮建軍教授主持。遼寧師範大學劉磊教授報告題為“構建政府統一資助管理的新型普惠性學前教育體係”,天津師範大學和學新教授報告題為“教育理論批判:高質量教育知識生產的必要方式”,蘇州大學曹永國教授報告題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期許回歸教育本真”,湖南師範大學王衛華教授報告題為“教育內卷化的實質及現象學的破解之道”,華南師範大學肖紹明教授報告題為“教育理論的純粹形而上學之思”。隨後,東北師範大學於偉教授、新疆師範大學趙建梅教授針對幾位學者的報告分別進行了回應。
圍繞“教育與質量、標準、評價之間的基本關係”、“建設高質量教育體係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麵向高質量教育的知識生產與貢獻”、“建設高質量教育體係的中國經驗”等議題,年會設置了四個分會場。40位學者根據議題內容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16位與談人展開了積極的回應和討論,會後各分論壇將研討內容進行了細致的總結,並在大會上進行了係統的彙報。這種成果分享-專家點評-交流討論-大會彙報的流程,使分論壇活動更有效率和質量。
年會期間,還舉行了第三屆全國教育基本理論博士生論壇。在兩個分論壇上,來自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高校的20位博士生,分別就學校變革、知識生產、教學空間、教育信息化等與教育高質量發展相關的內容進行彙報分享。同時,有8位學者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回應。
年會閉幕式由全國教育基本理論學術委員會秘書長華東師範大學程亮教授主持。
全國教育基本理論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華東師範大學李政濤教授作總結發言。他認為此次年會是一場高密度、高質量、高含金量的會,全體與會同仁享受了思維的快樂、文字的快樂、交流的快樂,是一場快樂的學術之旅。教育基本理論如何回應高質量教育體係問題?此次年會用四個獨特進行了探索和解答:一是獨特的時代精神。高質量體係建設就是最重要時代議題,此次會議主題與時代精神緊密結合,回應、把握時代問題,形成當代的解釋體係,在對時代意義的追問中,給出我們自己的答案;二是獨特的教育基本理論視角、方式和立場。與會學者學科背景、研究方向不同,思考方式、表述方式、理論邏輯也迥異,但能夠始終圍繞主題,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問題、基本觀點和基本思路;三是獨特的中國經驗和中國思想。參會學者紮根中國大地,提出對人的教育、對高質量教育體係的中國觀點和主張,這是中國自覺、中國自信的過程,有助於形成中國教育話語體係,創造中國的教育基本理論;四是獨特的教育基本理論自信。以基本理論為榮為傲、為幸福的源頭,這種自信來自理論貢獻、知識貢獻。因此,在論證解釋之外,還要建構,建構實踐和政策,從而發現理論的價值和力量,對教育學人來說,對時代的貢獻是我們的使命。
全國教育基本理論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李政濤教授
第十九屆年會承辦單位代表浙江大學教育學院孫元濤教授發言。他表示,浙大教育學院一定會不負重托、不負使命,把下一屆年會辦好。希望在浙大教育學科95歲生日之際,和大家相聚杭州、相聚浙大,共話學術。
浙江大學 孫元濤教授
最後,杭州師範大學嚴從根教授致閉幕詞。他總結了此次年會會議籌備、經過及年會期間形成的創見和思想,並對主辦方和所有來賓表示感謝。
杭州師範大學 嚴從根教授
至此,經過一天半的分享、交流與討論,年會順利閉幕。本次會議成果豐碩,共收到463份參會回執,313篇會議論文。會上有71個主題報告,103人次進行了報告和與談,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82家單位、近7000餘名師生的在線關注。
會後,全國教育基本理論學術委員會在線上召開了新增(青年)委員座談會。21位委員共聚雲端,圍繞教育基本理論論域的拓展、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理論創新、社會服務、教學方式、傳播推廣、國際對話等話題展開了廣泛討論,形成了關注和推動教育基本理論發展的共識。
(責任編輯 餘新花 趙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