彙流致遠,學以築基
在這裏
河流湖泊成為你思考的脈絡
每一滴水都蘊藏無限可能
今天帶你一起走進
河海大學
“機械工程”專業
機械工程專業起源於1986年河海大學機械係的機械製造工藝與設備專業,擁有水利機械二級學科博士點、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為國家一流專業、國家“十二五本科教學質量工程”專業綜合改革示範點專業、江蘇省品牌專業、江蘇省“十二五”重點建設專業類專業、江蘇省卓工計劃2.0專業,第一批教育部“卓越計劃”專業,2019年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擁有2個國家工科大學生教學實踐基地和2個省級示範中心。專業融機械設計、機械製造、機械電子工程於一體,專業涵蓋機械設計與智能製造、機器人與機電控製、水利機械及卓越工程師四個專業方向。
本專業著力培養學生工程設計和創新實踐能力,注重提升其人文素養、國際視野和領導能力,培養的畢業生可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技術企業等部門從事各種機電產品、自動控製係統、製造裝備的研發、設計、製造、控製、檢測及經營管理等工作。畢業生以品德優、基礎寬、實踐強、後勁足等優點深受用人單位歡迎。
近5年來本專業學生累計獲省部級以上獎勵50餘項,獲獎200多人次。實現了100%的學生接受創新教育,60%以上的學生參加創新訓練,2%以上的學生取得優秀創新成果。畢業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受到眾多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50%以上的同學就業於知名的大型及外資企業,有一批畢業生已成為工程技術精英,近五年來就業率穩定,平均繼續深造率(保研、beplay中心钱包体育钱包及出國)達到37.8%。
一句話講專業
機械強國,智造未來
近三年學生升學、就業情況
▲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019年通過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國家“十二五本科教學質量工程”專業綜合改革示範點專業
▲教育部“卓越計劃”專業
▲江蘇省“十二五”重點建設專業類專業
▲江蘇省品牌專業
▲依托水利、力學等國家重點學科,形成了具有交叉性和綜合性,行業鮮明的專業特色
苑明海
河海大學教授
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
機械工程是為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各類機械裝備和生產製造技術以創造物質財富和提高社會文明標準的重要工程領域,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人類社會的發展曆程,無不與機械工程密切相關。
河海大學機械工程專業創建於1986年,辦學曆史悠久,目前為國家“十二五本科教學質量工程”專業綜合改革示範點專業、江蘇省一流專業、江蘇省“十二五”重點建設專業類專業,教育部“卓越計劃”專業,2019年通過了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其畢業證書具有國際含金量,該專業是河海大學重點發展的專業之一,具有一流的師資和教學科研平台。
本專業采用基於目標導向、學生中心,持續改善的工程教育認證的核心理念,保證學生培養質量,學生在工程實踐、團隊合作和創新能力等方麵具有很大提高,就業能力強,學生畢業後即能迅速適應和融入社會,深受就業單位的歡迎。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行業的不斷升級,“中國製造2025”的提出,我國的製造業已經越來越成為世界的工業引擎,我們對機械工程優秀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機械方能強國,製造贏得未來,歡迎懷揣夢想,誌存高遠優秀學子報考!
