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beplay2网页登录
上海基礎教育獲36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2015-07-01 15:53:00
上海教育新聞網
作者: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選被譽為“教學奧運會”。記者從6月30日由上海市教委舉行的媒體座談會上獲悉,在2014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獲獎項目中,上海市基礎教育領域獲得15項一等獎,21項二等獎。獲獎總量和比例在全國名列前茅,這36項教學成果涉及課程開發、教學改革、立德樹人、評價改革、教研機製、教師教育等各個領域,涵蓋幼兒教育、特殊教育、小學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各個學段,表明上海教學成果獎在基礎教育各領域“開花結果”。值得關注的是,在2014年國家級教學成果評選中,上海基層學校獲獎成果總計為25項,約占上海基礎教育領域總獲獎比例的70%,這從一個側麵反映出上海市近三十年課程改革的成績和教育實踐的紮實根基,而且也為上海市教育綜合改革的探索與實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獲獎成果涉及領域廣

  作為四年一次的“教學奧運會”,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是教學領域至高無上的榮譽,代表著教育實踐的智慧結晶。依據國務院發布的《教學成果獎條例》(國務院第151號令)規定,報經國務院批準,2014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獲獎項目中,上海市基礎教育領域獲得15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1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這些國家級教學成果,同時也在2013年上海市級教學成果獎(基礎教育)的評選中取得了佳績。

  上海基礎教育領域在此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36項成果中,涉及領域廣,體現了上海教學成果獎在各個領域都頗有建樹,尤其在課程開發、立德樹人和教學改革領域,成果數量更為明顯。同時這些教學成果涉及幼兒教育、特殊教育、小學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各個學段。

  上海市絕大部分教學成果都和上海市課程改革的過程緊密相連。從1988年上海啟動課程改革以來,始終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基本理念,在教育部的領導下,在上海市委和市政府的指導和關心下,在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和市課改委的直接領導下,上海市課程改革克服了一個個困難,不斷將上海的基礎教育推向新的發展水平。因此,教學成果不僅體現了上海市數十年如一日課程改革的成果,更體現了上海市各級各類教育機構和學校的教育實踐智慧和紮實根基。

  基層學校成為獲獎主力

  此次國家級教學成果中,上海基層學校獲獎成果總計為25項,約占上海基礎教育領域總獲獎比例的70%。這充分體現了上海經過數十年的課改,在基層學校層麵已經發生了靜悄悄的變革。

  很多具有影響力的學校教學成果,都是學校基於自身的文化曆史、學校特征等形成的具有學校特色的成果。譬如,複旦大學附屬中學用18年探索,確立了“培育具有中國心的現代文明人”的理念,形成了彰顯人文性特征的語文課程方案,編撰了《中國人》《中華根文化·中學生讀本》《中華古詩文閱讀》等17種校本教材——引導學生“閱讀‘中國人’,書寫‘中國人’”,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學生的情感與德性,卓有成效。據調查,複旦附中學子人均閱讀《論語》等經典15部以上,寫作“單元貫通”等10萬字;25%的同學開展專項研究。近10年獲得首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唯一大獎、首屆上海十大寫手最佳寫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等各類市級以上文科類競賽獎近700項。以興趣選擇專業的同學由10年前的20%上升到2013年的70%,自覺致力於研究中華文化的同學從10年前的5%上升到2013年的30%多;每屆都有一批優秀同學帶著傳播中華文化的願望到海外深造,有的還直接選擇海外大學的“漢學”專業。複旦附中雲紋課程新方案的探索同樣增強了教師探索語文教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除了參與編寫《中國人》等校本教材、每年都舉行上海市級“語文課堂教學主題研討”教研活動外,學校教師還在近10年出版了《魯迅散文精讀》等文學、文化讀本50多種,發表論文300餘篇,其中20餘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華東師範大學鬆江實驗中學在校園原創音樂劇的育人探索方麵已經堅持了近十年。學校提煉出校園原創音樂劇開發的五原則(貼近學生實際的選題、注重原創且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音樂、通過海選產生的演員、追求專業水平的排練、強調節約實用和自主創作的布景),實施的三策略(選拔和培養教師領軍人物、項目核心團隊建設和學校管理保障)和教學的六法(情感陶冶法、角色體驗法、榜樣模仿法、任務體驗法、實踐鍛煉法和教育說服法)。迄今為止,學校已向社會成功獻演了五部音樂劇(《美麗地平線》、《人生抒情海》、《與世博邂逅》、《中國少年說》與《鬆江印象記》),成為促進學生全麵發展的有效載體,實現了五部音樂劇從關注個體到關注個體社會化,再到關注社會責任化三個階段的教育目的攀升,一大批學生在參與過程中獲益匪淺,尤其是在道德情操、藝術欣賞、修養審美、潛能發揮乃至品格人格上產生了積極變化。校園原創音樂劇不僅找到了普通中學學生親身體驗、綜合體驗、高峰體驗的教育新載體,還探索了讓全體師生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新途徑。從劇本創作到詞曲譜寫,從舞蹈編排到舞美設計,從舞台表演到歌曲演唱,一詞一曲,一顰一笑,一招一式,師生在反複推敲、合作分享、情感共鳴和道德升華的過程中,實現了德智體美勞各育的內在統一。學生羅捷文(2010屆畢業生)動情地說:“當音樂劇最後謝幕時,觀眾投以讚許的目光、熱烈的掌聲,我感動了。人生何嚐不是如此?誰能永遠在社會這個大舞台上當主角?誰能避開沉沉浮浮,成成敗敗?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論是叱吒風雲的主角還是沉默寡言的配角,演好了,你就是成功者!”

