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2024高質量發展訪談|暨南大學黨委書記林如鵬、校長邢鋒:以全鏈條大科技格局,服務高質量發展

暨南大學黨委書記林如鵬

暨南大學校長邢鋒
2月18日,龍年首個工作日,2024年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承前啟後再次奏響了廣東奮進新征程、當好示範的最強音。beplay2网页登录為此開設《2024學校高質量發展》訪談專題,邀請學校領導暢談學校教育如何乘勢而上開新局,進一步助推學校高質量發展。
“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嶺南大地吹響了奮進號角,發出了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動員令。”暨南大學黨委書記林如鵬說道。暨南大學校長邢鋒指出,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方麵,暨大作為百年華僑最高學府,在培養更多、更好、更能夠適應廣東和粵港澳大灣區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的人才,以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科學研究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培育新質生產力等諸多領域,都肩負著刻不容緩的責任和使命。

作為經濟大省、製造業大省,廣東擁有豐厚的科技創新資源和雄厚的科技創新實力,在高質量發展上肩負重要使命和重大責任。事實上,去年春節後上班第一天,廣東首次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向全社會釋放苦幹實幹、聚力前行的鮮明信號。
回顧2023年,暨大百年僑校的金字招牌更加閃亮。暨大以獨特的辦學模式、在海內外的廣泛影響力和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對港澳台僑學子形成了巨大的集聚效應。截至2023年12月,暨大在校全日製學生47660人。其中,在校港澳台僑及外國留學生16433人,約占學校全日製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一,也約占全國高校港澳台僑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一。過去一年,暨大持續做優特色育人體係,推進僑校“同心圓”影響力不斷提升;做強有組織科研,推進原創性科技攻關能力不斷提升;做實新型智庫集群,推進服務國家大統戰能力不斷提升。

暨南大學培養了大量的港澳台僑及外國留學生
2024年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關鍵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攻堅之年。
“‘頂天立地’是暨南大學科研創新不變的初心。‘頂天’就是推進產學研協同發展,為廣東和國家的發展提供動力;‘立地’就是加強基礎研究,強化原始創新。”林如鵬說,暨南大學進一步強化“搭建大平台、組建大團隊、承接大項目、產出大成果”四大抓手,形成“學科-人才-支撐體係-科研”全鏈條大科技格局,以科技成果轉化的“暨南模式”,助力廣東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

暨大港澳學子參與中國文化之旅國情教育研習營,參觀東深供水工程展廳
林如鵬說,暨南大學將充分發揮“藥學”雙一流學科和衝補強重點建設學科的優勢和引領作用,以交叉學科發展為突破點,通過聯合、共建等方式,加強與地市、企業和科研院所的多種形式合作,充分挖掘學校地方研究院、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和校友企業家聯盟等平台的“聚寶盆”效應,完善“裏程碑”許可開發、發明人實施和專利公開許可等模式,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提速增效。
“暨南大學因僑而立,以僑而興,是一所承擔獨特辦學使命和任務的大學。”邢鋒表示,在新的一年裏,暨大將繼續以“僑”作為學校的立校之本和興校之源,堅持“僑校+名校”的發展戰略,堅持“宏教澤而係僑情”的辦學宗旨,堅持“麵向海外,麵向港澳台”的辦學方針,建設高質量教育體係,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全方位人才和智力支撐。

暨大校內最大的生物反應器——200L細胞旋轉震蕩生物反應器,應用於抗體研發
邢鋒說,暨南大學將堅持以一流學科建設為龍頭,打造“高峰+高原”的學科發展格局,以一流學科體係支撐一流人才培養。堅持以重大創新平台為抓手,加強一流科研團隊及原創性科研成果培育,建設重大科研成果的孵化平台。堅持以提升服務能力為導向,加快高端智庫建設及科技成果轉化,以創新協同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新時代廣東高質量發展。
即將迎來120周年校慶的暨南大學,深深紮根南粵大地,已經形成三地五校區協同發展的辦學格局。“番禺校區二期將以世界一流藥學學科群、光電信息學科群、生態環境學科群及高端智庫建設為牽引,聚力培育新興學科與交叉學科新生長點。”展望未來,林如鵬表示,番禺校區二期建設將成為承載暨南大學發展的“新引擎”,學校也將為廣東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beplay2网页登录 林劍 通訊員 李偉苗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