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beplay2网页登录
紀念錢學森歸國60周年座談會在上交大舉行
2015-10-16 11:32:00
上海教育新聞網
作者:

  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攜妻子蔣英和一雙幼小的兒女登上了“克利夫蘭總統號”,踏上了回國的旅途。1995年10月8日,錢學森終於輾轉踏上故土時感歎萬千:“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夠回到祖國的,今天,我終於回來了!”

  為紀念享譽海內外的傑出科學家和我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錢學森同誌歸國60周年,昨天(10月15日),由上海交通大學、光明日報社聯合主辦,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承辦的“愛國情報國誌強國夢——紀念錢學森歸國60周年座談會”暨“錢學森與當代中國科技”學術研討會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紀念和回顧人民科學家錢學森對中國國防科技、社會和經濟發展做出的傑出貢獻,學習和傳承他的愛國情懷與科學精神。

  60年前難忘拳拳歸國赤子情

  1955年,已經是加州理工學院戈達德講席教授和古根海姆噴氣推進中心主任的錢學森,突破重重阻礙回到祖國,麵對百廢待興的新中國建設事業,他始終把個人的事業選擇與國家強盛緊緊聯係在一起,積極投身到新中國的科技發展和國防科研事業中。他以過人的智慧和非凡的魄力擔負起中國導彈航天事業技術領導人的重任,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地建立了我國導彈航天事業,使新中國贏得了大國的戰略地位,也逐步發展成為舉世矚目的航天大國。

  1955年11月,錢學森在歸國後的第二個月就著手籌建中科院力學所,並開始培養科技人才。1956年2月,他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發展我國火箭、導彈、衛星科技。為1956—1967年我國第一個科技發展遠景規劃綱要擔任綜合總體組長,主持起草國家長期科技發展報告。1956年10月組建我國導彈、火箭、衛星研究院。他親自編寫教材,從培養青年學生做起。短短三年,我國第一枚火箭升空。1964年6月,地地導彈成功試驗。1965年1月,他主持製定《火箭技術八年(1965—1972)發展規劃》。1966年10月,導彈與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成功。1968年組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並擔任首任院長。1970年4月,第一顆人造衛星飛天。1971年後,應用、氣象、通信和定點衛星接連飛天。20世紀80年代洲際導彈、核潛艇、水下導彈發射、返回式衛星相繼成功,使中國在這方麵很快趕上美蘇先進科技國家。錢學森為新中國的國防科技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無可估量的卓越貢獻,先後獲得“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等榮譽。

  1987年錢學森在訪問英國時,曾這樣向當地的中國留學生解釋自己選擇歸國的原因:“有人問我,為什麼要回國,道理其實很簡單,鴉片戰爭近百年來,國人強國夢不息,抗爭不斷,革命先烈為了興邦、為了炎黃子孫的強國夢,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個人作為炎黃子孫的一員,隻能追隨先烈的足跡,在千萬艱難中,探索追求,永不放棄。”

  60年前,正是胸中那滿腔的民族複興理想和赤誠愛國情懷,給予了錢學森無窮的動力,讓他回到祖國,並取得了常人難以企及的成就。60年後的今天,這種精神也依然激勵和鼓舞著後來人,為國家強盛和民族複興而奮進。

  60年後思想遺產深刻影響中國

  錢學森一生追求真理,開拓進取,篤學不倦,為中國及世界科學技術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的研究領域十分廣泛,學術思想博大精深。他不僅讓中國的火箭、導彈、衛星上天,更提出現代科學新體係;他創建了係統科學,提出係統科學思想方法,從定性到定量的綜合集成方法,成為當代人類認識複雜世界的新工具,晚年的他更在社會科學、思維科學、地理科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等學術領域不懈探索耕耘,提出的諸多新觀點、新思想、新理論,時至今日依然在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的科技、社會和經濟發展。15日下午,各界專家們在“錢學森與當代中國科技”研討會上,以自己的親身經曆和研究感悟,暢談錢學森同誌歸國後的曆史貢獻和深遠影響。

  歸國首建管理科學研究機構成為中國係統工程開創者

  有學者指出,作為中國引入西方管理科學方法的先行者,錢學森創建了我國早期管理科學研究機構。1954年,錢學森的《工程控製論》在美國出版,第一次提出在工程設計和實驗中能夠直接應用的關於受控工程係統的理論、概念和方法。1955年9月,錢學森在回國的輪船上結識了許國誌先生,他們在討論新興學科運籌學的時候,認識到運籌學在組織管理中將會發揮重要的作用,隨後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成立了我國第一個運籌學研究室。20世紀50年代後期到70年代中期,他探索並建立了組織管理現代大規模科學試驗的航天係統工程;從70年代後期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係統工程和係統科學等一係列最新的現代管理科學方法。

