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審進課堂,千人雲聽審 寧波一高校將法庭搬進課堂 校地合作創新“共享法庭+共享課堂”普法教學新模式
“現在我宣判……”12月2日下午,一場“庭審”正在寧波財經學院進行,吸引來了2600餘名師生圍觀旁聽。
為什麼法院庭審被請進了大學校園?2600餘人又是如何旁聽庭審的?
原來,這場庭審來自“雲端”,是寧波財經學院今年普法宣傳周的一場“重頭戲”。寧波市海曙區人民法院以寧波中院“共享法庭”四明“雲法庭”為載體,通過法庭雲投放+法官親講解的方式,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沉浸式法院庭審體驗。
“通過視頻的方式與法官見麵、聽法官宣判,感到既新奇又莊嚴”寧財院一名大二學生說,“以前隻是覺得法官敲下法槌很酷,但其實審判是個極其嚴謹的過程。”
這次“庭審進課堂,千人雲聽審”其實是寧波財經學院《經濟法》課程的一次課程創新。大學生們不僅了解了望春法庭所轄區域範圍、受理案件類型以及審判執行等工作概況,還旁聽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典型案件的庭審,現場了解了債務利息計算、夫妻共同債務認定等專業常見問題。
“我們也正嚐試以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為依托,以數據共享、服務共享、資源共享為原則,借助“移動法庭”等網上訴訟、解紛平台,打通數據壁壘,充分發揮地方司法部門的專業優勢和資源優勢,打造呼應實踐教學需求的多功能法律實踐平台,探索建立“共享法庭+共享課堂”實踐教學模式,推動破解“實踐教學難”的現實問題,探尋課程育人的新通路。”寧財院國際經濟貿易學院《經濟法》課程負責人邵將說,“下一步,我們還會同學工部門緊密配合,圍繞普法教育校地工作發展,以講座、比賽等多種形式,逐步解鎖《經濟法》教學新技能,爭取將相關課程做成一道有趣、有料、有味的知識佳肴。”
“寧財院的同學們學法熱情很高,此前就有部分同學來過我們法庭現場”寧波市海曙區人民法院副院長、黨組成員楊錦晶法官表示,由於受法庭大小、疫情防控影響,很多想體驗庭審旁聽的同學沒能如願,“此次通過運用互聯網雲播技術,首次實現了上千人全覆蓋式‘庭審’觀摩,可以說既是宣傳了法院工作,提升了大學生們的法律素養,也為我們探索了疫情下的普法新路徑”。
據了解,這次“庭審”進校園,並不是寧財院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師生頭回和法院打交道。早在今年11月初,該學院就與海曙區人民法院合作共建了“紅鷹大學生誌願者法律宣講團”,由法院法官、專業教師共同培訓指導,先後在海曙區明馨社區、海馨社區、學院社區、紫薇社區等地為群眾提供“美好消費,從心開始”消費維權主題普法宣講,將法送到了群眾門前屋後,得到了當地居民的誇讚。
“我們通過這種‘送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在全校營造出了尊法、學法、守法、護法的良好法治氛圍,對完善三全育人體係、加強校地合作都是意義非凡的”寧財院國際經濟貿易學院黨委書記盧虹介紹,“在推動普法服務的同時,我們還磨礪了大學生燃燒青春、奉獻社會的初心,聯動了學院黨建工作發展。”
另據了解,今年的第八個國家憲法日,第四個“憲法宣傳周”,寧波財經學院開展了一係列普法宣傳活動,其中包括“一場‘雲’庭審”、“一係列普法講座”、“一期網絡普法宣傳”、“一次現場法律谘詢”、“一場普法知識競賽”等“五個一”活動,在全校師生中掀起了普法宣傳的熱潮。(通訊員:徐凱陽 邵將 攝影:盧虹 邵將 )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