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beplay2网页登录
體驗非遺文化 培育匠心精神
2024-08-31 13:44:00
江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為保護傳承非遺,賡續曆史文脈,譜寫時代華章,樹立文化自信自強信念,培育匠心精神,2024年7月15日 江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工程學院“紅夢啟航”社會實踐服務隊走進東固傳統造像·亦俊堂傳習基地,拜訪東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劉節明,劉大師一邊製作造像作品展現其精湛造像技藝,一邊向學生介紹造像技藝的悠久曆史。
  匠心獨運 文化傳承
  劉大師在當地稱為“劉一刀”,他是劉氏丹青先生的第二十代傳人。他談到,造像雕刻技藝是一項十分複雜而又虔誠的創造活動,造像技藝分為選材構像、雕刻階段、成像、開光四個階段,為突出作品的形態,雕刻要從細部刻畫中體現人物性格,例如武將要突出霸氣,就要在造像的開麵階段,通過眼珠、神韻的細節處理體現其霸氣和威嚴。這種細節把握的能力需要數十年日複一日的練就,要想真正成為一名入門級造像藝人最低要6年不間斷的學習練習,而要成為真正的丹青先生則離不開曆代丹青先生的文化傳承。
  紅色記憶 造像譜寫
  展廳裏麵一張珍藏的紙幣吸引了隊員們的目光,劉節明大師非常自豪的給學生介紹到,這是東固平民銀行拾枚銅元券的複原工藝品,這是中央革命根據地最早的銀行——東固平民銀行發行的紙幣,而這個紙幣最早也是由東固造像技藝劉氏第17代傳人劉昌梓大師設計並印製出來的。
  造像技藝隨著曆史的進程在不同時代呈現不同的功能。1930年,紅軍來到東固革命根據地,當時由於缺乏油墨印刷技藝,銀行的貨幣、郵票、債券、紅軍學校教材、宣傳海報及通知的印刷無法進行,革命事業開展困難,劉昌梓為了支持革命事業,主動將東固造像的雕刻技術應用於革命所需的方方麵麵,為東井岡革命根據地的建設和繁榮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枯木逢春 守正創新
  造像技藝世代傳承,薪火相傳,更要守正創新,與時俱進。2022年9月,劉節明曆時三個多月創作完成的木雕作品《盛世中華 同心向黨》亮相北京展覽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從過去的宗教性和祭祀性人物造像到如今的紅色文化創意,隻有因地製宜、因時製宜、與時俱進,在傳承中求創新,創新中求發展,才能讓古老的非遺技能不斷的獲得新的成績,譜寫新的時代篇章。
  非遺文化是曆史的傳承,是匠心獨運的寶藏,讓我們看到了過去的輝煌與燦爛。本次走訪實踐,學生們看到了大師們因地製宜發展和傳承造像技藝,激勵著他們要秉持匠心精神,守正創新用心用情做好每一件小事,用心經營每一個瞬間。
  文/蔡雲、郝嘉玉、吳文美 圖/蔡雲 審核/王靜波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