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大學舉行“古籍整理與文化傳承”學術論壇暨黑龍江省古典文獻與文化傳承研究學術交流基地成立大會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的重要指示精神,促進我省古籍保護、整理、研究與開發利用的高質量建設與發展,5月8日上午,龍江社科學術論壇“習近平文化思想”係列:“古籍整理與文化傳承”學術論壇暨黑龍江省古典文獻與文化傳承研究學術交流基地成立大會,在黑龍江大學舉行。會議由黑龍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指導,黑龍江大學主辦,黑龍江省古典文獻與文化傳承研究學術交流基地、黑龍江大學文學院承辦。省社科聯副主席、黨組成員,教授王宏宇,黑龍江大學黨委副書記李君明,中國曆史文獻研究會會長、山東大學特聘教授趙生群,中國曆史文獻研究會秘書長、南京師範大學教授王鍔,黑龍江大學教授李先耕,黑龍江大學國學院講習教授鄭煒明,省社科聯學會工作部部長,一級調研員馬琳,以及來自黑龍江大學文學院、黑龍江大學圖書館、哈爾濱師範大學文學院、牡丹江師範學院文學院、齊齊哈爾大學文學與曆史文化學院、吉林北華大學文學院、哈師大附中等學校師生參加會議。會議由省古典文獻與文化傳承研究學術交流基地主任、黑龍江大學文學院教授劉東影主持。

李君明在致辭中表示,黑龍江大學深入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落實黑龍江省委十三屆四次全會工作精神,發起成立了“黑龍江省古典文獻與文化傳承研究學術交流基地”,承辦單位黑龍江大學文學院是黑龍江大學曆史最悠久、根基最深厚的學院之一。學校將以基地成立為契機,彙聚和發動各方麵研究力量,深入開展古籍整理與文化傳承相關研究,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為龍江文化振興貢獻力量。

馬琳代表黑龍江省社科聯宣讀了黑龍江省古典文獻與文化傳承研究學術交流基地成立批複。她表示,社會科學學術交流基地是省社科聯打造的集學術建設、理論研究、學術交流、成果轉化、谘政服務、普及推廣為一體的協同創新平台。在黑龍江大學建設古典文獻與文化傳承基地,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服務龍江振興發展的具體舉措。省社科聯將凝聚相關力量,和黑龍江大學共同支持和推動基地建設和發展。

會議舉行了“黑龍江省古典文獻與文化傳承研究學術交流基地”揭牌儀式,王宏宇、李君明共同為基地揭牌。

在“古籍整理與文化傳承”學術論壇上,與會專家圍繞主題作主旨報告。趙生群教授線上作了題為《太伯仲雍奔吳及相關史實考論》的報告。報告就太伯、仲雍奔吳之地、封國地望、吳虞宜三國曆史及相互關係等作了深入辨析,指出《史記·周本紀》載太伯、虞仲奔吳,《吳太伯世家》則說是太伯、仲雍,“虞仲”與仲雍實為一人。周武王封太伯之弟虞仲曾孫(周章之弟)於虞,也稱“虞仲”,兩位“虞仲”為祖孫關係,相隔百年,並非一人;研究者誤將二者混而為一,因而生出種種異說,都不可信,厘清了一些長期爭論不休的問題。

王鍔教授作了題為《古典文獻研究與中華文化傳承》的報告。他以古文獻的定義和古文獻的重要性為引言,表明了自己對於古文獻整理與中華文化傳承關係的幾點思考。他說:古文獻整理是賡續文脈的優良傳統,是文化創新的必要前提,也是學術研究的堅實基礎。隻有洞察前人古文獻整理的是非,才能發明創造。同時,古文獻整理是服務國家的重要工作。國家對於古籍整理的指示,意味著古籍整理進入了新階段,整理文獻、傳承創新是君子品行,是服務國家的重要工作。

鄭煒明教授作了題為《古籍整理何為?》的報告。他表示,本次報告的重點在於“古籍整理是為了什麼?”並以賀方回《東山詞》之版本及其名諱問題為案例,在探清其版本源流的過程中提出了對於賀方回名諱的新見。他重申了自己對於古籍整理根本之目的的理解:求真——要將版本分係統進行認真的校勘,以確保得到的是真實、可靠的版本作為研究的基礎;求全——古籍整理要盡量做足本;求善——古籍整理的意義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李先耕教授作了題為《研讀中華文獻,闡釋中華文明》的報告。他以習近平總書記對於繼承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以及對待中國曆史的尊重態度為切入點,強調了中華文獻的重要性以及國家對於文獻的高度重視,鼓勵廣大文獻工作者發揮所長,研讀中華文獻。他提出要注重黑龍江以及東北邊境文獻的搜集整理,充分利用本省的文獻收藏及其他有利條件開展工作,助力闡釋中華文明。他說,我們處在中國重新崛起,回到世界民族之林前列的偉大時代,一定要認真研讀中華文獻,闡釋中華文明,完成我們肩負的使命。

王洪軍教授作了題為《鄭玄注經的思想性》的報告。他認為,“鄭氏家法”是純粹的學術研究的範式,這不僅僅是二百年後儒者對於鄭玄仰慕的原因,也引發了兩千年間學人的感慨,並開啟了紛紛模擬的經學洞見方式。他表示,鄭玄兼修今古文,其思想具有糅合儒道、橫貫今古文經、統合雜說並創建新論的特點。強調要觀古人之學術思想,指導後世學者古籍整理之思考,融會貫通,實現古籍文獻的傳承與再發展。
據悉,黑龍江省古典文獻與文化傳承研究學術交流基地是在黑龍江省社科聯的支持與指導下,黑龍江大學文學院中國古典文獻學學科牽頭,在哈爾濱師範大學文學院、牡丹江師範學院文學院、黑龍江省圖書館、哈爾濱師範大學《北方論叢》編輯部、黑龍江大學圖書館等多家單位的協辦和支持下籌建,彙聚了省內外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領域及古籍保護與推廣人才。

本次會議旨在充分發揮高校在新時代古籍整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形成政府、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共建新局麵,將有利於賡續古典文獻的文化傳承,加強古典文獻與文化研究的國際傳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龍江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提供智力支持。會議展示了基地成員古籍整理與研究相關成果。

8日下午,省古典文獻與文化傳承研究學術交流基地舉辦了《陳希曾集》出版暨師生古籍整理實踐心得分享會。分享會首次展出了黑龍江大學許雋超教授、劉旭展博士合作整理的《陳希曾集》。著作於2023年12月由江蘇廣陵書社出版,是清代著名學人陳希曾詩文集的首個整理本,也是省古典文獻與文化傳承研究學術交流基地的研究成果。黑龍江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師生及華東師範大學、哈爾濱師範大學、牡丹江師範學院、齊齊哈爾大學等兄弟院校師生圍繞古籍整理實踐展開充分的交流研討。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