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2023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正式發布,排名展示了全球領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學,中國內地共有191所高校上榜,其中入圍世界500強的高校有86所,華南理工大學排名第101-150區間,首次躋身前150強。
2023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截圖
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是我國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重中之重的任務。近年來,華南理工大學全麵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全麵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和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主線,著力鞏固學科優勢特色,不斷深化辦學綜合改革,加快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辦學水平、綜合實力及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在全球四大排行榜的排名不斷提升,初步形成教育、科技、人才“1+1+1>3”的高質量發展倍增效應。
學校在國際公認的四大全球大學排行榜排名變化趨勢
學校不斷強化學科基礎性作用,堅持以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4個一流學科建設學科為引領,加強新興交叉學科布局,創新“學院+高端研究院+公共平台”學科建設模式,促進多學科交叉融合,著力打造學科高峰,輻射帶動學科整體水平快速提升。高分子科學、食品科學與技術2個學科位居US News 2023世界大學學科排名第一(內地高校共8個),5個學科進入世界前10,18個學科入圍軟科世界一流學科百強;5個學科進入ESI前1‰,13個學科進入ESI前1%。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不斷完善華工特色一流人才培養體係,著力提升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能力。2021年以來,學校高標準推進國家未來技術學院、集成電路學院、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新增36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28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獲批1個大思政課基地、2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3個國家關鍵領域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項目;獲國家教學成果獎11項,其中特等獎和一等獎各1項;已有17個專業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並進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陣”,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評估獲評優秀(全國僅6所),創業帶動就業專項行動被國家發改委評為優秀案例(全國僅2所)。
學校加強有組織科研攻關,瞄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腦科學等前沿領域開展“從0到1”原創性研究,聚焦新材料、集成電路、先進計算與軟件、碳達峰碳中和等關鍵領域加強產學研協同創新,著力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2021年以來,已有5項成果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Science 發表;新增省部級科技獎勵95項,其中教育部一等獎7項、省級一等獎及以上30項;33人次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學校紮根粵港澳大灣區,不斷完善“基礎研究—技術攻關—國際合作”全鏈條科技創新平台體係和“五院一園一室”科技成果轉化體係,現有國家級平台29個、部省級平台231個,入選首批高校專業化國家技術轉移機構建設試點,2009年以來以第一專利權人獲中國專利獎數量排名全國第一。
學校全麵落實師德師風第一標準,突出“高精尖缺”導向,深入實施“預聘-長聘”製,改革“興華學者人才計劃”,完善中青年人才發展支持體係,構建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考核評價體係,全方位加強高層次人才引育。2021年以來,新增兩院院士、國家傑青等國家級領軍人才28人、國家級優秀青年人才60餘人。依托部省市校四方共建廣州國際校區構建世界頂尖人才領銜的人才矩陣,新聘教師100%具有海內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教育工作經曆,高層次人才占比超過60%。
麵向未來,華南理工大學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麵落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重要部署,進一步加快推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勇當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發展排頭兵,在教育強國建設、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高地和人才高地上持續作出“華工貢獻”。
附: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簡介
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簡稱ARWU)是世界範圍內首個綜合性全球大學排名,於2003年首次發布,今年發布的是第21版。ARWU全部采用國際可比的客觀指標和第三方數據,包括獲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的校友和教師數、高被引科學家數、Nature和Science發表論文數、被SCIE和SSCI收錄論文數、師均學術表現等。ARWU是全球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大學排名之一,在世界各地被廣泛報導和大量引用。
實習編輯:範文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