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beplay2网页登录
袁振國:創新學術建製 促進一流學科建設
2022-08-09 15:33
中國高教研究
作者:

  摘 要:學科是大學學術建製的基礎,學術建製是學科發展的外在製度環境。曆史上,隨著大學功能的不斷拓展,大學學術建製也在不斷豐富,總體上兩者是相匹配的。但是隨著近幾十年來學科發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新特點,傳統的學術建製已經不能適應學科發展的新趨勢、新要求,甚至成為學科發展的阻力。創新學術建製是加快一流學科建設的急迫要求。構建矩陣式學術組織構架,下放權力增強綜合研究機構的自主性和靈活性,改革評價製度強化學科建設的貢獻導向、創新導向和不可替代性,建立市場競爭機製激勵綜合交叉研究機構增強吸引力和應變能力,以此帶動整個學術製度的創新。

  關鍵詞:學術建製;學科發展;一流學科建設

  2022年1月,教育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深入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若幹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建設高校和建設學科要胸懷“兩個大局”,心係“國之大者”,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全力推進“雙一流”高質量建設,在解決中國問題、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創造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新模式,提出了“依據國家需求分類支持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淡化身份色彩,強特色、創一流”的要求。這一要求反映了學科建設的新形勢、新趨勢和新挑戰,表明高質量高等教育正在從關注按學校分層分類的整體性建設向聚焦和優化學科建設的方向轉變。

  學科發展是衡量大學辦學質量的重要指標,是大學的核心競爭力。關於聚焦學科建設近年來教育部已經出台了多項政策,學界亦有很多文章討論,特別是關於新理科、新工科、新文科、新醫科、新農科的建設,政策和討論的重點是學科的交叉、學科布局的調整、學科內涵的深化、學科內容的創新等,但是對學科建設的外部條件特別是其製度環境關注並不多。而在筆者看來,當前學科建設的製度環境比如學術建製的滯後,已成為製約學科建設特別是打造一流學科的關鍵因素,創新學術建製對建設一流學科具有曆史性意義。

  一、學術建製的含義和發展脈絡

  建製通常是指機構或者團體內的編製和係統。每一個係統都有自己的建製,比如軍隊,其建製以軍種、兵種為基礎,由班、排、連以及更高機構構成。政府機關以綜合功能部門如規劃、財政、人事,和具體功能部門如經濟、民生、文化、教育等部門為基礎,由科、處、局以及更高機構組成。建製與其功能相匹配則順,成為事業發展的保障,建製與其功能不相匹配則會對事業的發展造成阻礙。學術建製主要存在於大學,學術建製的基礎是學科,組織機構是學係、學院、學部。這一建製幾百年來比較穩定,總體上保證了大學的人才培養和學術賡續發展。

  學術建製的形成有一個曆史過程。世界大學的發展主要經曆了三個大的階段,學術建製也相應變化。大學功能和學術建製變化的內在邏輯是從傳授知識向創新知識、轉化知識的拓展。第一階段是早期歐洲大學的建立,從意大利到法國、英國,此時大學的功能主要是人才培養,機構和管理以傳道、授業為線索,學術建製相對單一。第二階段起源於德國柏林大學的建立,大學不再滿足於培養人才,而且承擔起科研使命、從事科研活動,並且科研活動的重要性和比重不斷提高。這個時期大學的學術建製發生了變化,在傳統的人才培養建製基礎上生長出科學研究係統,包括研究性機構、學術共同體、學術規範、學術刊物等的建設。第三階段起於美國《贈地法案》之後新建的大學,如康奈爾大學、威斯康星大學等。這些學校強調為當地經濟發展服務,社會服務成為大學的第三種功能,其機構設置、組織功能也有了相應增加,增強了人才培養的應用性、綜合性,增強了學術與社會實踐需要的聯係,其學術建製的綜合性、靈活性得以加強。總體來看,三個階段大學的學術建製與大學功能相對匹配。

  二、學科發展對現有學術建製的挑戰

  近50年來特別是近20年來,學科發展發生了重大變化,呈現出重要的發展新特征、新趨勢。

  (一)學科發展的動力從主要來自學科分化轉變為來自學科綜合

  在很長的時間裏,科學的發展以學科分化為重要表征,學科分化促進了科學的不斷深化和發展,從最初的哲學分化成科學和哲學,再分化出醫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學科,每一個學科又分化出更多分支。到18世紀末,學科分化達到頂峰,人類進入科學時代。到了20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特別是近二、三十年來,學科發展呈現出綜合化趨勢,在分化基礎上進行學科的交叉、融合。今天,學科綜合已經成為推動科學發展的主要動力。科學發展不再以物理、化學、生物等單一學科的發展為龍頭,而是以學科的綜合性發展為龍頭,如材料科學、能源科學、生命科學、環境科學、航天航空科學、計算機科學等,這些綜合學科的發展帶動了所有分支學科的整體發展,成為學科發展的主要動力。

