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beplay2网页登录
春雨潤物 育人入心——黑龍江東方學院藝術英語課程思政
2021-05-12 14:01:00
黑龍江東方學院
  beplay2网页登录 訊 “I like Chinese painting because it has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connotation.”(我喜歡中國畫,因為中國畫很有意境,有內涵。)(劉業宇同學);
  “Chinese painting has a long history and rich heritage, from the known unique painting,Chinese silk painting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2000 years. ”(中國畫有悠久的曆史和豐富的遺產,從已知獨幅的中國帛畫算起,至今已有2000餘年的曆史。)(林昊同學)。
  這是疫情期間,黑龍江東方學院2019級《大學藝術英語》課前頭腦風暴活動中,同學們對第一單元主題Chinese painting(中國繪畫)的有關知識和觀點進行熱烈討論和互動交流的內容。
  2020年6月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全麵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戰略舉措。在高校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能力培養“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目標中,價值塑造是第一要務。
  近年來,黑龍江東方學院著眼於教學體係中蘊含的思政課資源,全麵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大學英語作為受眾最廣泛的主幹通識課程之一,是“課程思政"的重要陣地,其中大學藝術英語,經過幾年的摸索,逐步形成思政為先、外語為要、藝術為底的課程思政特色。
  一.立足於教材優勢,凝練課程思政“精道”  




  教材建設是教學的依據,也是育人鑄魂的重要依托,2018年課程組傾心打造了《21世紀大學藝術英語綜合教程》,不同於普通外語閱讀教材多采用或摘選英語國家優秀短文和英語母語環境對話的教材編寫模式,該教材聚焦中國文化和中國元素主題,在本課程教材4冊共計24篇文章中,采用歸納法分類統計,涉及中國元素的文章 10 篇(37%),中國傳統文化主題 6 篇(25% ),在全部單元文章中占比達到 62%,母語文化的含量顯著提高,有效避免大學英語課程教材中缺少中國思想文化內容、教學重點中思政元素缺失的問題,使得藝術英語課程設計既具有強烈的專業針對性,又有必要的現實關照,兩者相結合具有發揮隱性思政教育功能的優勢,更容易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思政育人效果,從而實現英語教學本土化,回答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教育的根本問題。
  在“兩會”中,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曾指出:“傳統文化要進校園是固本工程;傳統文化要進教材是鑄魂工程;傳統文化要進大腦是底色工程”。打上中國底色的藝術英語教材讓教學盡顯中國底蘊,使教材成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陣地,成為鑄魂育人的重要載體。藝術英語課程思政不再隻是簡單的“專業課程+思想政治教育”,而是展示藝術英語課程思政的“精道”。
  二.“點”、“線”、“麵”結合,完成流程設計“周到”
  藝術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從課程教學大綱開始,在教案、教材、線上輔助學習資料等方麵著手,全流程設置思政元素,通過“選點” “引線”“帶麵”,將所有相關要素彙聚,共同形成立體化教育教學場景,共同致力於課程思政的提質增效。
  1.選點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英語教學的每個環節, 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相統一,就是要深入挖掘課程中的思政元素,找準藝術教育、外語人文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合的“點”,將知識傳授與立德樹人的思想教育緊密結合,使融入點的運用達到“如鹽入味,潤物無聲”的效果。
  課程組在明確本門課程的思政元素融入點時,將教材單元內容按思政角度分成三類,即中國傳統文化主題單元,拓展類主題單元以及時代性較為突出的單元,在選點的過程中,進行分類選取,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主題單元,強化關聯性;對於拓展類主題如油畫 ,西方藝術史和音樂單元,突出滲透性,如在音樂種類單元中,加入中國民樂,古曲的賞析;在新媒體,漫畫等時代性較為突出的單元中,則強調學生的參與性,如新媒體單元中,引發學生對於短視頻的討論,更好的學習習總書記“四力”思想,幫助視覺傳達和數字媒體專業的同學樹立正確的工作倫理價值觀。
