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中國教育網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關懷生命成長

趙勇    2016-03-28    

  關 懷 生 命 成 長

  ——山東大學附屬中學的教育

  學校是一個承載著眾多期望的育人場所。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在思考:教育的目的何在?學校教育的使命是什麼?在長期教育實踐中,尤其在擔任校長十年以來,我在不斷嚐試回答上述問題的探究中,逐步形成了基於個人教育感悟和理性思考的教育信條:關懷生命成長。

趙勇:教育管理研究會副理事長、山東大學附屬中學校長

  一、為什麼把“關懷生命成長”作為教育信條

  關懷生命成長,首先基於對每個生命尊重的理念。

  一個有尊嚴的生命不會被當做他人實現目的工具——文明的社會能夠以各種形式的製度來保護生命的尊嚴,尤其保護青少年的人格尊嚴,因為這對於他們人格的健康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我們的教育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而且要在此基礎上不斷探求如何讓孩子在成長中獲取更高意義上的尊嚴。

  關懷生命生長,體現的是一種教育者的態度,一種對人、對世界萬物的一種情感、一種行為方式。關懷還是一種關係,讓人與自我、他人、與社會、與自然形成和諧共處的關係。這一關係的含義首先是讓每一個生命都有尊嚴。有尊嚴的生命注重內在品格的完善、自我精神的完滿。在自我完善的基礎上,個體就會把這種品格向外輻射,他(她)希望與他人、社會乃至與世界萬物都形成一種美好的關係。

  諾丁斯在《學會關懷——教育的另一種模式》中指出:“關懷和被關懷是人類的基本需要”。“關懷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培養具有關懷能力的人,培養關懷型的學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必須有一種廣角的教育引導所有的學生關懷自己、關懷自己身邊的人們,關懷人類,關懷植物、動物、環境、工具和思想。這樣定義的道德生活應該成為教育的主要目的。”

  “關懷教育”的核心內涵是“關懷生命的成長”。

  其次,從教育的目標與使命出發,關懷生命成長是讓教育成為立德樹人、提升國家與民族尊嚴的有效出發點。

  教育的目標首先是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隻有關懷學生生命的成長才能夠實現這一目標。我們要培養這樣的學生:擁有強健的體魄,具有富足和完美的精神世界的人,生命充盈而有活力;擁有虔敬之心,尊重自然和社會規律;擁有獨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自主發展自己的才幹——總之,從個體生命的角度來說,教育就是要將人的內在創造性潛能釋放出來,並提升人的精神氣質,幫助每一個個體生命認識自己,認識社會,從而擁有更有意義的人生。進一步說,學校教育的使命在於“為國家圖富強,為天下儲人才”。中華民族的複興不僅僅是經濟的繁榮,更應該是國民素質的提升、社會製度的進步和民族精神的壯大,隻有不斷完善的個體才能形成民族的共同發展,並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創造出一種新的、具有生命力的、適應時代發展的新文化,這是學校教育必須承擔的職責和使命。

  那麼,通過怎樣的有效途徑才能夠達成對於生命成長的關懷呢?

  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成長中的學生。我們從教學方式到課程開發,都以學生個體的自我設計、自主選擇為基本出發點,讓孩子學會成為自己人生航程中最優秀的舵手,這是我們對於生命最大程度的尊重——好的教育是一種精神的引領而不是束縛與桎梏。

  生命的成長需要體驗,經曆即成長。關懷生命成長,就不能夠把孩子封閉在狹隘的教室裏和校園裏,生命隻有在與他人、社會、世界萬物多維互動中,才能夠形成屬於自我的認知。教育不隻是教會學生學習知識技能,還必須在學生的人格養成上下功夫,我們努力搭建最好的體驗平台,讓體驗式的成長貫穿於學習始終,那麼學生終身發展的人格之“根”就能夠紮牢。這些年來,我們一直致力於“養根的教育”——養心育德,養根育能, 這是為學生一生的幸福奠基。

