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大學之前,我並不明白什麼是農業科學,甚至懷疑農業也需要科學?也不能理解為什麼那麼多農業研究員願意從事人們認為的“苦差事”。然而進入大學之後,我才發現農業科學領域也擁有廣闊的舞台。
推開虛掩的門,發現另一片新天地
說實話,對於農學專業,一開始我並不喜歡。就讀農學專業之後,同學間常常談論當初為何會選擇這個專業,在學習之初經常有人開玩笑說:學習這個專業不會就是鋤地種田吧?猶記得當年填報誌願的時候,我優先選擇的是更為熱門的經濟和工程類專業,但最終卻被華南農業大學的農學錄取了。在此之前,生活在城市中的我從沒與田地打過交道,也從未想過有一天會就讀於農學專業。命運有時候就是這樣,難以預料,但既然選擇了,就要試一試,於是我嚐試著推開了農學這道虛掩的門。
農學,作為最古老的學問之一,在許多以農業學科為特色的院校裏占據著重要地位。了解農學,從華南農業大學開始,也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作為華南農業大學曆史最悠久的學院之一,農學院伴隨著學校的成長,學術積澱深厚,擁有良好的師資和良好的教學科研平台,而農學係作為華南農業大學曆史最悠久的專業之一,學科實力更是進入了ESI世界排名前1%。可以說,在農學領域,學校擁有華南地區最好的師資力量和學術氛圍,在全國也占有一席之地。
不僅如此,華南農業大學的農學專業還開設有丁穎創新班,大二時期能夠根據個人的興趣和成績,在農業信息技術、農業生物技術和農產品標準化與貿易三個方向中選擇一個方向深入學習。而我在學習之後也發現,農學並不像大多數人想象的那樣是鋤地種田的,開設的許多課程涉獵相當廣泛,也非常有特色,如植物學、植物生理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植物保護學、土壤肥料學、農業生態學、氣象學等。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我開始走進農業科學這片新天地,在農學的世界裏暢遊。
堅定地走下去
大一的學習,縱使學習成績還算優異,但我並沒有真正愛上農學。到大二時,我迎來了一個對自己人生來說重要的轉折點——學院發出了農學專業丁穎班調入申請的通知。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通過申請我成功進入了農學丁穎班的大家庭。丁穎創新班旨在培養學業基礎紮實、學習成績優異、學習能力強、有一定的研究和創新能力、具有較強學術發展潛力的拔尖創新人才。並且在培養和政策上享有“特殊”待遇:本科生就配備有導師、安排高水平的教師授課、有專用的實驗室,並按照約60%比例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
進入丁穎班後,我感受到了濃厚的學習氛圍,小班上課的形式也能讓我們與老師就某些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探討;在這裏,我結識了一批對農業富有熱情的同學,和他們一起學習、交談,充滿了前進的動力;在這裏,我遇到了很多有意思的老師,有的老師儒雅的風度令人向往,有的老師的課堂分享給我們很多課外實用的知識,有的老師親自帶著我們下田認識植物病害……我漸漸感受到了農學的魅力,潛心走下來,才發現有很多問題還值得去探究。
稻田裏的守望者
農學的學習,除了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實踐也非常重要。我們學校在實踐階段同樣有很多選擇,而我選擇的是水稻分子育種。那時的我認為,水稻作為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我所在的院校又在水稻研究方麵有著悠久的曆史和深厚的基礎,選擇水稻前景肯定不錯。
記得有一次我去找導師談話,由於外邊陽光太強我打了把遮陽傘,導師看到之後笑著說:“外麵沒下雨,為什麼帶著傘呀?”我尷尬地撓了撓頭,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導師接著認真地說道:“從事水稻育種非常辛苦,時常要背朝太陽到水稻田裏工作,而且實驗可能會很枯燥,需要耐得住寂寞,你要認真考慮呀!”這番話讓我觸動很深。之前雖然我也常看到導師親自下田做研究,但如今她已取得了這麼高的學術成就,依然這麼努力,實在令我自慚形穢。現在,跟隨導師,我開始自己開展試驗,成為了一名“稻田裏的守望者”。在導師身上,我學到的不僅是知識,還有對農學的敬畏和執著。
如今中國農業仍存在很多問題,作為未來的農業工作者,我感覺到了肩頭沉甸甸的責任。每當遇到困難時,想到未來某一天或許人們吃的就是我研發或改進出來的新品種糧食,就又有了前進的動力。未來中國的農業史裏希望有我,也有你!
節選自《高校招生》2017年04期高考指導專刊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網頁登錄”,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