  2.引線
  利用藝術英語課程優勢,以中國故事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以及中西文化,語言對比為明線,以提升學生批判性思維與藝術修養素質,開闊其國際視野為暗線,深化對於單元主題以及選點(思政融入點)的思考。在具體操作中,盤活固態單一的教學空間,深度融合智慧教育“互聯網+”新技術,前置探究學習,即在課前階段:依托藍墨,釘釘等線上教學平台及 QQ,微信等交流工具,根據主題布置任務,學生自主學習本單元所涉思政語言點並完成線上詞彙測試;下載課文音頻資料進行跟讀、仿讀,並提交到線上藍墨雲班、釘釘等教學平台,為接下來的德育滲透做鋪墊。課中階段則對自主學習的情況進行反饋,並引導學生發現篇章主旨背後所蘊藏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品格和道德信仰,幫助學生認識到其中包涵的深刻的人生哲理,樹立正確的政治取向與價值取向。課後延伸思政主題討論,完成拓展學習,除此以外,安排實踐訓練任務,如翻譯或者寫作實踐,強化思政學習成果。
  3.帶麵
  由黑龍江東方學院藝術英語思政課程團隊主編的《21世紀大學藝術英語綜合教程》,自2019年9月出版以來,曾在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河北政法學院等多所大學使用,教材的創新性和應用性受到使用院校同行的高度評價,尤其是該教材教學材料的選取,貼近藝術類專業領城,挑選藝術類專業學生較為熟悉的主題素材,融入大量傳統文化元素。不僅激發學生對於所選素材內容的興趣,而且提升了思政元素與課程內容的融合度,對於增強學生對傳統藝術和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和了解,提升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堅定其文化自信,有著極為顯著的成效。此外,藝術英語教研室大力投入資源,持續完善創新打造了該教材配套的教師用書,課件,試題庫一整套係統化工程,在出版社的幫助下大學藝術英語成立線上虛擬教研室,與使用該教材的全國各地的兄弟院校以共享,共建藝術英語課程思政資源為目標,雲端彙集,突破時空、人員和資源壁壘,以百度網盤等形式,分享該教材匹配的思政資源,幫助兄弟院校一線教師,“吃透教材”“講活教材”。 該虛擬教研室以教學研究、教學改革先行先試為抓手,為使用該教材的教師提供榜樣引領、方法示範和技術支持,共同推進藝術英語課程思政建設。
  除此以外,2019年課程組建設《藝術英語》慕課課程。一方麵有效增加課堂容量,為中國學生講中國故事 提供了語言支持,提升中國學生文化自信。另一方麵也將中國文化的豐富內容附於慕課這一形式, 並借助互聯網進行推廣, 拓展了中國文化傳播的深度和廣度。
  三.“事”、“時”、 “思” 結合,保障課程思政的“力道”

  1.凝練課程內容的“事”
  藝術英語課程組根據學生特點,打造中國故事係列,作為思政教育的有效載體,選取代表中華民族精神的典型人物,追本溯源,挖掘他們的人格魅力、精神品質,宣傳他們的事跡,第一單元書法中,講述王羲之為人坦率,不拘禮節,從小就不慕榮利的故事。在第二冊第一單元中國畫家中,我們力圖凸顯徐悲鴻這位偉大畫家的家國情懷。講好中國故事可提升課程思政的親和力,讓學生入耳入眼入腦入心,引導青年樹立正確的國家民族觀念和強烈的愛國意識,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踐行者。除此以外,課程組也挖掘能夠彰顯課程對於學生信仰養成、品格塑造的獨特作用及人文情懷的思政故事。如第四單元音樂主題中,在擴展閱讀部分,補充音樂家貝多芬生平故事,讓學生體會音樂家抵抗厄運的堅強和決心。
  2.把握課程背景的“時”
  “時”即“與時俱進”“因時而進”。大學藝術英語課程強調課程思政資源的開發。將最新的、最富時代氣息的思政元素,因時製宜融入課堂教學。如在音樂種類單元中,給出新時代古典樂曲與現代結合的曲目進行討論,既容易喚起共鳴,又引發學生對於中國傳統藝術的再思考;在新媒體等時代性突出的單元,如“網紅”現象的分析,2019,2020網絡流行語的展開,無一不是時下熱點話題,是根據時代背景和學生特點對於課程進行重構的嚐試。
  3.引導課程受眾的“思”
  藝術英語課程思政力求通過每個教學環節讓學生們產生自己的體驗、感悟以及思考。如課前頭腦風暴中,學生可以展示自我觀點;在小組任務,小組討論中,教師預設環境,讓大家充分交流,真正做到教學相長,學學相長。課程思政組把每個單元的重要教學環節設定為critical thinking ,目的就是提高學生思辨能力同時,也解決學生麵對複雜的新局麵的困惑問題。課程思政中的批判性思維,不但給學生留存思考的空間,讓學生置身於真實情景中,有所思,有所悟,同時通過“腳手架”理論,對於學生的思考的結果具有引導作用,改變隻講批判思維,不講立場和站位的“隻思不政”的局麵,或者一味灌輸思想意識形態的“隻政不思”的局麵。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