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潘樂慧,溫州肯恩大學2020級教育領導學博士研究生,溫州市教育局高教處副處長,溫州市第二外國語學校副校長,市外文協會常務理事,浙派名師,市E類人才,市直機關“書香幹部”,溫州市第二屆“推動讀書十大人物”,市黨委信息工作優秀個人。現主持省級課題一項、市級課題一項。
2020級教育領導學博士生潘樂慧
無崖子有一部名著叫做《每一個不曾努力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結合自己讀博的體會,我想更加積極正向地表達為:每一個努力奮鬥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不辜負。在溫州肯恩大學讀博近三年來,白天工作、晚上學習、周末寫作業已經成了我的生活常態。我把這個過程看成是一場不斷挑戰自我的修行。也唯有學習,會讓我們始終保持謙遜,看到可以努力的空間,看到自我成長的希望。
讀博,關乎意誌力的考量
溫州肯恩大學首屆碩博新生入學
“你為什麼要讀博?”“邊工作邊讀書你是如何做到的?”這是關心我和谘詢讀博問題的朋友常常有的疑惑。對於第一個問題,我的回答很簡單,讀博是一個修煉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過程,它可以拓寬生命的寬度。而第二個問題,我想說讀博真的很艱難,特別是對於我這樣以“非脫產形式讀美國博士學位”的上班族來說,一天24小時,在繁瑣的行政事務之外,還要完成一周3、4個晚上的課程學習,每次需要3小時左右。到家已是10點半之後,還要繼續熬夜寫作業。我常和朋友調侃,我的生活早已沒有消遣、娛樂,工作和學習已經成為我的快樂方式。但是我想,如果不讀博,這時間也是一樣一天天過去,並不會因為我們的倦怠而停滯不前。而當你充分管理好每天的24小時,賦予它奮鬥的意義,那麼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將會得到充盈。其實有時候,努力就是一種美好的生命姿態。在每一刻你想要放棄的時候,再咬咬牙,堅持下來,也就成了一種行為習慣,一種精神狀態,一種生活態度,終有一天,我會感受到那份堅持下來的快樂。那麼,行動吧,不要猶豫,勇敢地邁出第一步,Just get things done。
2020年9月入學照片
讀博,關乎教育理念的重塑
我讀的專業是Educational Leadership,中文為“教育領導學”或“教育領導力”。聽到“領導力”這個詞,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學校的領導,也就是校長這一層級。然而,領導力的概念定義為:領導力是在一個有組織的群體試圖設定並實現其目標的過程中對其活動產生影響的一種行為。領導力是一個人或一群人影響和引導追隨者或組織其他成員的能力(Rodd,2021)。
在一所學校,不隻是校長具有領導力,每一位教師都是一位領導者。美國印第安納州立大學教育學教授托德•威特克爾在其《每一位教師都是領導者:重新定義教學領導力》(Start. Right. Now.: Teach and Lead for Excellence)書中寫到,教師隻有真正擁有領導力,並把領導力運用到課堂的每一個環節中,才可以在學生的生命中留下巨大的影響,教學領導力決定學校發展的潛力。所以身為校長,不僅自身要具備領導力,要引導團隊裏的每一位教師都要具備領導力,這樣才能潛移默化地影響班級學生的學業成績和綜合素質發展。
博士課堂
在此啟發下,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提升教師的領導力。教師領導力實際上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即教師通過自身的專業權利和本身的知識、能力、情感等因素相互作用,最終形成對“被領導者”的一種綜合影響力。Thomas和Velthous兩位專家從心理學角度出發認為增強教師領導力實質上是增強教師的心理授權能力,使教師真正體驗到自己是學校的主人而不僅僅是校長聘用的打工者,從而更好的發揮自身的價值(Thomas & Velthouse, 1990)。而真正賦權教師,其中核心一項是增強教師專業發展的自主性。要實現教師專業發展,校長又須注重對教師領導力的培訓和考核;賦權於教師,則要求校長改變觀念,積極創造條件,賦予每一位教師在學生學業、生活、自身業務等方麵的特定的領導職責;創造平台,從多元渠道促進教師領導力的開發,使教師參與管理,並在參與中發現問題、承擔責任、提升自我。鑒於在讀博過程中受到的專業啟發,今年我申請了浙江省教師教育規劃課題《校長在教師專業發展中的角色及作用研究》,並被成功立項。
楊毅欣副校長到訪溫州市第二外國語學校
教育領導學博士專業教授團隊與溫州二外英語教研組交流
讀博,關乎教育管理能力的提升
溫州肯恩大學的教育領導學授予的是專業型博士學位。與PhD(學術型博士)不同的是, 專業型博士更側重於教育實踐。我的博士課程一共需要修26門課程(包括橋梁課和博士課程),既有組織機構理論、公立學校管理、教學領導力、課程發展與教學評價等有關教育學理念與實踐的課程,又有財務與資源分配、學校和社區夥伴關係、法律與政策問題等與教育有關的財、法相關課程,還有博士生應具有的質性研究、量化研究等研究課程。這是一個係統的架構,為教育管理能力的全方位提升提供了支撐。對於校級領導而言,以前我可能更關注教師管理和學生管理,讀博後,我會以大的循環係統來思考循環裏的每一個支撐點,像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學習scaffolding一樣,在學校管理上,思考如何為教師的發展scaffolding,去構建一個更加科學高效的校內教育生態係統,營造積極向上、豐富多元的校園文化。
教育領導學博士專業負責人NOMAN教授與二十二中加拿大高中校長KENT交流
教育領導學博士專業教授JAR與二十一中澳大利亞高中校領導和外教交流
讀博,感受肯恩多元的校園文化
在溫肯校園,處處可見美景。這是一方學術研究的寶地,文化交流的聖地,自由心靈的棲息地。正如商學院樓頂法拉希花園裏刻著的名句:You are meant to contribute not only to your community, but to the world and make it better。溫肯人的情懷在中國,視野在世界。這裏處處彌漫著人性化、國際化與學術化的氛圍。在這裏,你可以跨越國界,與35個國家的外教交流學術問題,參加專題的“科研日”;在這裏,你可以跨越學科,隨時找到文、理、工、商學科的學長探討疑惑;在這裏,你可以跨越層級,自由表達心聲、發表見解。每學期校黨委書記王北鉸、校長王立、學術副校長楊毅欣等校領導都會親自召集和參加學生座談,提供你與校領導平等、自由對話的機會。
校園中的潘樂慧
現處三年級的我,依然奮鬥在讀博路上。感謝家人、領導、老師和朋友,感謝你們在背後默默支持著我,給了我前進的力量。每當一個人在夜晚駕車回家,在那很多次想要放棄的時候,我都用此句自勉: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謹以此文與學弟學妹共勉。願我們努力前行,相信Hard work pays off!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