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beplay2网页登录
浙江萬裏學院生物與環境學院錢國英導師團隊介紹
2022-09-02 17:36:00

一、團隊陣容與人才培養

  錢國英導師團隊現有在職研究人員14人,其中正高6人,副高5人,另有國外兼職教授2人。擁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浙江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浙江省“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151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等。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973前期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麵上項目、浙江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等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50餘項,產生了一係列有影響的理論成果和推進產業展的技術成果,產生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為浙江省龜鱉和蝦類養殖產業增效每年可達2億元以上。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50餘篇,其中SCI收錄近100篇,在國際知名期刊《Science》上發表論文2篇,研究成果獲省部級科技獎近10項(其中一等獎2項);申請專利38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15項。

  2009年至今,團隊已培養博士研究生3名,碩士研究生46名,目前在培碩士生33名。


二、實驗平台與研究內容

  水產動物單性育種與品質調控實驗室基於浙江省一流學科(A類)和重中之重學科“生物工程”的生物種質資源與利用方向,圍繞產業發展需求,集成生物技術在水生動物基因工程領域的理論創新和水產養殖業發展的良種創製技術創新,以鱉、蝦等水產動物品質提升為目標,開展龜鱉動物性別決定機製、性別控製與單性育苗、良種選育、營養生理與品質調控、生態養殖等相關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水產動物性別控製與單性育種研究:開展龜鱉類性別決定的分子機製研究、中華鱉性別控製和雄性苗種培育技術及產業化研究、蝦類動物性別調控機理和單性良種創製的關鍵技術研究。

  水產動物營養品質與調控技術研究:開展以中華鱉為代表的水產動物營養品質性狀及風味形成機理、最適營養與營養素的調控技術研究及生態高效養殖模式研究,探討鱉蝦動物品質調控的調理劑及生態調理技術研究。

  水產動物健康生理與免疫防控研究:開展抗病抗應激營養改良劑、病毒種類快速檢測及病毒性疾病的疫苗製備、免疫防控技術體係建設研究。


三、團隊導師風采

錢國英


  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從事水產動物優質性狀挖掘與營養調控方麵研究,特別在中華鱉雜交優勢利用技術、雄性誘導育種、營養需求與飼料配方研究上,理論上有重大創新性突破,在應用技術開發上某些成果居國內外領先水平。近年來,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計劃前期研究專項、國家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等國家級、省部級課題20多項;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科研論文100多篇,其中在《Science》等發表與SCI收錄60餘篇;教學研究論文12篇,申請發明專利30餘項,授權8項。研究成果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等省部級獎勵10餘項,其中“中華鱉高雄性苗種誘導技術及應用研究”獲2016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一等獎、“高雄性中華鱉誘導技術及產業化研究”獲2016浙江省科技成果二等獎。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浙江省教學成果獎7項。

  E-mail:qiangy@zwu.edu.cn

李彩燕


  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

  浙江萬裏學院生物與環境學院副院長。

  主要從事水產動物營養品質性狀形成與分子調控、生物學功能與活性物質等方麵研究。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術應用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寧波市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研究課題,作為骨幹成員參與完成了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浙江省新品種選育等項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Aquacultur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發表科研論文20多篇;參與獲得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一等獎、寧波市教育成果獎一等獎等獎勵;作為第一發明人授權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4項。擔任多個學術期刊審稿專家。獨立指導學生獲得浙江省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一等獎。曾赴美、加、日等國訪學或參加學術交流。

  E-mail::licy@zwu.edu.cn

尹尚軍


  碩士,教授,碩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方向為動(植)物代謝與調控——生物化學方向,主要側重對酶結構、功能及相關應用的研究工作。曾主持和參與國家基金、省公益項目等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20多項,在核心期刊發表科學研究論文50多篇,其中SCI收錄30多篇,專利5項,編著教材3本。獲省級獎4項,市級獎4項。

  E-mail::yinshangjun@163.com

王偉


  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

  寧波市領軍和拔尖人才培養工程第二層次人才,寧波市科技特派員。

  主要從事動物精子發生與肌酸激酶調控的能量代謝,開發了中華鱉精子保存和人工授精相關技術等方麵的研究。首次在中華鱉體內發現並克隆了4種肌酸激酶並研究了其表達和定位,為爬行動物極端條件下的能量代謝進行了探索。目前主持完成國家青年自然科學基金1項、浙江省公益性技術應用研究2項,並參與多項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在國內外高水平期刊上已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4項。

