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 通訊員 陳勝偉)20多年前,作家王旭烽創作完成中國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長篇小說《茶人三部曲》。該作品將中國茶文化史和中國近代史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好評如潮:其中《南方有嘉木》先後獲國家“五個一工程”獎、浙江省第二屆魯迅文藝獎;第一部《南方有嘉木》和第二部《不夜之侯》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茶人三部曲》還入選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署重點選題計劃“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20多年後,已經在浙江農林大學擔任教授10多年的王旭烽,在2022年3月,再次捧出一杯“新茶”——又一部跟茶有關的長篇小說《望江南》。這部近四十萬字的長篇小說,在翻天覆地的大時代中,寫出了江南煙雨浸潤中的中國人的選擇和敞開、融入和奮進;在時代的激昂與風雷聲中,王旭烽寫得悠遠低回又蕩氣回腸,不僅寫出了茶香和茶性,還寫出了江南文化的詩意和力量,更是寫出了中國的風度、情懷和品格……書籍一經出版,好評如潮,連續加印,不到一月已印五次,發行四萬冊,並登上多個好書榜單。
近日,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浙江農林大學茶學與茶文化學院教授王旭烽舉辦了長篇小說《望江南》線上研討會舉辦。王旭烽分享了作為小說家的創作心得,她指出,無論麵對什麼樣的艱難生活和社會環境,我們依舊要望春風、品新茶,過一種恒常的百姓生活。她想在書中表達,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文化族群,叫“茶人”,他們愛喝茶,更愛茶的精神。茶道的核心,正是茶聖陸羽給我們寫下的“精行儉德”。她表示,正是在浙江農林大學16年獨特的茶學教育經曆,教會了她如茶人一般精行儉德,這些都是創作小說的基礎。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用“恒常的中國精神”“新的想象空間”肯定了《望江南》的文化內核。他認為,《望江南》小說以‘茶’為視角,透露出在變化中依然延續、持守著的東西,正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傳統、理想和中國精神。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府新聞辦主任李杲認為,《望江南》是一部承載著中國價值、中國理念和中國精神,又不失影響力、親和力、感召力的作品。《望江南》也是一次用文學的形式來譜寫浙江篇章、江南篇章的成功探索。
浙江出版聯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鮑洪俊將《望江南》視為一部“向神州、向未來、抬望眼”的作品,希望以《望江南》的出版為標誌,在全國原創文學領域找到浙江應有的方位,同時也分享了對作品的喜愛與讚歎。杭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出版局(版權局)局長應雪林認為,王旭烽的《望江南》,用茶人茶事,寫出了杭州韻味、江南詩意,寫出了宏闊曆史、廣博學識,寫出茶人精神、家國情懷,寫出了中國人特有的品格和境界。
白燁、陳東捷、高玉等二十餘位專家,及數十家媒體記者齊聚線上,圍繞《望江南》的文學價值、藝術水準、人物特色、語言風格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據介紹,《望江南》是王旭烽沉潛26年最新創作的長篇小說,由浙江文藝出版社於2022年3月推出。該書是王旭烽繼《茶人三部曲》後,再次以茶為主角、杭州為背景的小說,敘述了新中國成立前後近二十年間波瀾壯闊的社會進程中,江南茶葉世家杭氏家族的起落浮沉和人物命運。
《望江南》以新中國成立前後的近二十年(1945—1964)為曆史背景,正麵描寫了世代從事茶業的浙江杭州杭氏家族在新中國成立前後麵臨的火熱而又紛繁複雜的生活。小說的主體承續了《茶人三部曲》中的杭氏家族,以“茶”為生計,但在經曆了戰火頻仍的年代後,中國的茶業跌入曆史上的最低點,杭氏家族主營的龍井茶也不例外。以杭家人為代表的茶人,克服各種艱難困苦,一步一個腳印重新建設茶事,在新中國的建設和中國走向世界的過程中,他們用“茶”貢獻了自己的努力。
《望江南》講述的雖是杭氏家族的故事,它展現的也是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傳達的是中國人特有的品格和理念。王旭烽說:“我不再為現代茶知識和對曆史事件認識的匱乏而過分擔憂,文學創作本來就是一個知行合一,即知即行的過程。我真正想通過創作清晰起來的,是小說中的人物在這段歲月裏的命運和走向,包括對這一時代的總體認識和評判。”
《望江南》自上市以來,一直受到來自文學界、出版界、讀者朋友們多方的喜愛,已登上浙版好書榜、文學好書榜、《文學報》好書榜、《中國出版傳媒商報》好書榜、豆瓣新書榜、深港書評好書榜、探照燈好書榜、《出版人雜誌》好書榜、《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好書榜等諸多榜單,圖書出版不久已連續多次加印,在紙質書的銷售和電子書、有聲書的推介等方麵都取得了不錯成績。
“我去高校的十多年,一天也沒放下文學,隻是轉移到文化隨筆和紀實文學上罷了。”王旭烽覺得,高校有高校的氣質,相比起作協,一個為學術性,一個為才子性。她的單位浙江農林大學雖在杭州臨安區,但距離一小時,幾乎是從創作的西湖時代進入了山居時代。“學校為農林,所以更為腳踏實地,山氣多,水氣少,我從山底下爬起,一直走向專業高坡。”
浙江農林大學校長沈希表示,作為全球唯一一所將茶的自然與人文科學內涵完全融合並進行係統教學與研究的高等院校,浙江農林大學與王旭烽教授有著妙不可言的緣分。她作為學科帶頭人和名譽院長的茶學與茶文化學院,是全球高等院校中唯一一所茶學與茶文化學院。16年來,王旭烽在此創作、教學兩不誤,也獲得了多項成果和榮譽,學校對她充滿了信任,同時學校的學術科研條件和氣氛,也為王老師創作《望江南》一書積累了不少的素材和資料。
(責任編輯 餘新花 趙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