  (二)理論和應用的界限逐漸淡化、從分離走向融合

  近幾十年來,科學知識增長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從理論發明到技術轉化再到產品生產的時間越來越短,理論發明與應用轉化的界限逐漸淡化。1964年伊萊金茲伯格在《技術與社會變革》中第一次深刻揭示了這一現象。以物理學上的理論發展與應用之間的間隔時間為例,攝影術從理論到應用用了112年(1727—1839年),而太陽電池從理論到應用到時間隻用了2年(1953—1955年)。傳統大學隻注重基礎研究,不重視甚至瞧不起應用研究的現象發生了深刻變化。現在,隨著理論轉化為技術、轉化為產品的時間越來越短,社會期望大學不僅是科學的動力站,而且是技術轉化的動力站。為滿足社會需求,大學越來越注重理論與應用研究相結合,理論學科與應用學科相融合,理論、技術、應用一體化正成為大學的新理念和新範式。

  (三)學科從以傳承知識為重心轉變為以創新知識為重心

  當今世界,國際競爭日益激烈,創新成為推動科學進步最重要的動力。大學作為現代社會發展的動力源,再也不能按部就班、按照自己的邏輯穩步發展,而是要進入國家主戰場,服務國家大戰略,越來越注重創新。可以說,創新成為大學的第一使命,成為代表大學水平的最重要標誌。繼承和創新在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上都有著根本的不同,其團隊組織和工作機製也大相徑庭。

  學科發展的這些變化,對現有學術建製提出了極大挑戰,或者說,傳統的學科建製已經不能滿足學科發展的新態勢新要求了。

  三、創新學術建製的戰略選擇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學製度的改革也不斷深化,特別是招生分配製度、人事製度、財務製度等都發生了巨大變革。與其相比,大學的學術建製雖然也有變革,但總的說來變化不大,表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慣性,存在明顯的“路徑依賴”。大學學術建製是以學科為基礎的,組織機構最初是以“係”為主體。我國大學先是主要學習德國和蘇聯,以一級學科甚至以二級學科為基礎建設“係”。“係”的專業性很強,強調術業有專攻,係與係之間的交流很少,甚至壁壘森嚴。後來逐漸轉建“學院”,改革開放後,“係”這種高度分化的組織機構不再能滿足交叉性、綜合性人才培養和學科發展的需要,我國大學轉而借鑒美國的“學院”製度。美國“學院”是在多個學科甚至學科群的基礎上建設而成的,一個“學院”下麵有很多係,增加了學科與學科之間的交流機會,學科交叉的理念容易被接受。近幾年組建“學部”又成為一種潮流。隨著學科的不斷發展,學院已經不足以為其提供良好的組織保障,“學部”應運而生。學部組織機構的增多雖然有多種因素,但學科的交叉融合是重要的動力之一。2021年,我國新設置了“交叉學科”,學科門類從原來的13大類增加到14大類,意在強調學科的交叉和融合,這是從國家層麵對學科發展新要求的重大回應。當然,學科交叉和交叉學科不是一個概念,不能把學科交叉理解為交叉學科,用傳統的學科建設思維來實現學科的交叉統合。學科交叉是一種思想,是一種學術發展新趨勢,需要有新的組織形態做依托。現在的學科發展有兩個最基本的核心概念:綜合化和一體化。綜合化強調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一體化強調基礎理論、技術創新和產品應用的一體化。怎麼適應這種變化要求,怎麼創新大學的學術建製,是一個緊迫的問題。

  (一)建立矩陣式學術組織結構

  《意見》提出:“強化大團隊、大平台、大項目的科研優勢轉化為育人資源和育人優勢,為高水平科研創新培養高水平複合型人才。”“推動學科交叉融合。以問題為中心,建立交叉學科發展引導機製,搭建交叉學科的國家級平台。”希望以跨學科高水平團隊為依托,以國家科技創新基地、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支撐,加強資源供給和政策支持,建設交叉學科發展第一方陣。創新交叉融合機製,打破學科專業壁壘,促進自然科學之間、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之間交叉融合。這些要求既反映了高水平學科建設的要求,指明了學科建設的新方向,同時也揭示了現有學科建設組織的局限性和對學科取得突破性發展的製約。為了突破現有組織形態,既保持學科發展的穩定性,又有利於學科交叉融合、開展大協作,探索矩陣結構學科建設的新形態很有必要。所謂矩陣結構就是以傳統學科框架為矩、以學科交叉機構為陣構建矩陣式組織構架。當前大學的學部、學院、學係和傳統學科在邏輯上是一致的,有一個學科就有一個學係,有一個學科就有一個學院。編製、績效、晉升、待遇等都歸屬於以學科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單位,這種建製有利於已經形成的學科發展,但不利於知識的交叉融合和人員協作,為此需要建立一種新的組織結構,促進不同學科的人員和機構相融合。世界很多大學通過學院製來反映傳統學科的慣性要求,通過研究中心(或其他名稱)來反映新興交叉的需要。大學的學院數量並不太多,一些規模比較大的大學至今也隻有七八個學院。但學院以外有很多研究所、研究中心(或其他名稱),這些機構以解決問題為導向,不受既有學科劃分的束縛,這些機構的興衰變化非常快,隨著問題的解決而變化。如果比較一下10年前、20年前、30年前、40年前的學院和研究機構就會發現,學院上百年來沒有什麼大的變化,但研究中心、研究所、研究實驗室卻變化非常大,每10年會有一個大變化,由此形成一個相對穩定又能適應快速變化的組織結構,即院係製度和學科多重交叉研究中心並行不悖的矩陣結構。而我國的大學大都有30個、40個甚至更多的學院,越分越細,資源越來越分散,為應對學科交叉需要而組建的中心、實驗室等,也由於為了獲得處級級別(沒有一定的級別就得不到資源分配和使用權力),而轉化為與學院功能相同的機構,失去了原有的價值和活力。所以矩陣結構不僅是一種組織形態,還必須有相應的機製保障,免得研究中心平台淪落為二流學院。

