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位家長讓孩子愛上作業的經驗介紹,各位家長不妨參考一下:
1、放學回來先吃水果
孩子學習了一下午,大腦累了,肚子也餓了。先讓孩子邊吃水果邊休息。水果裏有果糖,吃了後很快就變成葡萄糖,即血糖。大腦神經細胞工作時需要的能量是葡萄糖,還有氧,氧在呼吸時就可以獲得。人體2/3的葡萄糖都是供應給神經係統的。也就是孩子大腦工作了一下午,他身體的葡萄糖消耗的差不多了,要及時補充。孩子休息15~20鍾,大腦有了能量,然後就可以做作業了。
2、在晚飯前做作業
作業在晚飯後進行,對孩子的作業效率是不利的。人人都有這樣感覺:在飽餐一頓後,人就懶洋洋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吃到胃裏的食物,需要消化,消化需要血液。這時渾身大部分的血液都流到胃部來加工剛剛吃進的大量食物。這樣一來,流向大腦裏的血液也就減少了。這時,大腦處於供血不足的狀態。特別是食量大而又吃大魚大肉的孩子更遭。如果在這個時候做作業孩子不情願,孩子的注意力也不集中,大腦效率也低。因此,我提倡孩子作業在晚飯前進行。晚飯什麼時候吃,家長是可以控製的。最好在孩子看動畫片的時候,家長做飯。如果做作業的時候做飯,孩子聽到嗅到媽媽在做飯,食欲就上來了。如果做不到晚飯前做作業,就要在吃晚飯後多休息一會再做作業。
3、在好事前做作業
每個孩子都有他最喜歡的一項業餘活動。或看動畫片,或遊戲,或體育活動。比如,你的孩子最喜歡看動畫片,可以看,但必須做完作業以後看。如果以前沒有這樣的習慣,家長可以和孩子重新達成協議。假設動畫片是在6點播,孩子就要在5點開始做作業。達成協議後,寫在紙上,母子簽上字,貼在門上。孩子每天遵守協議雷打不動。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原來,孩子做作業是非常辛苦的,大腦非常疲勞。有時孩子要抵抗很多不利的因素才能完成作業。在做完一件疲勞的事情,然後再讓他做他最喜歡的事情,就等於給他一個安慰,一個獎賞。孩子作業能和快樂連接起來,孩子就願意學習,也容易形成習慣,否則相反。
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況:孩子放學回來,找吃的,然後看電視,然後打遊戲,接著和大人吃飯,磨蹭一會,又洗澡,到了快要睡覺的時候,作業還沒有做。也就是,你的孩子把你家的所有能享受的都享受完了,才不得不做作業。這時孩子前邊沒有什麼好事等著他了,他也就沒有了做作業的勁頭了。由於過晚過多的作業,耽誤了睡覺,孩子的生活就會進入惡性循環。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