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後,早晚氣溫的變化逐漸變大,各種疾病的發生也越來越頻繁,尤其是秋季腹瀉的寶寶明顯增多。秋季腹瀉是一種由輪狀病毒引起的急性腸炎,主要通過飛沫和消化道兩個路徑傳播,目前還沒有特效藥物治療。6個月至2歲的寶寶最容易得秋季腹瀉,不少家長都很關心,要怎麼做才可以科學有效地預防小兒秋季腹瀉呢?
名詞解釋
輪狀病毒腸炎是秋、冬季嬰幼兒腹瀉最常見的病原,又稱“秋季腹瀉”。北京地區多發生在10—11月,呈散發或小流行,夏季也有散發病例。
症狀
小兒秋季腹瀉的潛伏期為1—3天,多發生在6—24個月嬰幼兒,4歲以上兒童少見。起病急,常伴有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沒有明顯感染中毒症狀。發病初期1—2天常發生嘔吐,隨後出現腹瀉。大便呈“三多”現象,即量多、次數多、水分多,黃色水樣或蛋花樣便帶少量黏液,無腥臭味。不過,秋季腹瀉雖然來勢凶猛,但其本身自帶病毒自限性,隻要做好預防和護理,家長也不用過於擔心。
傳播
秋季腹瀉的傳播主要通過糞—口傳播,也可經呼吸道感染而致病,傳染性強,可以在家庭內和醫院迅速傳播。
治療
小兒一旦發生腹瀉,家長應注意觀察孩子的精神、麵色、大便次數、性狀及尿量。無論病情輕重,家長應帶患兒到醫院就診,最好同時帶去一份新鮮的大便,排便1個小時內及時無誤地送化驗檢查,使醫生作出正確診斷。若小兒有精神改變(煩躁、精神弱)、四肢發涼、口幹、淚少、尿量明顯減少、雙眼閉不攏、前囟和眼窩凹陷等情況,應迅速送往醫院進行搶救。輪狀病毒腸炎一般預後良好,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3—8天,少數較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