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小升初,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進入一個師資學風優良,升學率高的學校學習。當家長在為選擇家門口的公辦還是熱門的民辦頭疼時,不妨聽聽孩子的聲音,看看孩子的意思。
曾經有一位家長反映過,正當自己為選擇哪所學校左右為難的時候,孩子直接走過來對她說:“媽媽你不要給我選非常頂尖的學校,要適合我的才好,怎樣是適合我的呢?就是我在哪個學校算中等左右,那麼我可以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如果是非常好的學校,我去那裏墊底也不好的。”這樣一句話讓家長煥然大悟,的確有時候孩子並沒有多麼強的文化素養功底時,寧當雞頭不選鳳尾是正確的。
雖說家長無論做什麼決定,任何事情都是為了孩子好。家長希望孩子能受更好的教育,希望孩子能尊重他們的選擇。孩子也是如此,他們也有受尊重的需要。如果父母喜歡與孩子協商,孩子就會非常樂意與父母交流,反之,孩子則會產生逆反心理,封閉自我。
學會與孩子商量,在子女的教育中還有更為重要的一個方麵。那就是對孩子提出的要求,我們不能滿足或不應滿足時,我們不應粗魯而簡單地拒絕:不行!不準你去!或者在父母提出的要求,兒女不同意時,你也不應簡單地采用命令方式:這事已經決定了!
父母學會與孩子共同商量既可以增加相互的理解,也可以避免家庭中一些無謂的爭吵;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教會孩子在社會上怎樣做人和與人共事。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隻要與人相處,分歧是不可免的。那麼如何妥協,如何讓他人妥協都是必備的社會技能,在孩子還小的時候鍛煉這種技能,對孩子的發展一定是很好的。
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孩子的事情一定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選擇,父母不可替孩子包辦,即使父母有自己的想法,也要通過協商的方式,把自己的意見傳達給孩子,讓孩子權衡利弊後再作出選擇。
每一個孩子都會出現與父母意見不一致的情況,孩子們都希望父母能夠尊重自己的意見,畢竟,許多事情都需要孩子付出努力才能實現。如果父母忽視了孩子的主觀能動性,一味地用父母的威嚴來壓製孩子,孩子即使口頭上同意了,內心也無法產生努力的動力,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已經感覺簡直就是受罪,怎麼還可能與父母和睦共處呢?
因此,父母一定要把孩子的事情交給孩子自己處理,父母的意見隻能通過建議或者協商的方式傳達給孩子,幫助孩子全麵地認識問題。那麼對於小升初,該怎樣讓孩子有效的參與進來從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校呢?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