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 實習記者 陸青青 通訊員 陳勝偉)連日來,在浙江農林大學校長周國模的帶領下,該校10多名專家教授先後前往麗水市景寧、遂昌等地,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指導科技特派員工作。
專家開展技術指導
在麗水景寧,鐵皮石斛、森林碳彙、香榧、竹子、中藥材等相關領域專家參加浙江省政協送科技下鄉活動。專家們在活動期間負責開展香榧豐產栽培管理技術培訓,派出3個科技小分隊赴竹林碳彙基地、鐵皮石斛栽培基地和香榧基地進行技術指導。
東坑鎮白鶴香榧基地全部采用大苗造林,已建成麵積2000餘畝,專家組就基地開發的生態建設、項目申報和技術管理等工作開展了一係列的技術指導,組織開展了香榧培育技術與高效利用專題培訓,培訓林業技術人員和種植大戶66人。
提供技術、資金支持
近年來,景寧縣積極開發香榧產業,把香榧產業定為農業主導產業之一來發展。目前,香榧在景寧的種植規模已達一萬餘畝。這次送科技下鄉活動為快速發展的景寧香榧產業更好的惠及山區提供了更全麵的政策保障,更高效的技術支撐和更有力的項目資金支持。
此前,浙江農林大學已先後派出16個專家團隊赴景寧進行技術指導,有30多名專家教授和40多名學生參與,涉及佘藥資源開發、森林碳彙、鐵皮石斛、香榧等技術領域,有力地推動了該校科技人員、科技成果與景寧縣相關產業的深度對接。
共搭科研合作平台
在麗水遂昌,周國模一行與遂昌縣有關部門等進行了深入交流,共同參加了“青錢柳種苗培育及規範化種植”項目的簽約活動。青錢柳,又稱搖錢樹,冰川世紀幸存下來的珍稀樹種,僅存於中國,被譽為植物界的大熊貓。
浙江遠楊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浙江農林大學合作簽約青錢柳項目,將在青錢柳種苗培育與規範化種植、生產與加工技術培訓等方麵展開,將搭建企業與高校之間科研合作平台,為這一新興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技術支撐。
走綠色生態發展道路
專家們還考察了科技特派員服務遂昌經濟發展的示範基地,並作了《全球氣候變化與碳彙林業建設》專題報告,指導遂昌走綠色生態發展的道路,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生態發展理念中創造新經驗、樹立新樣板。
據介紹,遂昌縣是浙江農林大學法人科技特派員單位,是該校開展科技特派員工作重點縣。自2008年以來,校縣雙方十分重視法人科技特派員這一平台,以個人、團隊科技特派員為紐帶,以項目為載體,不斷深化合作領域。新技術、新標準不斷得到推廣應用,雙方合作成果不斷湧現,在遂昌乃至全省都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