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你們想象中的智慧農田是什麼樣的?”昨日,寧波財經學院的勞動教育基地“勤園”來了一群中學生,他們來自海曙區高橋鎮中心初級中學,走進大學是為了體驗一下大學課堂。
“沒想到第一堂課竟是在農田裏上!”八年級學生林霄洋有點難掩興奮,他口中的農田其實是該校數字技術與工程學院的“試驗田”,上麵布置了一整套由該學院師生自主研發的節水灌溉係統。
“這套係統能自動分析農作物生長的用水情況,進行灌溉,就算我們平時學習忙,沒辦法經常來地裏,也可以通過手機監測到農作物的生長情況,遠程灌溉……”大三學生竺勝楠耐心地給中學生們講解著自動水肥係統的工作原理。
“簡直太酷啦!”“哥哥、姐姐們用所學專業知識製造高科技農具,動動手指就能遠程澆灌,好厲害呀!”孩子們的臉上寫滿了興奮與好奇。在隨後的“小田舍郎”實操環節裏,孩子們還扛起鋤頭,化身“小田舍郎”,在農田裏實地體驗了一次田間勞作,感受著勞動的快樂與價值。
第二堂課是在充滿科技感的3D打印教室上課。看著大學生們設計打印出來的模型,孩子們也躍躍欲試起來。
“3D打印啊,就像燕子築巢一樣,用泥巴一點點累積堆疊而成,就是在數字模型文件的基礎上,將可粘合材料層層堆疊構造物體……” 數工學院的葉籠漢老師耐心地給孩子們講解3D打印的原理和用途,“隨著新材料的不斷研發,3D打印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軍事等高端領域。”
在葉老師的指導下,中學生們學習在電腦上建模,親手設計了一款火箭模型。
“體驗了一天的大學課堂,讓我更加明白為什麼要努力學習,也更加明確了自己的奮鬥方向,隻有學習才有更多的可能,隻有學習才能創造很多的可能。”林霄洋說。
“讓中學生走進大學校園,讓他們在知行合一的實踐中,自覺踐行理論知識、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是我們推進‘大思政’育人理念落地落實的又一探索實踐。”寧財院數字技術與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喬麗萍說,通過校校合作實現校際間的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整合教研資源,用好課程資源,強化高校與beplay體育手機的合作,協同育人,才能不斷增強思政育人成效,培養出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來源:寧波財經學院;通訊員:徐嘉倩、陶自琪;攝影:黃佳鑫、葉劍)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