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3.18重要講話和關於學校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杭州市教育局組織開展大beplay體育手機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教師研修活動暨第四屆杭州市屬高校思政骨幹研修活動。
成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國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立育人初心、活思政課堂、提工作質效,著力培養新時代高素質產業工匠。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麵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探索“333模式”,深入推進“大思政課”建設。
電影,以其獨特的視聽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為心理健康教學提供了嶄新的視角和豐富的資源。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敏銳捕捉到了電影中蘊含的心理學和思政元素,將其融入教學,創新改革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提升了教學效果。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聚焦農職院校辦學特色和學生特點,立足校本思政育人資源和優勢,形成了具有鮮明“農”字特色的“大思政”協同育人體係,為現代農業發展培養“知農愛農、強農興農”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時代新人。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打造高質量思政課離不開改革創新。近年來,“行走的思政課”成為許多大beplay體育手機校和區域深化思政課教學改革的新嚐試。探析“行走的思政課”的價值意蘊、實踐進路與優化策略,對於辦好思政課、教育引導學生在行走實踐中增進對理論的理解認同具有積極意義。
在數字化技術發展的新形勢下,新疆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正在有條不紊進行著教育數字化轉型。在教育領域,數字化轉型意味著將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與數字技術相結合,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教育過程的智能化以及教育服務的個性化。這一轉型不僅改變了教育的形式和內容,更對教育的本質和目的產生了深遠影響。
大思政育人是新時代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的新理念、新舉措,拓展了思政教育的空間廣度、曆史厚度和實踐寬度。近年來,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堅持紮根浙江辦學,立足浙江“三地一窗口”區位優勢,把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連接起來,探索形成了以育人學堂、行走課堂、成長講堂為載體的“紅綠藍”大思政育人品牌,實現了立德樹人工作的蝶變躍升。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積極探索法學專業課程思政改革,大力推進法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貫徹落實“立德樹人、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培養目標。
長沙職業技術學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從2018年開始,將雷鋒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湖湘工匠精神有機融合,提煉出新時代“雷鋒式職業人”八大核心品質,在育人過程中融入傳承雷鋒精神的“長職經驗”和“湖南特色”,全麵推進“雷鋒式職業人培育工程”,打造具有長職特色的“雷小鋒一站式學生社區”,構建全方位協同育人體係,服務學生職業素養全麵提升,成為湖南省高校“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示範校,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認真落實做“六要”教師和“八個相統一”要求,依托河北省思政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深入實施“飛雁”工程,形成了專家型教師“頭雁領航”、骨幹教師“強雁助航”、青年教師“雛雁蓄航”的“雁陣”型思政課教師成長發展格局。學校打造了一支“理想信念堅定、理論功底深厚、創新思維活躍、育人成效顯著、研究成果豐碩”的知名思政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為深入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提供強有力的師資保障。
“五育並舉”“五育融合”作為新時代我國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政策概念,既是不同的,又是相互關聯的。“五育並舉”主要針對“全麵發展教育體係問題”,強調全麵性、完整性,而“五育融合”主要針對“全麵發展教育機製與方法問題”,強調融通性、有機性。
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商學院黨委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嚴格按照“強基礎、抓根本、創品牌”的工作思路,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雙高”建設發展,從德智體美勞“五育”的實施路徑上營造育人新生態,從“用戶思維、定位思維、發展思維”三個維度深挖“三全育人”新內涵,通過搭建產融協同平台,整合育人項目、載體、資源,優化育人方式方法,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構“‘五育’促‘五業’、‘三五’育英才”的育人體係。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綜合改革與精品建設項目入選名單,江蘇高校共有11類27個項目入選,立項總數位居全國第三,骨幹隊伍培育提升類項目再次實現“大滿貫”且立項總數並列全國第二。分類項目中,研究文庫、數字文物、輔導員名師工作室等立項數均並列全國第一;原創文化精品、綜合性教育實踐體驗基地立項數均並列全國第二。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進入新時代,我們要以科教興國戰略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明確指出,“思政課建設要向改革創新要活力”,為新時代為什麼要辦好思政課、怎樣辦好思政課提供了科學指導和行動指南。在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五周年之際,重溫其精神實質,著眼於理論、實踐、未來三個維度對其進行審思、踐行和展望,持續推進高職思政課改革創新,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具有重大意義與價值。
清明節將至,為緬懷革命先烈,教育引導師生繼承先烈遺誌,3月26日,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師生代表40餘人赴廣州大學城參加由廣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的“英雄花開英雄城——紅色廣州曆史傳承與新時代精神風尚”研討會。
日前,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微電影作品《岩心》獲得教育部門第七屆“我心中的思政課”全國高校大學生微電影展示活動特等獎。該作品以父子兩代人的找礦故事為主線,詮釋了新時代地質“三光榮”精神(以地質事業為榮、以艱苦奮鬥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激勵新一代青年學生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高校思政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結合專業特征、學生特點、課程教學內容,充分挖掘課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並將其高質量融入高校思政課程,是高校深化思政課建設、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實處的重要舉措。
麵對著黨和國家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新要求,職業院校應進一步重視工匠精神培養,並將其全麵融入新時代“三全育人”體係之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推進強國建設中落實好職業教育應擔負的使命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