  E-mail::weigrstar@163.com

高有領


  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寧波市領軍和拔尖人才第三層次人才,獲浙江省高等學校科研成果獎三等獎。

  主要從事水生動物營養生理與飼料資源利用、營養物質代謝、營養與免疫機製等方麵的研究。主持和完成了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公益技術應用研究項目、浙江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項目、寧波市自然科學基金、寧波市公益研究項目,寧波市國際合作項目等科研項目。參與了浙江省科技廳重點項目、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和寧波市重大項目等。在Aquaculture、Aquaculture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Journal of Virology、動物營養學報、核農學報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15篇,兼任多個SCI刊物的審稿專家。申請專利5項,授權專利3項。

  E-mail:gaoyol@163.com

汪財生


  正高級實驗師,碩士生導師。

  浙江萬裏學院生物與環境學院實驗中心主任,寧波市勞動模範、寧波市科技特派員、寧波市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服務鄉村振興,服務新農村,多次被評市級優秀科技特派員、優秀新農村建設指導員,獲寧波市最美農指員,浙江省優秀科技特派員及優秀農指員稱號。

  主要從事天然產物活性物質的開發與應用、農產品深加工技術等研究。主要參與海藻高值化綜合利用、南美白對蝦性別調控關鍵技術、紅心火龍果光質調控栽培、紅心火龍果高值化利用關鍵技術等研究,已開發海藻糖健康食品及化妝品係列產品5個,並在海藻醫藥用途功效研究方向取得較好進展。主持省、市級項目10餘項,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2項。

  E-mail:wangcaisheng@zwu.edu.cn

戎舟挺


  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主要從事海洋天然產物及藥物中間體的合成研究。主持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教育廳一般科研項目、寧波市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在Organic Letters、Chemical Communications、Tetrahedron Letters、RSC Advances、Synthetic Communications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0餘篇,申請發明專利5項。

  E-mail:zrong@zwu.edu.cn

徐潔皓


  博士,講師,碩士生導師。

  主要從事中華鱉等水產動物疾病及免疫防治研究。主持或參與多項省、市級科研項目,在Developmental and Comparative Immunology、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0餘篇,申請發明專利3項,授權2項。

  E-mail:xujiehao@zwu.edu.cn

丁浩淼


  博士,講師,碩士生導師。

  寧波市高級人才。

  主要從事天然產物活性物質的提取純化以及生物活性研究,參與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寧波市自然科學基金,寧波市重大項目等,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2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10篇。申請專利5項,授權專利2項。

  E-mail:dinghm@zwu.edu.cn

宋偉


  碩士,實驗師。

  主要從事水產動物營養生理及營養品質研究,目前正在開展中華鱉機體功效成分及裙邊品質性狀形成和穩定的規律研究。主持浙江省公益技術應用研究項目1項,參與國家級、省部級、市廳級等項目多項。

  E-mail:sw2014wl@163.com

四、近五年主持的主要科研項目





五、團隊係列研究概述及成果簡介

  團隊立足於整個中華鱉養殖產業發展需求,著眼於解決製約養鱉業發展的共性技術難題。自2001年起陸續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農業成果轉化、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新品種選育專項等多個省部級項目。通過十多年的潛心研究,在中華鱉營養飼料、雜交優勢利用、良種培育研究方麵產生係統性和先進性的成果。在中華鱉高雄誘導、良種選育技術上已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單性誘導水平走在全國先列,形成在國內具有領先地位的研究成果。

