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訊 2017年高考正式拉開序幕。6月7日高考首日,第一個考試科目為語文,作為高考首場,作文題目總是備受關注。隨著語文科目考試結束,山東高考卷作文題目新鮮出爐:某書店24小時營業,不驅趕任何人,夜間允許各種群體進入,包括拾荒者和無家可歸的流浪者……
beplay2网页登录采訪了山東省實驗中學高三語文備課組長吳靜,對今年的山東高考作文進行了解讀。
今年考題向全國卷靠攏 可寫材料作文也可寫時評
吳靜認為,2017年是山東省自主命題的第十三個年頭,也是最後一年。此前,山東命題一直是命題作文-話題作文-材料作文的循環往複,穩中求變。今年作文題目在傳承的基礎上,向全國卷近兩年的命題趨勢靠攏。我個人認為,今年的考題仍屬於新材料作文,學生既可以寫成傳統意義上的材料作文,也可以寫成時評類作文,也就是任務驅動型作文。
“今年的考題既符合了主流的價值取向又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和思辨性,材料立意多元,適合個性表達,讓具有不同語言風格,不同認知程度的學生都有話可說。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高水平的命題。”吳靜說。
作文立意可從多個角度考慮
在吳靜老師看來,作文立意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考慮:
從書店角度,學生可以思考這種經營模式、經營理念,以及這種模式背後的人文情懷。在當下市場經濟、商品經濟大潮下,書店致力於營造一種人文環境,不以利益為先,追求精神價值是難能可貴的。作文題目中很好地滲透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層麵:和諧、平等、友善。和諧共享、平等友善,關注底層,關注各個群體,符合時代精神,弘揚了社會正能量。
從讀者的角度,學生可以談讀書本身的意義所在。個人對精神食糧的渴求,讀書對於自身修身、正身、精神品德的提升的意義等。
其它角度考生能自圓其說也是可以的。
在布局謀篇上,要有明確的文體意識,對文體界定要清晰。如果寫成時評文,考生如能對書店以一己之力營造文明進步的人文環境對政府有何啟發,或這種經營模式能堅持多久,或作為讀者該如何去維護這種良好的環境秩序做出相應的思考,就更能體現出學生的思辨性和理解的深度。(李舒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