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擇校,到底為的是什麼?擇校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就意味著要花費精力、時間、金錢,但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為孩子的小升初擇校呢?
近期在家長論壇,眾多小升初家長針對這個話題進行了討論。一起來看看大家的觀點吧。
家長:
孩子上小學,作業不算多,如果回家除了吃飯不做其他,一般八點之前可以完成,可是他們班有孩子到晩上十一點都做不完,家長在群裏發牢騷,被老師斥責,說有什麼話為什麼不能私下說。
孩子後來上奧數班,周圍都是優秀孩子,他壓力徒增,考試也掉到奧數班中遊,語文短板明顯凸顯。分班考試,他可以進一班,多番思量,選了二班。
可以看出,孩子能力是有差異的,無論是智力方麵,還是意誌方麵。這種差異通過高壓狀態能改進嗎?我持悲觀態度。
上衝刺班去學校請假,校長對此表示了反對。她說你們這樣壓榨孩子,孩子始終在高壓態勢下,一個月兩個月半年可以堅持下來,6年呢?
我現在的想法是,孩子考上好學校就上,考上後比較輕鬆就上,如果非常累,不如不上。這個世界,總有需要在路邊鼓掌的人。人家孩子兩個小時可以完成的作業,自己孩子要五個小時,有什麼意義呢?時間精力全被擠占了。想想前段時間作業做到晩上十一點自殺的那個孩子,真是心痛。
大家對此有何高見?
家長:
想到了下棋,跟高手過招,可以學到很多,進步很快。整天和低手過招,三下五除二就獲取勝利,進步欲望很小,學習意願不大。這就是棋手掏錢都願意找高手練棋的原因。這麼小就將孩子定位於路邊鼓掌的人,是家長責任心的丟失,送一句話:以為看到了全世界,我們家長隻是看到了自己的內心,給孩子未來個機會吧,家長再努力一下,別輕言定性孩子的未來。
僅憑個別知乎案例就做出判斷,草率了,要看大樣本量是怎樣的,大部分孩子都是普通智商,普通狀態的普通孩子,家長努力一下,可能上個985,家長放鬆一下,可能就是普通學校。家長保持個積極陽光心態,盡可能讓孩子往上夠一夠,許許多多的學校,許許多多的人生,差距就在一分間,家長一鬆懈,可能一分就沒了。比如:A學生52分過西工大線,B學生51分的孩子按照今年政策名落孫山隻能去片區學校,未來2個孩子成功的機率就大不一樣(我隻說概率,不說特例),試想6年級52分和51分的孩子差距到底有沒有,但未來出路呢……所以為了孩子,努力吧家長們,別輕言偷懶……
家長:
擇校跟教育孩子是一樣一樣的,確實很難。總的來說,還是要根據孩子的性格來確定。如果孩子抗壓能力比較強的話好的學校當然是最好的選擇。環境和接觸的孩子不一樣,有競爭才有動力嘛。如果孩子抗壓能力不強的話還是選擇適合孩子的學校。要不然會起反作用的。
家長:
有時候家長不一定看的清孩子,盡量給孩子機會,小學學習重要的是好習慣,和自覺主動的學習。小學的成績隻是參考,上了初中大不一樣。上了一類初中,高中差一點也能去好點的二類,初中上了二類,高中想上一類比較難,差點的話就去更次的二類高中了。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