  20世紀70年代後期,經過長期的實踐和醞釀,錢學森提出了係統工程和係統管理思想,他把係統工程與運籌學、控製論與管理科學等統一了起來,認為這都是組織管理的技術,並將其統一命名為係統工程,成為中國係統科學和係統工程的開創者。多年來,係統工程在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和管理中大有作為、成績斐然。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在錢老係統工程理論指導下,我國的係統工程專家在人口係統研究、農業係統工程、宏觀經濟和產業結構研究、中國能源與水資源問題研究、人才和教育規劃、區域發展戰略、軍事係統工程、政策係統分析等領域運用係統科學理論開展實踐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沙草”理論發展中國西部“綠色經濟”

  1984年錢學森就從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戰略高度,結合人類社會有史以來推動社會變革的科技發展規律指出,21世紀將出現以農業型的知識密集產業為主要特征的第六次產業革命。知識密集型產業,就是把所有的科學技術都用在生產上,靠高度的科學技術的生產。錢老將其界定為農、林、草、海、沙五業。

  有專家在會上係統總結了錢老沙產業草產業理論對於我國西部開發所帶來的福音。三十年來,中國西部沙區人民在錢老沙產業、草產業理論的指導下,走過了漫漫征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創建了“綠化、轉化、產業化”“三化互動”,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三效統一”的沙產業、草產業體係。變沙為寶,變害為利,變失為得,不但使沙區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而且使西部的生態得以恢複。中國西部沙產業、草產業所走過的曲折道路用鐵一般的事實印證了錢老理論的正確性、科學性。

  2008年,僅內蒙古的沙產業、草產業總產值就高達3000億元人民幣。甘肅、寧夏以錢老沙產業、草產業理論為指導,開創了“多采光,少用水,新技術,高效益”的沙產業技術路線,並於2010年5月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納入2010年綠色經濟報告,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世界社會形態”論預言世界發展基本模型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領域,錢學森創造性的提出了“世界社會形態”論,認為當今世界雖以和平、發展為主流,但世界的科技競爭、智力競爭、人才競爭以及能源危機日益尖銳、複雜;經濟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我們“現在和今後的市場經濟是世界市場經濟”,而經濟一體化以及信息社會的到來,則必然要求“世界社會形態”的出現。有研究者在會上表示,錢學森同誌的這些理論思維創新、戰略思維創新,是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曆史唯物主義科學世界觀的新發展必將引起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革命,從而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潛在理論力量。

  和錢學森在我國航天事業的成就相比,他的這些學術成就絲毫不顯遜色,並對我國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中國海外高層次人才的歸國典範

  60年前,錢學森在離開美國時曾說:“今後我將竭盡努力,和中國人民一道建設自己的國家,使我的同胞能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這是他對祖國和人民鄭重許下的承諾,也是他畢生為之奮鬥的人生理想。建國之初,正是在錢學森為代表的一大批愛國知識分子的精神感召下,一批又一批的海外留學人員先後回到祖國懷抱,參與到各個時期的科學研究和社會經濟建設,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作出了積極貢獻。

  作為中國海外高層次人才歸國效力的突出典範,錢學森在國家百廢待興之際,以滿腔熱忱毅然回國,以他一生的奮鬥為國家和民族貢獻了自己的全部智慧,並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思想遺產。60年後的今天,偉大的祖國正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向前邁進,在國家大力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背景下,我們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宏偉目標,我們也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正如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長張文斌在當天上午的紀念座談會中講話中所提出的,希望錢老的感人事跡和光輝成就能夠感召中國廣大的高層次人才和海歸人才也能夠以他為榜樣,把愛國之情、強國之誌、報國之行統一起來,把自己的夢想融入人民實現中國夢的壯闊奮鬥之中,奮勇拚搏、勇往直前;堅持勇攀高峰的銳氣,努力創造出一流業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貢獻出自己應有的力量。

  原標題:紀念錢學森歸國60周年座談會交大舉行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中國教育報 2018-08-23 09:08
SRC-1477265302 2017-01-13 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