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是民族複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建設教育強國,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必然。作為與人民生命健康、整體國民素質緊密相關的重要領域,中醫藥事業的高質量發展作用日益凸顯,對優秀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當前,我國中醫藥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雖已取得了長足進步,但總體看來依然存在很大不足,尤其是缺乏具有引領力、影響力的領軍人才。
為加快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中醫藥人才,醫學院校必須心懷“國之大者”、聚焦“一流目標”,跑出“雙一流”建設發展的加速度。
完善機製優化布局,推進一流原始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要強盛、要複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
為此,廣大醫學院校應以學科布局為龍頭、治理效能為保障、創新項目為抓手,按照“強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要求,有力推進一流原始創新。
製度為“本”,築牢根本。為解決中醫藥人才培養長期受學科分割影響的不足,可創新實施“大學科製”,在一級學科層麵建設“大平台”,設置學術委員會,統籌規劃管理,協調跨學院、跨學科建設任務,打造優勢特色學科集群。為在中醫藥基礎研究、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和轉化應用方麵實現從0到1的突破,可圍繞中醫藥發展關鍵科學問題和各院校自身優勢基礎,探索“揭榜掛帥製”,遴選團隊協同攻關;試點實施學院內部治理體係優化,圍繞學科設係,把係建成學院的實體治理單元,探索以學科為龍頭的教學、科研、人才隊伍建設一體化發展。
布局為“領”,前瞻指引。應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凝練方向為重點,以隊伍建設為根本,以平台建設為基礎,以創新突破為靈魂,以提升內涵為主線,統籌推進學科建設。通過學科分層分類建設,不斷擴大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學科等主幹學科的引領優勢,大力推進相關交叉學科建設,引導支撐學科特色發展,聚力打造主幹學科世界一流、支撐學科特色鮮明、新興交叉學科活躍強勁,層次清晰、和諧共生的學科生態體係。
項目為“要”,落地見效。應聚焦國家戰略和行業發展需求,集成學科優勢資源開展有組織科研,以項目帶動高水平科技成果的產出。針對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等疾病,發揮中醫藥優勢,多學科交叉融合實現診療技術突破。聚焦中藥新藥研發工藝、質量標準的關鍵技術瓶頸,構建以臨床為導向、全過程質量控製的中藥新藥研發體係,實現中藥創新藥臨床批件突破。
立德樹人鑄魂育人,培養一流拔尖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一流大學,關鍵是要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為此,廣大醫學院校應堅持立德樹人、學科特色和交叉融合,探索多學科交叉高層次複合型人才培養新模式,引導學生聽黨話、跟黨走,紮根人民、奉獻國家,打出一流人才培養組合拳。
“五育”並舉德為先,“三全”育人一盤棋。要切實構建“五育”並舉的育人體係,“三全”聯動培養拔尖創新人才,以“大思政”為統領,創建“三全”聯動管理體係,全周期一體化推進“五育”並舉的製度、平台、方案和課程建設。
人才培養全鏈條,服務需求全方位。探索實行“中醫+”與“+中醫”模式,培養具有交叉學科背景的臨床醫生和醫學類科學家。秉承“一貫製”培養理念和中醫“師承”傳統,采取多院校聯合的“分階段”“模塊製”“雙導師製”培養模式,培養中西融會貫通、優勢互補的中西醫臨床醫學家。探索實施導師製、學分製、書院製,小班化、個性化、國際化育人模式,培養具有紮實中醫藥功底、掌握先進科學技術的國際化、高水平中藥學拔尖創新人才。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造福百姓,培養家國情懷濃厚、專業理論紮實、臨床本領過硬的中醫藥高層次臨床人才。
多措並舉智慧化,多元融合強協同。堅持數據賦能、科技賦能,推動“中醫藥+”智慧化、協同化、融合式教育變革,聚焦“學生-教師-管理者-質量監控”四類主體人群,構建新型數字化教育模式。例如,可建設模擬醫院、中醫診斷虛擬仿真實訓教學係統、中醫基礎理論課程群綜合實訓平台等智慧化、數字化實訓場地,實時共享優質臨床教學資源,虛實結合開展自主學習和實踐,精準教學,因材施教,將規模化和個性化學習相統一,實現理論學習和實踐練習高效循環迭代。
師德為先引育並舉,建設一流師資隊伍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教師是大學建設的主要參與者,教師隊伍水平不僅影響著大學科研建設的核心競爭力,對人才培養質量同樣起著關鍵作用。
為此,廣大醫學院校應以係統思維和戰略思維打造充滿活力的人才生態體係,全方位打造一流師資,推進院士國醫等“大先生”領銜的戰略科學家的梯隊建設。
師德引領,培養“全覆蓋”。要堅持“四有”標準,製定專項方案,嚴守師德師風第一標準,關愛教師身心健康,建立名師工作坊,開展針對性實效性強的教師培育項目。
精準引育,暢通“全鏈條”。堅持分層分類、全過程、全方位,成長平台成體係、有銜接,為各類型、各階段人才成長搭台子、架梯子。暢通“博士後-優秀青年人才-高層次領軍人才-戰略科學家”成長全鏈條,建立健全引育並舉、專兼結合的人才引育體係。針對性培育優秀青年科技人才、教學名師、名醫三類人才,助力青年人才個性化發展。實施國家級人才精準培育計劃、學科後備帶頭人培育計劃,按照學術帶頭人、學術骨幹、青年教師分層次設置教師崗年度招聘崗位,根據崗位性質按需引進,科學有序做好戰略人才儲備。
特色引導,評價“多元化”。堅持以“多元”破“五唯”,在職稱評審中建立多元學術評價指標體係和中醫藥特色的評價體係,構建“必備-可選”條件轉換通道,允許用促進學校和學科發展的高水平成果替代部分必備條件;建立適合傳統中醫藥理論研究人才和中醫臨床人才的特色評價通道,在本領域開展基礎或臨床創新性研究並作出突出貢獻、得到同領域權威專家廣泛認可的中醫藥文獻研究教師、臨床一線醫務人員,可直接聘任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設立潛心教學優秀教師獎、最具影響力學術成果獎等獎項,以年度績效獎勵為杠杆,激發教職工隊伍創新活力。
從容自信開放合作,彰顯一流服務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有獨特的曆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不能跟在別人後麵依樣畫葫蘆,簡單以國外大學作為標準和模式,而是要紮根中國大地,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
為此,醫學院校應把紮根中國與融通中外相結合,堅持知中國、服務中國,高品質回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需求,堅持國際可比的標準,統籌發展與安全,深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合作。
切實服務健康中國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各院校應積極適應區域協同發展要求,與所在地區及相關地區共建基層中醫院、臨床醫學院,逐步形成“多線發力、輻射四方”的戰略布局。
積極推進中國話語體係建設和中國式現代化治理。各院校應立足自身特色,成立以中醫藥為主要研究內容的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中心,開展“中醫藥與中華文明”等專項研究,集聚校內外優質智力資源,積極服務各級政府決策。
提升國際合作水平和學術話語權。各院校應發揮領頭雁作用,牽頭成立或聯合建設國際中醫教育聯盟、醫學大學聯盟等國際學術共同體,促進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融合發展,打造醫學人才培養、科研和醫療服務合作典範。
(作者:王瑤琪,係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