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T機構正式掛牌
12月2日上午,暨南大學文本實驗室成立暨“淘詞計劃”啟動發布會在暨南大學石牌校區新聞與傳播學院鬱文報告廳舉行。
天津大學新媒體與傳播學院院長、講席教授陸小華,雲南大學新聞學院院長、教授廖聖清,複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院長助理、教授洪兵,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鄭宇丹,新民晚報社高級編輯李天揚,淘寶教育事業部總經理黃磊,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座教授、廣州時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向熹,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劉濤,暨南大學應急管理學院應急管理係主任、教授唐攀,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林愛珺教授、李紅教授、彭佳教授、曹軻教授等出席本次發布會。
發布會伊始,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劉濤發表歡迎致辭時表示,通過文本可以認識世界、理解文化。新聞傳播學具有較強的綜合性、交叉性、實踐性,文本實驗室的成立正契合了教育部 “重點支持建設一批文科實驗室,促進研究方法創新和學科交叉融合,引領學術發展” 的建設目標。相信文本實驗室能夠不斷探索學科交叉領域,培養更多新聞傳播融合人才。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劉濤致辭
隨後,淘寶教育事業部總經理黃磊致辭。他表示,通過聯合建立文本實驗室,淘寶教育看到了以新的方式貢獻社會的機會,淘寶教育致力於推動青年人的學習成長和企業的組織進化,在創新科技的同時,也將通過和暨南大學的合作,在產學研方麵進行更多嚐試,推動可持續的社會創新發展。
廣州時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向熹表示,以虛擬現實、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為技術支撐的數字世界、商業文明的背後是新的時空認知與社會形態的發展。作為一家麵向未來的網絡技術公司,跟擁有豐富學術資源的高校和擁有強烈社會責感的商業平台合作,以文本為媒介,以語言為工具來“編碼“和”解碼“世界,具有非凡的意義。
會上舉行了文本實驗室揭牌儀式,文本實驗室在線上線下嘉賓的見證下正式成立。同時,在成立儀式上,為“共同在場”的12位專家頒發了首批研究員聘書。
向熹(左一)劉濤(左二)陸小華(右一)曹軻(右一)為文本實驗室揭牌
文本實驗室主任曹軻介紹了實驗室的籌備過程和研究內容。文本實驗室與時間網絡、淘寶教育合作,共同在產教研方麵作出新的嚐試,致力於新商業文明、新消費模式、新文本研究。
曹軻表示,“我們相信,文字是有力量的,語言是有生命的。文本就是內容,文本就是理念,文本就是曆史與現實,文本就是行動與思考。文本的秩序就是世界的秩序、事物的秩序。“
“淘詞計劃”如期發布
成立儀式上正式啟動了“淘詞計劃”並聯合發布了實驗室第一份報告《淘詞計劃I碼》。報告共計13000字,三方研究團隊經過3個月的努力,引用包括中文、日文、英文、拉丁文等在內的涵蓋世界三種主要語言體係(孤立語、粘著語、屈折語)的資料,闡釋了“碼”這個漢語詞彙在2000年間的變化,透過碼字在近100年來詞彙釋義及意象的劇變。從靜態的法碼、條形碼到動態的二維碼、健康碼,用大量“碼”的應用數據描摹出當下商業文明和民生百態變化的軌跡。從經典的藝術作品到新的商業模式、科技發展、民生應用等多維緯度解釋當下正麵臨的時空觀升級。
文本實驗室主任曹軻發布第一期淘詞報告
據介紹,“淘詞計劃”立足於商業消費數據文本分析,以通融的視野對待各個領域的現有成果,從詞的秩序看社會的秩序,在詞的變化中探究時空的發展。
一人一碼一世界,第一期淘詞報告選取“碼”這個詞作為切入點,追溯“碼”的詞源,發掘其隱秘與規範、靜態和動態並存的一體兩麵。在一百年間,“碼”從隻能跟其他單字組合起來表達“複數單位”的概念(如號碼、籌碼、尺碼),到蛻變出獨立的意象(如條形碼、支付碼、健康碼),其含義已發生了劇變。
報告指出,“碼”的核心特征是“和而不同”。一方麵,單人不成碼,碼是“眾”的概念,定製服裝沒有“尺碼”之說,一塊磚談不上“碼在一起”;另一方麵,碼是最尊重個性化的概念,條形碼、二維碼、健康碼,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碼”。
“碼”字地位的升級及含義的變遷,來自人類對於時空觀念認知的四次進化。在全球數字化轉型的巨浪中,“碼”蘊藏的個體信息日漸豐富,成為個體通向世界的“數字碼頭”。“亮碼”與“掃碼”之間,是個體與“複數單位”的數字時空之間的一次限定範圍的接入、交換、共享,讓不可計數的個體存在和個性需求“被世界接納、被宇宙看見”。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