  教師與學生是教育活動中的統一體,他們都生活在教育的“生命場”中,要想獲得各自生命的全麵而和諧、自由而充分、獨特而創新的發展,必須依賴教育活動中兩個生命主體間的交往和互動、理解和支持,依賴對教育活動中兩個生命主體關注的對等性。我們不僅僅關心學生的成長,同時也關心教師的成長。所謂的教師成長,就是在教育空間內不斷發現新的生長點,從而有所開拓、有所建樹。教師的專業發展、職業幸福都需要學校優質文化的引領,需要學校對於教師專業發展的高度關注,需要學校將發展的平台搭建起來或者交給老師自主搭建。

  一所好的而學校要創造和諧環境,支持師生發展,我的“關懷生命成長”理念就是要堅持用愛喚醒愛,通過真誠實現溝通,送出欣賞得到卓越,給予信任獲取力量,給予寬容張揚個性的信念,的確,在這一理念實施的過程中,學校逐漸成為教師與學生生命成長的美好家園。

  二、致力於完整人的教育:關懷學生的生命成長

  一個完整的生命是健康的,他能夠獨立地麵對世界,並以積極的態度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時,能夠以關懷者的心態對待他人和社會。

  關懷生命成長,就是理解人,關懷人,發展人,讓關懷教育的信念落實到我們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之中。

  1、真實性學習的發生:從問題開始

  作為關懷者,我們實施的關懷教育拒絕強迫和灌輸,而是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意識,也就是獨立的人格和質疑的精神。鼓勵質疑——從教育的意義上看,教學應該是讓學生在探索中尋求自我成長的一個過程,也就是說,教育應該喚醒學生的潛在力量,促使他們從內部獲得自我意識,並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雅斯貝爾斯說:“教學活動中的讀、寫、算的學習並不是技能的獲得,而是以此參與精神生活,細心地把握其中的美,而不是外在的手的動作和理解運算。” 也就是說,隻有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才能夠成為真實性學習。

  基於以上認識,我們提出了質疑式學習的方略,其中,問題是學習的核心。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有問題,才會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隻有學生產生的問題才是課堂上需要解決的真問題——我們加強了對學生問題的研究,從“問題指向、問題成因、釋疑策略”三個方麵設計“問案”,三個年級循環設計修改,形成了完善的“問案庫”,使得“以問題為主線”的課堂教學更加有效。走進山大附中的課堂,你會發現孩子們善於結合自己的讀書和思考大膽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這是山大附中許多孩子都擁有的素養。

  2、從個體出發的選擇:我的學習我做主

  學生如果一直處於“被規劃、被成長”的狀況,他們往往會產生隔膜心理,甚至有可能拒絕接受這樣的教育,因為缺少主體的主動參與,很多看起來非常精致的教學都會產生負麵效應。

  課程的開發是我們這些年來一直探索與研究的教育領域。我們以國家課程的校本化與校本課程的開發為依托,努力讓課程具有更多的選擇性,以適應學生的成長需求。我們設置了人文社科類、自然科學類、科技創新類、學科拓展類、藝術修養類、生活實踐類、運動拓展類這七大門類六十多門選修課供學生選擇。

  具體到課程的設置上,選修課由老師們根據學生的需要、學校發展需要和自己的專長來開設,學生全員參與、自主選擇。 “走進考古”“ 數學史與批判性思維”“服飾之美”“探索與飛翔”“電影魅力”“我愛烘焙”“光與影”“法語”“手工作坊”“朦朧詩”“小水滴工作室”“建築民居研究”“動感少年舞蹈隊”“Football Club” “NBA俱樂部”…… 在孩子們眼裏,這些選修課充滿魅力。

  因為選修課的開設,周四和周五的下午成了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光之一。每到選修課即將開始的時候,我們校園內的宣傳海報、網絡視頻中的現場直播熱鬧非凡,歡呼雀躍的孩子以滿滿的熱情參與其中。並且因為每個人都是根據自己興趣進行選擇的,所以在學習中往往有特別的熱情與責任。