  國內最早開展了中華鱉營養飼料、品種選優、雜交優勢利用技術及其養殖技術集成的研究與成果轉化。自1991年起,開展了中華鱉仿生態養殖與營養品質調控技術研究,通過中華鱉營養價值和風味成份相關指標篩選,提出了5種鮮味氨基酸、高不飽和脂肪酸等判別指標,闡明了中華鱉營養功效的基本機理。通過研究中華鱉營養需求和消化吸收能力,結合氮平衡規律,製訂了營養標準,闡明中華鱉的營養需求特點與適宜的補充方式;利用多種原料配合和添加結晶氨基酸等技術,使氨基酸平衡達理想模式,創新了營養研究和飼料配合技術;發明了稚鱉開口料,解決稚鱉內外源營養轉換期非活餌飼養難題;研究、生產與推廣綠色中華鱉配合飼料,在國內最早實現了中華鱉全程綠色配合飼料,無藥殘,養殖效益高。發現了用仿生態養殖法生產高營養價值中華鱉產品的依據和生態鱉檢測技術,提出了從環境、放養密度、養殖周期、飼料,到純天然防治技術的高品質、綠色生態養殖技術操作規程。通過控溫+投飼+水質調控+安全規範等技術集成,達到生長快、產量高、質量符合出口要求的安全高效養殖。

  自2008年起,開展了中華鱉性別決定和雄性控製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成果居國際先進水平。建立了一種無毒無害的胚胎期雄性誘導實驗技術,雄性率達90%以上;開發出全裸無接觸式中華鱉胚胎孵化器,為中華鱉雄性誘導技術操作的規範化、可控化和工廠化提供了有效地保障。探索了工廠化中華鱉高雄性苗種培育技術,建立了生產性試驗示範基地,並開展了510餘萬枚鱉卵規模的試驗與技術示範,平均雄性率90.1%。


中華鱉代表性獲獎成果簡介  

  1.“中華鱉仿生養殖技術研究與綠色飼料研發”獲2006年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該項目最早研究並實現了中華鱉從孵化到育成配合飼料全程養殖的新模式,同時提出了從環境設計、放養密度與模式、養殖周期、綠色飼料與投喂方式、純天然防治管理的實施生態養殖的技術途徑,可在快速育成的同時,減少環境汙染,降低養殖動物的病害,提高了中華鱉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效益;項目將免疫學、藥代動力學與營養學、生理學研究相結合,研究方法具有創新性,在中華鱉仿生養殖關鍵技術集成上具有先進性和可操作性,推動了我國中華鱉綠色養殖技術的產業化發展。

  2.“中華鱉良種選育及優質高效養殖模式的研究與示範”獲2010年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全國農牧漁業豐收一等獎

  項目針對我省中華鱉養殖業育種技術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從種質源頭出發,通過中華鱉種質評價和係統選育,成功培育出中華鱉日本品係和清溪烏鱉2個新品種,建立了中華鱉良種選育技術體係和種質鑒定技術體係。開展了中華鱉健康養殖、質量安全監控等技術等研究,建立了中華鱉新品種良法養殖技術操作規程。已出版著作2部,申請發明專利5項,授權外觀設計專利2項,製訂省部標準4項、地方及企業標準8項,有力地推動了我省中華鱉產業的技術進步。項目通過良種體係建設和示範推廣,進一步提高了中華鱉良種的覆蓋率,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對中華鱉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起到了重大作用。


中華鱉高雄性苗種誘導技術及應用研究

  2016年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16全國農牧漁業豐收一等獎

  雄性中華鱉個體大,生長速度快,裙邊寬厚,同比單價雄性比雌性高30~50%,具有更高營養和商品價值。高雄性苗種誘導技術研發一直是行業技術攻關的重點。

  本成果通過中華鱉性別決定的生物學基礎理論研究,發明了中華鱉雄性性別控製關鍵技術,實現了產業化生產,取得了重要突破:(1)在國際上首次揭示了中華鱉性別決定的分子基礎,確定了性腺分化的起始時間和雄性決定的關鍵基因,為雄性誘導技術研究提供理論依據;(2)建立了一套高效、無毒無害的中華鱉胚胎期雄性誘導技術體係,雄性率高達90%以上;(3)建立了一套工廠化中華鱉高雄性苗種培育技術,製定了技術規範,實現了產業化應用的試點示範。在浙江、湖南、廣東等地開展了技術推廣,平均雄性率90.1%,孵化率91.6%。

  項目累計發表論文19篇,申請專利9項,授權5項,發明專利3項;製定技術規程2項。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12-2015年,累計規模達1000萬隻以上鱉卵,新增產值1.26億元,增加利潤6803萬元,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研究生成果展示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