  上海基礎教育領域在一線探索實踐中的顯著成效表明,隻有激發學校和教師自身改革的願望,才會促進課程和教育改革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校自身的發展,從而實現學生的成長。

  彰顯不斷探索的精神和力量

  一項優秀的教學成果應該是從促進學生發展的理念出發,立足於課程改革的要求,堅持全麵發展,提高教育質量。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的過程是艱辛和漫長的。一項有價值的教學成果形成,其過程也是要耐得住寂寞,忍受得了壓力的,在任何困難麵前都要堅定前行。一項有價值的教學成果,更加要秉承實事求是、科學嚴謹的態度持之以恒。

  據介紹,在上海市申報教育部的教學成果中,幾乎所有成果都經過至少4年的實踐檢驗,如果加上前期準備與局部試點,多數成果的研究周期超過10年。有些成果的實踐起點,更是可以追溯至改革開放之初。譬如,上海市向明中學關於創造教育課程群建設的探索與實踐已經堅持了30年之久。課程群包含3大模塊:核心模塊(含創造性思維、創造技法、自創性研究方法論和創造性人格培育4門必修課程)、創造研究與創意模塊(含7大類50門學校特色選修課程)、創造實踐活動模塊(以協會活動為主體,任務驅動為主要方式)。三大模塊各有側重,形成整體,推進了學校三類課程的健康發展,學生擁有了個性化的學習課表,創新素質明顯提升。

  學生存在個體差異,而課程標準內容與學習進度整齊劃一,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如何更好地滿足?麵對普通高中基礎學科教學中的難題,上海市育才中學堅持探索以“個性化學程”為核心的基礎學科課程重組和教學方式、組織形式的改革。依據課標,結合實際,將每門學科在內容與難度上化分為若幹不同層(類)、相對獨立又具內在邏輯的“模塊”,並將每學期劃分為與其相匹配的三個“學程”,每個學程學生能自主選擇若幹不同模塊,以內容、難度和進度的差異化組合,達成全體學生的個性選擇。由此,學生獲得了最適合“他”的課程,體驗不一樣的學習經曆,形成不一樣的知識結構,養成不一樣的思維方式,使學習因自主選擇變得更有意義。2010年學校還開發了課程管理數字化平台,使得每個學程近千張課表科學、有序地實施;開發了學習診療係統,使得過程性的個性化診斷、指導與評價即時發生;組建了學生發展指導中心,給予學生在學業成長、心理調適、生涯規劃等方麵的專業指導。2013年,育才中學專門委托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係對該校已進入高校的學生作了調研訪談,結果顯示:高中的個性化學程學習使學生具備了較強的自主規劃能力、反思調控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表現出比同齡人更適應大學學習,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怎麼去做。該成果還寫入教育部《中國高中階段教育發展報告》;成為蓋茨基金會教師成長與支持項目經典案例。

  高中教育是學生個性形成、自主發展的關鍵時期。由於各所學校存在較大的差異,為了學生的未來可持續發展,學校如何依據校情和生情“量身定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可選擇性的、立體的課程經曆和學習體驗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這是一道新課題。為此,上海市大同中學提出並實踐了“學校課程統整”的策略。學校在現有高中課程框架下,將三類課型八大學習領域的課程進行功能統整,重構課程總體方案,讓每一位學生通過不同的修習路徑達成適合本人未來發展的基礎。即:基礎必修課程,共同修習,實現學生全麵發展;選擇拓展的課程,按學習領域模塊式學習,發展學科學習的能力,實現學生學有所長;自主發展的課程,注重開放性學習與研究,實現學生個性特長的實踐與發展,達成知行合一。大同中學以學生為中心設計了“CIE”統整課程。“CIE”是Creativity(創造)、Innovation(創新)和Entrepreneurship(創業)的縮寫。“CIE”作為一門課程,是以培育學生創新素養為目標,以學生自主開發並參與的項目為驅動的跨學科統整的課程。課程以學生根據生活中的真實問題提出的項目為載體,如電視台運營、公園規劃、創意建築設計等,建立學科知識與現實生活實踐之間的橋梁,跨學科的設計將碎片化的分科學習融合在一起,讓學生經曆從創意到創造再到創業的全過程體驗。通過“學校課程統整”,學生統一課程學習的時間壓縮到60%左右,基本形成了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基礎和需求選擇不同的課程進行學習的局麵。“CIE”課程形成了近30個項目的課程群。近三年來,200多名學生選修了該課程,有50名學生的30個成果在各級各類科技創新類競賽中獲得等第獎。“CIE”課程思想已經逐漸滲透進了學校各類課程的教學。

  值得關注的是,正是很多單位在教育教學方麵長時間的堅持與不斷的深刻反思,豐富了內涵積澱,磨煉了研究品質,增強了應用深度,提升了實踐效果。絕大部分教學成果都是一批教育者數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得堅持的結果。因此,教學成果獎,重要的不僅僅是成果本身,更加重要的是這些成果背後所展現的精神。

  上海市教委基教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教學成果獎的結果真正的價值是要服務於教育實踐。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日益發展,測量統計技術的日益成熟,今天的教育正麵臨著一係列機遇與挑戰,課程改革已經進入了內涵發展階段,很多瓶頸問題需要攻堅克難。課程改革不僅僅是改革技術層麵的、外在的、“看得見摸得著”的,課程改革最難的是文化、思想等深層次的改革,還有對傳統習慣性思維的挑戰。因此,大力推進優秀成果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指導、引領、共享作用,激勵在改革中取得卓越成績的集體和個人,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研究,提高教育質量,推動教師專業化水平的發展,從而實現學生的發展,這是教學成果的終極價值所在。

  原標題:上海基礎教育獲36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