  給學生自我選擇的權利,這是對學生個體差異的尊重,也是對生命發展的敬畏。

  3、走進生命的深處——體驗式學習

  體驗,是一個健康成長的生命,在與外界的交流中獲取信息、獲取成長的必須要素。體驗的意義,意味著學生進入求知狀態,意味著個體生命與外界所進行的良性互動。體驗,是一個健康成長的生命需要在與外界的交流中獲取信息獲取成長的要素。在麵對新知識之時,體驗中的生命能夠積極做出反應,認識、思考、接納或者質疑;在新的環境下,體驗性學習還可以對真實生活進行深度觸和理解。在體驗中,人生的價值不斷得到確證。

  我們對於教學的要求就是:走進學生的心裏,進入學生的生命中。

  生物課本八年級上冊第一章內容是“綠色開花植物的一生”,可是對於生在城市、長在城市的學生,頭腦中缺乏實際的認識和感受。為了彌補教材在這一方麵的缺陷,學科老師在每年暑假前給初二學生布置特別的暑假作業------聆聽花開的聲音,讓學生自己種植一棵植物,用心照料它成長,親身經曆和親眼所見綠色開花植物的生長的全過程,使生活經驗和理論知識緊密結合在一起。

  為了使學生在學習科學的過程中感悟科學的魅力,我們的理綜學科開設了係列科學創新實驗課程,比如:運用塑造和減退技術,訓練倉鼠的識別漢字能力;可控、可見、節能的自動魚缸喂食器等等。

  “自行車之旅”是國內遊學的項目之一。每年國慶,在四處飄揚著五星紅旗的校園內,兩支全副裝備的學生隊伍蓄勢待發,他們即將迎來的是“自行車之旅”遊學活動。活動前,孩子們備足了功課,他們在學校“自行車之旅選修課”中,已經了解了泰山文化、大汶口黑陶文化、孔孟思想、黃河文化,豐富的文化學習與人文精神的積澱為孩子們的遊學活動增加了內涵。此外,還有國內遊學的多條線路,比如,有位同學則參加了《跟著課本遊江南》,他寫道:“學習魯迅筆下的百草園時,我的眼前一度浮現出一幅樹木叢生,蟲聲此起彼伏的畫麵……我才恍然大悟,童年的真情,能將一切平凡的事物升華。”

  山大附中把塑造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卓越人才作為培養目標,鼓勵學生到人類文明的不同文化環境中去探訪和體驗,學習非母語非本地的文化曆史傳統,數年來開辟了自己的國際遊學課程,其中包括:國際友好學校間互訪、孔子課堂、世界和平日四國視頻交流、澳中之橋、亞洲青少年論壇、中美合作課題研究、國際青少年科學博覽會等。這是一種深層次、高水平的互動交流。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成為山大附中孩子的獨有的情懷。

  教育就是引領學生把目光從窄小的教室裏轉移開來,投向遼闊的星空。

  4、責任與擔當——生命成長的鄭重宣言

  初中時期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節點,懂得感恩與責任會使得他們的生命更為飽滿和堅韌,隻有當個體的精神不斷完滿的時候,他們才能向象關懷者那樣與他人、社會、大自然等形成關懷關係。因此,我們設計了一係列成長、感恩與責任的德育活動課程。

  每年的四月份,我們都組織30公裏遠足活動。

  孩子們一早從學校出發,開始遙遠的征程。背包裏背著的是一天的水和食物,全部是負重前進,長長的隊伍穿過半個濟南城,從城市走向鄉村,從柏油馬路到塵土飛揚的田間小徑,曆時9個小時。在路上,體能不好的同學走得慢了,會有人過去陪在一邊,會有人默默接過他沉重的包,有人遞上一瓶水,但決不讓一位同學掉隊。這樣的隊伍暖意融融,每個孩子的心裏都有一個信念:“不拋棄、不放棄”, 不拋棄可能掉隊的同學,不放棄征服遠方的夢想。

  丈量這30公裏的,不僅僅是他們的雙腳,還有責任與擔當、愛心與互助——身體的磨礪與精神的成長同時在體驗中獲得。

  在2015年剛剛結束的遠足活動之後,一位全程參與這項活動的家長這樣對我說:“我們不在乎孩子多考或少考幾分,孩子能參加這樣的活動對今後的成長更為重要。”

