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網頁登錄浙江站訊(記者 陳顯婷 周潔茹 陳有為)日前,溫州理工學院設計藝術學院與甌海區博物館聯合出品的“源創源生”溫州理工學院設計藝術學院特色課程作品展於甌海區博物館開展,這也是該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首次將日常課程作業展覽搬到校外,走進社會。
此次課程展包含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大四年級的四門特色課程,《陶瓷與當代設計語言》《漆藝與當代設計語言》《印刷工藝》和《書籍裝幀設計》,共展出近70組作品,超過90位學生投入到前期創作中。
本次作品展是該校設計藝術學院圍繞甌文化及傳統手工藝傳承與創新展開的一係列嚐試,旨在展示教學成果和學生創新能力,能有效激發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和創造力,促進學術交流和合作。
△ 莫詩捷 漆藝作品 《天河》
△ 藍家俊 陶瓷作品《釉與型》
△ 蘇婉心 書籍裝幀設計《深耕》
現場,溫州理工學院設計藝術學院與甌海區博物館簽訂實踐教育基地協議,設計藝術學院周潔茹老師為到場嘉賓和市民展示水拓畫體驗課程,帶領現場體驗獨一無二的水拓扇的創作。
記者了解到,甌文化與本土非遺融入課程是設計藝術學院的專業特色,以社會需求和學生綜合發展為導向,依托設計藝術學院省級重點實驗教學平台、省級一流專業、“甌越百工”省級傳統工藝工作站,致力於地方傳統文化與當代設計的融合發展研究建設,通過不斷地實地考察與課程開發,將相對封閉的非遺技藝進行創新化設計,通過項目驅動、雙師授課、產教融合等方式,成功將傳統手工技藝搬入課堂。
在非遺傳承人、高校教師的共同指導下,同學們將地域文化元素融入設計中,既從創意的角度去開發,又與市場接軌。非遺項目與高校教育有機結合,實現非遺的校園傳承與創新發展。本次展覽也正是產教融合成果展示的重要窗口。
在過去的數年間,溫州理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與甌海博物館開展產教融合實踐。甌海博物館實際項目陸續走進課堂,師生合作完成了“甌博尋寶圖”“甌地博課係列繪本”“甌海文博標誌”“博物館文創”等設計產出。同時,師生也陸續走進甌博,開展係列藝術講座與活動體驗課程,為市民帶去12期高校特色課程,服務市民超過360人,幫助大眾樹立“民俗不俗”“傳統不舊”的觀念,讓傳統手工藝融入大眾日常生活中,以實現院校高等教育與大眾社會教育的有機結合,專業實踐教學與社會服務相結合。
此次甌海區博物館與溫州理工學院的“雙向奔赴”,將博物館自身的文化優勢與高校人才培養中的研究和實踐相結合,實現智力資源與文化資源的雙向對接。高校成為博物館建設的參與者,切實提升和豐富了藝術教育產教融合的形態,為實踐教學搭建令人可持續的良好平台。
據悉,本次展覽展期至2024年3月下旬,師生與市民可前往參觀。
(責任編輯 吳文建 趙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