張曉武
2018屆校友
工作於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張曉武,男,漢族,中共黨員,機電工程學院2014級機械工程專業本科生,“英才計劃”學員。曾擔任河海大學常州校區學生會副主席、河海大學傳媒梯隊隊長助理、機電工程學院學生會副主席等;曾獲河海大學學業優秀、社會工作、精神文明、科技創新等12項獎學金;被評為江蘇省優秀學生幹部、河海大學優秀畢業生、河海大學優秀畢業設計、河海大學優秀共青團員、河海大學優秀學生幹部、河海大學優秀學生標兵等;在學期間,曾主持1項校級重點科技基金項目,參與1項省級大創項目,累計發表實用新型及發明專利6項,學術期刊論文3篇。2018年經推薦免試,於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航空宇航製造工程專業攻讀碩士研究生,目前已留所工作,負責載人空間站工程實驗艙Ⅱ燃燒櫃科學實驗係統結構設計、人機工效學評價、液體實驗插件研製、在軌測試等工作。
感言
當前,我國全麵完成了空間站建造任務,即將轉入應用與發展階段,由於需長期有人在軌駐留,因此對空間站的載荷設備提出了更高的可靠性要求,這正是我們“機電人”的光榮使命。機械工程專業看似枯燥,但如今的機械行業遠不止傳統意義上的車、銑、刨、磨、削,智能製造、增材製造、機器人等機械工程新領域是未來國家重點支持的方向,本專業涵蓋了機械設計、力學校核分析、自動控製等諸多內容,掌握其中的任意部分,都能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大放異彩。四年的河海時光,老師們治學嚴謹、要求嚴格,讓我積累了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同時,課程中安排了大量的實踐內容,將課本知識融會貫通,提升了個人的動手能力。從“水之子”到“航天人”,“工程”的道路上困難重重,但經曆過係統的“機械工程”教學,解決問題時便能成竹在胸。
張維維
中共黨員
2020級機械工程專業本科生
黃柯奕,女,漢族,中共黨員,機電工程學院2020級機械工程專業本科生。現任學院機械工程專業本科生第一黨支部副書記,曾任機電院2020級年級班長、第13屆常州高校傳媒聯盟主席等職。曾獲“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銅獎、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國際一等獎、鑄造工藝設計賽國家三等獎等10餘項省級以上競賽獎項。主持並參與5項科研項目,已成功發表3項專利。獲評國家獎學金、寶鋼優秀學生獎學金等20項獎學金,江蘇省三好學生、河海大學優秀學生標優秀共青團員等10項榮譽稱號。
專業代言人感悟
隨著智能製造、數字化技術和可持續發展的推動,機械工程專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當前政策和形勢下,機械專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將更加注重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促進製造業轉型升級,推動數字化、智能化和綠色製造的發展,培養具備跨學科綜合能力的工程人才,以應對日益複雜的技術和市場需求。同時,機械工程專業還將積極響應國家戰略,如“中國製造2025”和“雙循環”發展格局,致力於推動中國製造業向高質量發展、智能製造邁進,為構建創新型國家和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機電工程學院為機械學子提供了充分發展自我的各種平台,多樣的教學形式與豐富的知識體係將不斷拓寬你的專業視野。作為機械學子,應關注行業動態,緊密結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製造業發展需求,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將自己的創造力轉化為智能機械設備的生產力,為我國從“工業大國”邁向“工業強國”、從“製造業大國”邁向“製造業強國”做出青年人應有的貢獻!
港珠澳大橋裏“隱藏”的專業秘密
港珠澳大橋是像“搭積木”一樣拚裝出來的,這種“搭積木”式的預製方法應用於港珠澳大橋建造全程。作為中國建設史上裏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工程規模最龐大的跨海橋梁,港珠澳大橋是一項偉大的國家工程,大型化、工廠化、標注化、裝配化的建設理念背後,則是中國裝備製造業跨越式發展提供的強大支撐。工作在超級工程現場的“國之重器”,成功撐起港珠澳大橋的錚錚鐵骨。作為前所未有的超級工程,建設難度極大,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新材料層出不窮,背後凝聚了無數機械工程師的超級創新。
河海大學機械工程專業涵蓋機械設計與智能製造、機器人與機電控製、水利機械及卓越工程師四個專業方向。
港珠澳大橋主橋為三座大跨度鋼結構斜拉橋——即青州航道橋、江海直達船航道橋、九洲航道橋,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鋼索、大橋的強度問題,金屬零件的裝配及強度問題需要機械工程師的智慧。
港珠澳大橋設有監視全線交通工程設備和線路的監控平台,實時檢測大橋機電設備運行情況與機電控製息息相關。
港珠澳大橋采用多層新型高阻尼橡膠和鋼板交替疊置結合而成的隔震支座,需要機械工程師的巧妙設計,以提供可靠的承載力並實現結構的抗震。
伶仃洋中存有大量的淤泥,對施工過程會形成幹擾,疏浚技術和水利機械在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過程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港珠澳大橋全線夜景照明采用LED投光燈,涉及微電子封裝工藝及成型。大橋護欄采用的四橫梁結構的金屬梁柱式護欄,都是機械工程師的巧妙設計,從而有效防止車輛衝擊。
在這項偉大工程的籌備和建設過程中,活躍著一大批河海校友,2009年畢業於河海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的李海峰就是參與這項宏偉工程的建設者之一,先後擔任設備部技術員、副主管、主管。李海峰和他的團隊為工程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強有力的設備保障,在工程的最前線建造起一條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