  除此之外,我們還有 “泉城義工”、“愛泉護泉”、“義務植樹”、“隨父母工作一天體驗活動”,讓孩子跟隨父母一天,體驗父母的工作。有的同學這樣寫下了感受:“我不希望被人認為我們這一代人是被慣壞的一代,是不能吃苦的一代。我們要承擔將來,就要現在不斷的磨練自己。這一天的工作,我體會到了工作的辛苦,體會到了工作需要認真、需要責任、需要堅持”。麵對學校周邊交通擁堵的現狀,在老師指導下學生進行了實踐調查研究,並利用所學知識撰寫了調查報告,給交管部門提出了合理化建議,他們的建議得到了高度重視,並被采納。孩子們在體驗與實踐中得到鍛煉,同時又打開了視野,增強了社會責任感。

  5、讓靈魂變得豐美——以文化抹亮生命底色

  我們在教學中不斷滲透人文情懷的潤澤,讓孩子們更多地關注小我之外更廣大的世界。

  語文教研組的老師們開展了以建構《文化視野大課堂》為專題的課題研究。以漢語文化為背景,把語文課堂打造成一個足夠廣闊和自由的文化空間,通過言語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獨立的價值追求與文化意識,以母語內在的文化內涵為學生打造精神的底子,建構學生的文化生命。

  在山大附中語文教學中,我們堅持這樣的理念:用文化抹亮學生生命的底色,以文化奠基學生精彩的發展。我們堅持這樣的語文觀:對孩子進行抵達心靈的教育。我們追求培養這樣的學生:具有豐富美好的內心世界,較高的文化修養與品位,快樂、寬容、合作,有個性善思索,具備創新的思維,同樣具備批判精神的獨特個體。我們追求這樣的語文課堂:以“立言”來“立人”的文化視野的課堂。

  一種文化意識和文化情感自然而然地在學生心中沉澱下來,成為滋養其精神成長的養料。

  三、致力於幸福人生的創造:關懷教師的生命成長

  教師的生命質量,決定了一所學校的水平。關懷教師的生命成長,就是喚醒每位老師內心向上發展的潛在力,促使每個人從內部產生一種自動的力量,而不是外部施加壓力。

  我們致力於管理環境的優化,致力於彼此之間的有效溝通,致力於學校文化的塑造,致力於每個人內心發展需求的滿足。我深信,蘊藏在所有人的靈魂深處的價值實現感、自尊、自愛、自強心理與主動性、創造性將自然地傾瀉出來,學校、教師與學校將會得到共同發展。

  1、致力於以人文素養研修來提高教師生命質量

  教育是一項指向人心靈的事業。試想,如果教師心靈充滿了焦慮、浮躁,呈現淺薄甚至蒼白的狀態,又怎能培育出一顆顆美好、豐富、飽滿、滋潤的心靈呢?所以,一所學校的優劣,就要看老師的靈魂,看老師的境界,看老師生命的質量。

  教育技能的培訓提升的是老師們知識傳授的能力和技巧,但還不能觸及老師們心靈。為此我提出了“教師人文素養研修計劃”,通過人文素養的研修,培養有信仰、有領導力、有生活情調、有智慧的老師,最終提升教師的文化自覺力和教育自覺力。我相信,隻有教師自己不斷進行人生的修煉,他(她)才有可能對於教育產生一種深度的關懷。

  人文素養研修內容確定為四大課程板塊:哲學、文學、史學、藝術。通過專家講座、經典閱讀、觀看影視作品、人文考察、專題沙龍等多種途徑和方式學習、研修。我們邀請名家大師開設講座,推薦經典名著供教師閱讀。

  我們也鼓勵老師積極地參與學校的科研和管理,培養他們的主人翁意識。比如,實施“基於問題解決”的課題負責製,開展小課題研究。課題成果轉化實施“項目負責製”,引導教師彼此合作,相互支持,將課題成果轉化為教育教學實踐。

