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裏的思想盛宴 社科大27門通識課在浙財大開課
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 通訊員 朱胤 鄭佳)學生款款落座品茗,體驗點茶的調製過程,感受茶文化的樂趣;教師展示各種茶具茶器,生動講述茶曆史,引導學生體味傳統文化,以茶道的濡染提升學生文化修養和藝術品味。
這是浙江財經大學短學期通識課《中國茶文化與傳播研究》課堂上的一幕。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在浙財大開設的27門短學期通識課開課,內容涵蓋馬克思主義理論、哲學、文學、曆史學、政治學、人類學和經濟學等多個學科門類。課程包括《批判性思維》《創新創意創業》《SPSS數據分析》《文本挖掘與社會科學研究》《計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學術寫作與溝通》《中國文物鑒賞》《儒家文化專題》《蘇軾作品導讀》《中國政治思想史》《〈資本論〉選讀》《經濟思想史》《人類學概論》等。這些通識課程內容豐富,授課形式多樣,覆蓋深度體驗、實踐和圍坐討論等,為浙財大學子帶來了一場場視聽盛宴和深刻的思想啟迪。
今年是中國社科大連續第三次選派優質師資赴浙財大進行短學期課程授課。由中國社科大教師在浙財大開設通識課是兩校合作辦學的重要內容之一,這項工作已持續三年時間,第一年開設課程9門,第二年17門。
講授《人類學概論》的吳喬老師授課三年來,不斷根據浙財學生的需求和喜好調整授課內容,運用故事或案例講解抽象理論,通過布置分級文獻、發布讀書方法等形式增加課外閱讀,拓展學生的研究興趣。
每年都有學生表示,通過這門課打開了學科視野,感受到了人類學的魅力。有些學生不僅在課堂上認真學習,利用假期認真調研,寫出了高質量的論文,而且在課程結束後仍然繼續自學人類學,參加浙大、廈大、中山大學等組織的學術工作坊和田野夏令營,矢誌報考人類學研究生。
吳老師坦言,隻要有一個人因這門課而點亮了學術興趣,甚至決定了發展方向,這就算是達成了傳道授業的最低目標。
三年來,浙財大通過兩校通識課程“引培結合”共建,已著力培養了一批掌握一定教學技巧、具有較強教學能力的跟教老師,立項了十餘門通識課程建設項目,為持續提升浙財大通識課教學水平和全麵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打下良好基礎。
(責任編輯 餘新花 趙洪河)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