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浙江站訊 (記者 占塵雪 通訊員 溫大萱)近日,溫州大學利用苗圃、天台花壇等2000平方米場地,麵向全校開設了《創意種植勞動實踐教育》課,開展了沉浸式勞動實踐教育,並將“耕讀文化”巧妙融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崇尚勞動、尊重勞動。
同學們勞動實踐課上混合肥料和泥土
“00後的大學生喜歡花花草草,卻不會養護;吃著五穀雜糧,卻是五穀不分。”學校教務處副處長夏遠誌說,“開設這門課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了解常見室內綠植的生長習性、營養需要與蟲害防治,掌握日常養護與修剪技能;學會季節性花草、時令蔬果、主要糧食作物等的種植;尤其是家庭室內綠化與裝飾。”
同學們勞動教育課上在空中花園種植種苗
“我們一貫重視空間育人,利用學校苗圃、樓頂露天天台等空間優勢資源,開辟校園農場,打造天台花園,開展創意種植勞動實踐,發揮空間育人價值,既能讓同學們體驗‘耕讀文化’、收獲成果的喜悅,也能進一步提升專業思想、實踐能力。”“遇建青苗”勞動教育基地負責人、建工學院黨委書記劉青鬆說,對於非建築學專業學生來說,選修這門課,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和審美情趣。
同學們勞動教育課上在空中花園播撒種子
翻土、育苗、移栽、施肥、養護、修剪,創意打造精致盆景、花壇;移栽西紅柿、草莓;播種小麥……每一次創意種植勞動實踐,同學們都熱火朝天地忙碌著。“這樣的勞動實踐教育太好了,不僅讓我學到了知識,也特別有趣。原本我連稻穀和小麥都不知長什麼樣,也從來不會養花。在這課堂上,我學到了這類知識,還體驗了花木、蔬果、小麥等的種植,很有意義。”教育學院陳同學興奮地說道。
同學們勞動教育課上修剪整理花草
“我們通過創意種植勞動實踐教學,讓學生知道花農怎樣種花,農民怎樣種糧,沉浸式地體驗‘耕讀文化’,比任何說教式的勞動教育都更加有力、更加有效。”課程主講者王老師說,比如同學們學了這門勞動實踐課後,應付家庭常見花木養護根本不成問題;也知道了一日三餐主食是這麼來的,深刻體會到了“粒粒艱辛苦”的分量。
勞動教育課老師課上講授肥料的使用
近年來,溫州大學推行新時代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十二條”,發揮專業特色,結合學生日常生活、校園勤工助學、義工崗位,並依托社會實踐活動和誌願服務工作開展勞動教育實踐,逐步形成了具有溫大特色的勞動教育體係。
據悉,溫大成立了全省首家勞動教育教研室,自2022年2月起麵向全體本科生開設《大學生新時代勞動教育概論》公共必修課。學校充分利用校內外教育資源,開發“創意種植”“水生態保護”、“非遺文化傳播”等9個校級大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依托基地設置勞動教育實踐課程十餘門。
(責任編輯 陳顯婷 吳文建)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