  2、致力於以差異評價的方式來促進教師生命成長

  教師與學生一樣存在許多個體差異,因此我們在認真分析每一位教師的現狀及其發展態勢的基礎上,幫助教師提升“長板”,克服“短板”,為教師的發展獻計獻策,為其提供適宜的發展平台。例如,有的教師有優秀的課堂授課素質,在外在形象、普通話、語言表達、組織能力等方麵具有較強的優勢,善於調動課堂氣氛,而且具有較強的教材處理能力,評價方案就引導這部分教師可以在做好常規工作的基礎上,逐步形成自己的課堂教學風格,走上一條充滿自信、富有課堂教學成就的道路,體現自己的價值。

  同樣,針對科研型教師、管理型教師等,也製定有相應的評價要求。這樣,通過研究教師發展的規律,製定適合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的評價方案,有效調動了教師的主動性、積極性,使他們各自的優勢得到了充分發揮。同時評價方案還突出過程性評價,每一部分又有詳細的過程性評價細則,這就通過評價引領教師把專業發展做到了細處、實處。

  3、致力於以民主管理來提高教師生命的境界

  教育是人與人精神相契合,是人與人之間形成對話和敞亮的關係,這種“關係”是人類曆史文化的核心。如果沒有民主,沒有充分的自由,對話無以展開,關係無以打通,交流便是空洞的存在。

  “最低限度的限製、最大程度的自由”是我們學校管理的特色。

  這一管理特色形成的前提,是我們對於教師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我們認為,教師都有積極謀求專業發展的需求,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期望把工作幹好,贏得領導、學生和家長的認可。要想更好地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使其不斷地進行心性的修煉,重要的不是強迫、管束,而是不斷改善學校的製度設計,給教師們的內在需求提供發展條件,創設溫和寧靜的文化氛圍。

  我們崇尚自主,實施底線管理,但是自主是有條件和前提的。“底線”也有其“剛性”的一麵。這些年我們一直致力於各種規範性管理製度的完善,從教師備課到作業批改,從教師的考核評價到教研活動,從總務管理到班主任管理等,我們都建立相應的管理製度。建立這些製度的目的在於:第一,突出育人為本,一切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第二,規範各個部門、組織和個人的行為,步調一致,首尾相顧,形成教育合力。而且,我們還把底線製度的設計放在各個部門、各教研組,由教師討論製定相關條目。這樣,製度對於教師來講就不再是限製,而是引導、解放。

  “最低限度的限製、最大程度的自由”“ 底線管理”“最小限製”等策略,就是遵循教師發展規律之舉,在彼此的尊重與信任中,使大家都有長足的進步。

  四、成果與展望

  我相信,教育是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教育的改變既需要熱情與衝動,更需要冷靜與理智。把關懷作為一種信仰,實施關懷教育,需要我們心懷夢想,執著追求,更需要我們科學設計,有序推進。

  的確,關懷教育理念的種子,使得附中這棵大樹越來越枝繁葉茂。它成為我們學校和教師創造與發展的不竭動力,僅僅最近兩年,我們的老師和學校就獲得了豐碩的成果。國家獎勵55人,省級獎勵114人,市級獎勵120人;在各類優質課評比中,獲得省級優質課評比獎勵的14人,市級28人;在國家省市重要刊物上發表文章23篇。同時,在我們的關懷教育理念和指導思想之下,學校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我校先後被評為中國特色教育示範基地、省級規範化學校、山東省素質教育先進單位、山東省教學示範學校、山東省教師教育先進集體、山東省電化教學示範校、山東省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基地、省級綠色學校、濟南市首批“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先進單位”、濟南市教學示範學校、濟南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

  我想,看得見的是榮譽,看不見的是理念、是信仰。由此我也堅定地相信,我們的教育理念是正確的,我們所走的是一條通往孩子幸福人生的教育之路。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前進路上,我們將把“關懷生命成長”作為師生共同麵臨的學習任務,繼續積累具有創新價值的實踐經驗,形成具有山大附中特色的“關懷教育”的校本道路,弘揚以“關懷生命的成長”為核心的校本精神,凝聚“關懷者”和“被關懷者”的校本力量,努力完成好立德樹人這一教育的根本任務。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內容推薦
熱點資訊
eol.cn簡介 | 聯係方式 | 網站聲明 | 京ICP證140769號 | 京ICP備12045350號 |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236號
版權所有 北京中教雙元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