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 通訊員 姚祥燕 王麗莎)近日,伴隨著鏗鏘有力的音樂鼓點,“花朝月夕”西溪花朝節視覺形象、“喜獅臨門”——醒獅形象等各具特色的會展多媒體設計呈現在數字展示中心的大屏幕上;戴上VR眼鏡,還能沉浸式感受南潯善璉非遺“湖筆”文化館改造設計、上虞青瓷文化博物館室內空間設計等會展展示設計項目。非遺文化、民俗活動等與現代技術的交織互動,顯得格外的別具匠心,讓人耳目一新。
在浙江外國語學院追夢堂,文化傳承與藝術表達交相輝映,“風雅當代”2022屆設計係畢業作品展也緩緩掀開了它神秘的麵紗。
為了更好地創作畢業作品,一年多來,視覺傳播設計與製作專業的陳潔同學曾多次前往六和塔、城隍山、龍翔橋、浙江展覽館等地調研:“宋韻文化流淌在杭州的一街一景,一角一隅,為我的創作提供了豐富養料。傳承宋韻文化,融古入新,是青年設計者應有的時代擔當。”在作品《宋韻新生&十二生肖》中,她將十二生肖與杭城故事相聯,結合六和塔“抲玉鼠”、白馬巷廟“泥馬渡康王”等民間故事,借鑒南宋青白釉褐彩十二生肖俑的擬人手法,繪製了惟妙惟肖的係列插畫、木刻畫,並推出了精美的衍生產品。
或身著紅衣舞獅,或頭頂荷葉泛舟,現場,具有8個學院育人特色的“禾和”模型以及錄取通知書盲盒讓人愛不釋手。這是藝術與科技專業周雨辰在作品《浙江外國語學院錄取通知書的形象設計》中為學校設計的IP形象“禾和”。禾生於春,抽穗於和山;以“X X”為眼,寓意上天入地的小金猴有無限可能。“四年前,浙外錄取通知書上的‘誌通天下,浙裏啟航’引領我打開了理想之門。經過4年的學習與積澱,我想以這個有‘通天之誌、通天之能’的小金猴形象,感恩學校,鼓勵學弟學妹們踔厲奮發,逐夢遠航。”
據悉,本次畢業作品展彙集了藝術與科技、應用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與傳播等3個專業的136件(係列)作品,設計主題涵蓋鄉村振興、宋韻文化、運河文化、非遺文化、校園文化產品、主題展廳等。參展作品將實用功能、藝術欣賞、文化創意相結合,表現手法豐富多樣,現場參觀的師生紛紛表示:“這是一場精彩的視覺盛宴!”
山河孕美育,桃李爭朝夕。畢業作品展是浙外推進美育教育的特色舉措,是藝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和教育理念的直觀體現。藝術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學院緊緊圍繞學校“三地四域”建設,以文旅融合、數字會展及非遺文化為特色,紮根浙江本土文化,致力於為浙江文化發展貢獻浙外力量。
(責任編輯 餘新花 趙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