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蜂王也能召回蜜蜂、足不出戶也能“雲端”放蜜蜂……今年暑期,寧波財經學院溯本求源暑期社會實踐團帶著自己研發設計的“智能蜂巢”造訪了北侖上陽村養蜂創意園和蜂爸客養蜂場,運用所學讓蜂農體驗了一把科技養蜂。
“首先要收集蜂王的聲波參數,通過分析後導入蜂巢控製模塊”溯本求源暑期社會實踐團負責人沈超毅介紹,近幾天團隊成員頂著烈日高溫,分赴養蜂場各放蜂點測試布放,“雖然是‘智能設備’,但還需要因地製宜對相關參數進行優化調整,溫度、濕度乃至風向都可能對蜂巢功能發揮產生影響”。
據了解,寧財院大學生們帶來的這款“智能蜂巢”不僅造型美觀、還兼具蜜蜂召回、數量統計、場域定位、蜂箱溫濕度監控等多項功能,“產品既可以幫助蜂農高效放蜂收蜂,也可以協助農業農村部門治理野外蜂群,幫助流浪蜜蜂歸巢、捕捉生物入侵蜂群等。”該團隊指導教師皮珊副教授介紹,產品還開發了一個由北鬥定位模塊研發的蜂探交互APP,“通過APP可以查看智能蜂箱位置、蜜蜂數量和蜂箱環境,實現對蜂箱的精準收放,對‘流浪蜜蜂’的高效處置。”
“以往收蜂我們都會提前刷好蜂蠟、備好空巢等待好幾天,但沒想到這次可以放下蜂箱就轉場。”蜂爸客養蜂場的蜂農呂江臨對寧財院大學生的發明讚不絕口。據他介紹,由於蜜蜂在戶外采蜜受到自然環境的各種幹擾,“迷路”並不鮮見,蜂農一般需要留足時間等待蜜蜂歸巢並盤點蜜蜂數量,耗時耗力,“這大大提高了我們養蜂放蜂效率,蜜蜂的收回數量也更高了,如果未來能夠推廣應用,經營效益應該不錯。”
據悉,實踐團成員除了在蜂場測試“智能蜂巢”設備,還在奉化積極開展了調研訪談,收集了多位蜂農對產品的“用戶體驗”,製定出了下一步改進方案。
“通過暑期社會實踐,我們力求讓大學生們在廣闊的鄉村舞台上檢驗所學,在基層一線大興調研,將理論與創意相融,讓產品與需求鏈接,真正使設計服務社會所需,用創意推動鄉村振興。”指導老師皮珊說,鄉村振興離不開農業現代化,她希望同學們可以腳踏實地圍繞“智能蜂巢”項目,繼續優化改進、推陳出新,為助農興農貢獻更多金點子、設計更多好產品,努力成長為知行合一的設計者。(來源:寧波財經學院;作者:徐凱陽)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