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由廣州大學主辦、廣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的“黨的二十大精神與中國式現代化理論與實踐”全國高端論壇在廣州大學召開。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行,來自中共中央黨校、北京師範大學、吉林大學、中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山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湘潭大學等國內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100餘人參會。廣州大學黨委書記、校長魏明海出席論壇並致辭,廣州大學副校長張其學主持開幕式。
主會場現場
校黨委書記、校長魏明海在致辭中首先代表廣州大學,對與會專家、學者的參會表示誠摯的謝意。他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他圍繞教育和人才、科技創新、文化發展在中國式現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三點體會:一是教育和人才將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基石。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人才是第一資源,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必須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堅持不懈深化“三全育人”,聚焦創新能力培養深化體製機製創新,切實服務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二是科技創新將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新引擎。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高校要聚焦國家戰略需要,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大力發展有組織的科研,釋放基礎研究、科技創新潛力,深化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切實服務建設國際創新中心,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三是文化發展將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厚底蘊。高校要充分發揮在文化傳承創新上的優勢與作用,深入做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宣傳宣講和研究闡釋工作,持續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切實服務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會議第一階段專家發言由廣州大學副校長張其學主持。北京師範大學黨史黨建研究院院長王炳林教授以“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為主題,闡述了中國共產黨在當今所處曆史地位和麵臨的形勢任務時出現的三個難題:一是客觀上大黨管理困難,二是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是永恒難題,三是“四種危險”和“四種考驗”是黨內長期難題。對此,應該要堅持和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進一步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加強黨的自我革命製度規範體係,不斷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等方麵開展工作。中共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占斌教授以“從大曆史看中國式現代化的被動與主動”為主題,論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曆史發展進程,基於國家曆史背景、用時間發展邏輯指明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了由被動轉向主動、局部發展到全麵的過程,強調這一發展進程始終與中國共產黨聯係一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王永貴教授以“深刻領會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為主題,分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提出其包括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製度和文化範圍內的現代化,具有鮮明的社會屬性和時代特征。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湘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李佑新教授以“習近平對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大貢獻”為主題,提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十年中得到了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並係統梳理和闡釋了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
分會場現場
會議第二階段專家發言由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廣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趙中源教授主持。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學黨委副書記韓喜平教授以“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境界”為主題,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篇章,創造性豐富和發展了現代化理論。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燕連福教授以“不斷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著力點”為主題,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特征,論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戰略目標和價值目標,用大、富、全、美、遠五個字描繪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未來圖景。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華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陳金龍教授以“中國式現代化敘事的三維思考”為主題,從中國式現代化提出的需要、中國式現代化的敘事方式和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這三個方麵論述了如何以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林進平教授以“科學社會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契合性”為主題,強調了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要性,回答了馬克思主義何以中國化、何以“化中國”的曆史問題。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杜玉華教授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深化改革開放的基本依據”為主題,論述了中國式現代化和改革開放的關係,闡明改革開放的曆史作用,強調了中國式現代化是自主的也是開放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華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解麗霞教授以“改革開放如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轉向”為主題,提出中國現代化的演進曆程是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的過程,改革開放是促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從工業化到共同富裕的轉換手段。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士海教授以“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意蘊”為主題,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既不同於英法德等西方國家內生演進型道路,也不同於日韓新等東亞國家外發推進型道路,而是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雙向互動地推進現代化的新道路。
會議第三階段專家發言由廣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羅明星主持。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謝迪斌教授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的人民倫理性。南方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任映紅教授提出中國式現代化在辯證否定中推進理論創新。華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豐清教授論述了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曆史經驗和路徑。暨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魏傳光教授剖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廣東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揭曉教授闡釋了“三個務必”的四重邏輯。廣東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袁繼紅教授分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安全麵向。
會議第四階段專家發言由廣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冉傑主持。廣東技術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李尚旗教授分析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三維邏輯。廣東藥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小龍教授論述了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偉大的事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首席專家、廣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歐陽景根教授深入剖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質意義。廣東特支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廣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吳陽鬆教授闡發了對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顯著優勢的認識。
最後,趙中源進行總結發言。他首先代表學院對各位專家對本次會議的支持表示感謝。他認為,與會各位專家從不同專業知識體係、學科理論背景及自身研究側重觀點出發,圍繞中國式現代化提出了許多頗有見解的觀點與思路,對我們後續深化該領域研究有很好的借鑒性和啟發性。同時,他提出了需要關注的四個問題:第一,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係建構中的核心概念、哲學基礎、基本理論要素如何理解和闡釋?第二,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式”究竟是什麼?其內涵上具有哪些特殊性?基於什麼依據把握其特殊性?第三,人類現代化有哪些普遍性規律和必須具備的要素?第四,如何看待中西方現代化差異性問題?他認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研究需進一步明確問題導向,尤其需要強化學理性研究,這是建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的內在要求,也是當前理論界的共同責任和使命。
beplay2网页登录 林劍 通訊員 廣大宣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