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娃娃都還緊張,手心裏全是汗。”“感謝學校為孩子們提供了這麼大的舞台。”“第一次登上重慶大劇院,很激動也很期待。”……
2024年10月31日晚,一首恢宏磅礴的民樂合奏在重慶大劇院的舞台上響起,正式拉開了西南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西南大學附中”)辦學110周年慶典音樂會的序幕,來自該學校合羽國樂團、星輝交響樂團、春之聲合唱團、春之韻舞蹈團、星漾舞蹈團的學子們,為千餘名觀眾上演了一場令人難忘的音樂盛宴,獻禮學校辦學110周年。
本次音樂會以“百十華章,音海徜徉”為主題,包含民樂、交響樂、舞蹈、樂器演奏、合唱等多種形式的節目,以聲、意、形全方位展現繽紛多彩的春之靈動和學生青春風采,體現了西南大學附中在美育教育的過程中,對音樂和傳統文化的融入、發展與傳承。
音樂會以三大篇章展開,春之樂篇章展現了傳統民樂與交響樂演奏的獨特魅力,春之聲篇章以合唱形式傳達出青春的活力,春之韻篇章通過舞蹈演繹不同的動人故事。尤其是本次音樂會上合羽國樂團的最新作品《寄少年》《晚會》,在前不久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辦的第五屆“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展示活動中,榮獲(民族管弦樂—高中組)全國一等獎;合唱作品《“紅黃藍綠”好給力》和《時光》在2023年參加全國青少年合唱展演,榮膺國家“一級團隊”稱號;2024年作品《快樂叮當》參加世界青少年合唱節獲A4組比賽一等獎第一名。一場場、一首首視覺和聽覺上的雙重盛宴,寫下了獨屬西南大學附中的美育故事。
舞台上,一張張麵孔雖稍顯稚嫩,一雙雙眼睛卻堅定認真。“這是我第一次登上重慶大劇院的舞台,很緊張,也很期待,能在舞台上超水平發揮更激勵了我不斷深入學習藝術,在更大舞台上發光發亮的信念。”參演代表合唱團副團長李泯櫟表示,得益於附中的教育理念與學習氛圍,讓他能在放鬆卻不失緊張感的學習生活與種類豐富的藝術活動中,向自己最感興趣的藝術不斷探索。
激情昂揚的民樂轉化為婉轉悠揚的曲風,“笙”憑借獨特音色,在其中與其他樂器相輔相成又獨具一格。“我家孩子學的樂器是笙,在很多人看來對於這個樂器很不熟悉,展示的平台也很少,但是孩子熱愛這個樂器,也熱愛中國傳統音樂。所以非常感謝學校能舉辦音樂會,讓孩子能夠上台展示樂器、展現自己。”高一17班王可馨的家長如此表示。
兩江新區西大附中金州學校初2025屆16班鄒沅夏爸爸也表示,孩子作為西大附中星輝交響樂團的成員,我們家長倍感榮幸和驕傲,感謝學校為孩子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寬廣的舞台,讓我們的孩子能夠勇敢地站在聚光燈下,展現自我,綻放光彩,演奏出華麗的樂章。這些精彩紛呈的節目不僅展示了學生們的音樂才華,更書寫了孩子們繽紛燦爛的青春。再次感謝學校的培養,祝賀學校110周年,生日快樂。
據西南大學附中音樂教研組組長羅雅南介紹,本次活動有很多同學是第一次登上市級大劇院的舞台,也有很多同學已參加過多次國家級比賽。“整場音樂會是按照器樂、聲樂、舞蹈三類進行策劃,多元化地體現學校教師和學生的音樂素養;此外,表演作品也充分考慮時期、民族、風格,包含了浪漫派的代表人物柴可夫斯基的圓舞曲、20世紀初我國音樂教育家賀綠汀的作品、熱情的探戈與具有山水畫色彩的古詩詞風格音樂等,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美的認識和感受。”
本次音樂會是西南大學附中常態化開展美育實踐的一個縮影。多年來,西南大學附中堅持為學生一生的生涯幸福奠基,將美育作為育人方式改革創新的重點,通過開設京劇社團、打擊樂團、琴瑟樂團、漢服社、繪畫社等20餘個繽紛多樣的美育社團,開展師生美術畫作展、美育名家論壇、美育課程展示等每年近20場次的美育活動,創新美術教育形式,構建了“一核多維”學科美育課程體係,將學科課程、跨學科課程與綜合實踐課程多個維度上的知識、邏輯、形式、體驗等進行審美化地構造和呈現,讓學生在藝術中感受美的力量,全麵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創新能力。
西南大學附屬中學張勇校長講話
“學校以基於綜合實踐活動的生涯教育為載體,堅持‘五育並舉’,為學生全麵、終身、個性發展提供機會和平台,推動教育教學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在2023—2024年學生斬獲各級各類大獎70餘個,300餘人次;成功申報重慶市藝術特色學校、重慶市體育特色學校等稱號。”西南大學附中黨委書記歐健表示,學校將承續110年樹人興邦、惠教利民、育才致遠的辦學傳統,承擔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與立德樹人的光榮使命,推動教育教學工作變革創新,著力培養“具有開放視野、健康身心、智慧人生的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擔當者”。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