  (二)下放權力

  《意見》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不拘泥於一級學科,允許部分高校按領域和方向開展學科建設。選擇若幹高水平大學,全麵賦予自主設置建設學科、評價周期等權限,鼓勵探索辦學新模式。”上級行政部門對學校是這樣,大學校內的機構建設同樣需要下放權力,形成與綜合性、交叉融合相適應的責權利權力關係。研究中心的管理和學院的管理必須有所不同,學院的管理相對穩定,研究中心的管理相對靈活。為了激發研究中心的活力,學校需要對其下放人權、財權、物權、評價權、績效考核權、職稱評定權等。學校對研究中心進行總體包幹,研究中心根據其需要進行人財物的分配和績效考核。遺憾的是,由於現在大學的很多研究中心、研究所、研究實驗室是按照係、院、學部的管理方式進行管理的,很多在相當程度上淪為一個二流院係,其優勢沒有得到體現。所以,學校可以探索對研究中心等機構實行總體包幹,賦予其足夠的自主權,同時加強監管,讓其在市場競爭、學科建設、科學研究的競爭中自主發展,優勝劣汰。

  (三)改革評價製度

  《意見》要求:“優化團隊遴選機製,健全基於貢獻的科研團隊評價機製,大力推進科研組織模式創新。”目前大學評價主要還是強調論文、項目、獎項、專著、課時量等指標,在傳統的建製中,這種評價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是,對於靈活的、流動的研究組織而言,它可能成為一種障礙。那麼,研究組織應該如何進行評價呢?《意見》提出“優化動態調整機製。以需求為導向、以學科為基礎、以質量為條件、以競爭為機製,立足長期重點建設,對建設高校和學科總量控製、動態調整,減少遴選和評價工作對高校建設的影響,引導高校著眼長遠發展、聚焦內涵建設。”大學評價改革的核心是考察其貢獻度、創造性和不可替代性。貢獻度主要是看對知識增長、人才培養、經濟增值等的實際成效,創造性包括事實的發現、思想的創新、方法的創新、技術的突破、流程的改善、工具的發明等,不可替代性則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這些理應在交叉性研究機構中率先體現,這樣才能彰顯其優勢特色並起到範導作用。

  (四)建立市場機製

  在新型的矩陣組織結構中,每個人的貢獻、每個人的能力在團隊工作中如何得到相應的認可和回報,是需要努力回答的問題。現在,無論是學係、學院還是學部,主要通過工作數量來衡量教師的工作績效,表現為數“數字”。某位教師在工作中投入多不多,能力強不強,貢獻大不大,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雖然大家心裏非常清楚,但沒有辦法對其進行相應的獎懲。能力強,貢獻大,也難以得到足夠的認可和獎勵。反之亦然。有鑒於此,學術機構有必要引進市場機製,運用好“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的杠杆。現在許多綜合性學術機構不固定編製,這可能是一個困難,也可能是一個機會,可以根據工作需要,根據崗位職責和任職條件,從不同學科、不同院係、不同學校甚至不同國家聘請合適的研究人員。經過科學的選拔,把那些有能力、適配度高的人才吸引過來。他們因為擁有較高的人力資本理應獲得較高的待遇。但現有大學製度規定使得這樣的目標難以實現,比如一個人不可以領取兩份工資,研究機構由此陷入一個死循環,原本根據學生發展需要、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建立起來的新型組織機構,很快變成一種雷同、平庸的研究機構,因為學者在工作中感覺不到主體性和歸屬感,他的績效由原來的單位考核,他的升遷和報酬與研究中心關係不大,在研究中心投入精力再多,貢獻再大,也得不到相應的認可和回報,並且還有可能影響到他在原來所屬單位的考核和績效。所以,在以創新為導向的學術機構裏,為了更好地促進研究人員形成主人翁責任感,發揮其主動性和積極性,需要強化市場機製,使得資源分配的效益更高,個人的貢獻與回報更匹配,學科發展更順利。同時,促進不同人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優勢互補,形成新的學術團體和新的學術價值觀。

  這樣一種學術建製的改革,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無法回避的需要。現在很多大學都在探索,也有很多成功的經驗。相信當越來越多的學者、管理者關注這個問題、思考這個問題,把各個學校的經驗經過總結形成指導思想時,一流學科建設定將更加靈活、更加順利、更具成效。

  【袁振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四屆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

  原文刊載於《中國高教研究》2022年第8期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上海交通大學 2021-07-16 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