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廣泛開展文明校園創建,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相對於政治理論學習、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更注重滋養、浸潤,潤物無聲,久久為功。如何將無形的文化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轉變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核力量、學生成長成才的內生動力成為擺在我們麵前的時代命題“考卷”。
一、深刻理解校園文化育人的內涵
文化育人不尚空談,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文化育人不是坐而論道,而應是實實在在的行動。做到這一點,首先一個前提是要明確校園文化的內涵和概念。
對高校而言,校園文化包括政治文化、組織製度文化、曆史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曆史文化、校史文化)、精神符號文化、建築景觀文化、專業特色文化、生活行為文化等維度,其內容豐富多彩,而且具有極強的校園特色。這為我們開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提供了深厚的基礎,成為高校培育人才的重要陣地和抓手。
二、充分發揮文化育人的優勢和特色
在深刻理解校園文化的內涵基礎上,河南農業大學統籌各級各類文化資源,從三個維度開展了文化育人實踐:一是突出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通過打造政工幹部和青年學生黨的創新理論“雙百”宣講、“紅色星期二”政治理論專題學習日、“愛祖國·升國旗”專項活動等政治理論教育品牌,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二是突出學校辦學優勢和特色,堅持“一院一品”原則,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學校辦學特色緊密結合,以傳統二十四節氣為時間軸持續打造學校弘農愛國文化節(全年42場)。例如,清明、穀雨時節的“茶文化節”、芒種時節的“食品文化節”、秋分時節的“弘農愛國嘉年華暨中國農民豐收節”等文化活動品牌。三是圍繞成長成才主題主線,錨定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目標,結合學生成長成才規律和特點,針對新生實施“二三六”入學教育,通過讓學生讀校史、學校情提升學農愛農、立誌成才的思想自覺;針對二三年級學生實施“創·贏未來”計劃,舉辦農創沙龍、農創科技節活動,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針對畢業班學生開展“啟航新征程”育人文化活動,通過開展“立鴻鵠誌”優秀畢業生事跡彙編、為畢業生製作文化書簽等活動,濃厚與時代共進步的文化氛圍。
三、持續深化校園文化建設的途徑和方法
文化育人是一項係統工程,就文化而講文化、舉辦一次兩次文化講座活動不是我們的目的。文化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將文化育人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海才能保證其生命力和活躍度。為此,我們一是大力加強工作體係建設,策劃實施《大學生“品格、品行、品位”主題教育活動》,在全體學生中開展“品格、品行、品位”教育,將一個個單項文化育人項目整合在一起,實施文化育人“十大工程”,理順、完善文化育人工作體係,構建文化育人的大格局。二是大力加強工作合力建設,實施新農科背景下農林高校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將文化育人放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大視野下,在黨建思政、教育教學、實踐磨礪、隊伍建設、治理體係全過程彰顯文化育人作用,彙聚文化育人的深厚力量。三是大力加強工作隊伍建設,通過成立學校大學生藝術教育中心、聘請大學生藝術教育指導教師、設立輔導員文化育人研究課題、規範文化藝術社團建設方式,培養了一批文化育人骨幹力量,提升文化育人骨幹力量的能力和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正是基於對文化育人重要作用的深刻認識。致廣大而盡精微,答好文化育人宏大的時代考卷,需要做好文化實踐的水磨功夫。
(beplay2网页登录 來源:河南農業大學)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