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學院:探索新時期人才強校之路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11月16日,三明學院人才工作會議召開,推進新時代人才強校工作,吹響了新一輪發展的衝鋒號。
“抓人才就是抓發展,有人才才會有發展,有什麼樣的人才才能有什麼樣的發展。”基於這樣的認識,從2017年開始,三明學院堅持黨管人才的引育用薦一體化工作機製,堅持“同氣相求、用好用活、創造貢獻”人才工作“三步曲”,大力推進人才強校戰略,矢誌不渝地探索地方應用型高校的人才強校新路。
著力實施“金鳳凰人才計劃”
“木有所養,則根本固而枝葉茂,棟梁之材成。”近年來,三明學院不斷優化以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引進為核心的資源配置機製,以美麗中國發展研究院為主要平台,探索推進“人才特區”建設工作,形成更為靈活和充滿活力的人才服務和管理機製。堅持麵向地方主導產業和學校特色發展需要,以高端引領整體開發,突出“高精尖缺”導向,發揮高端人才的骨幹和核心作用,以“頭雁效應”帶動人才隊伍整體素質躍升,打造“金鳳凰”人才工作品牌。
如何把集聚“高精尖缺”人才的帶動作用?三明學院聚合資源,重點資助,傾力打造,遴選一批具有正高級職稱的教師作為“金鳳凰領軍學者”,打造學術“領頭雁”,指引學校本科領域發展方向,培育具有輻射效應的學科團隊,培養學科增長點;選拔一批具有博士學位的“金鳳凰青年學者”,打造學術“頂梁柱”,麵向區域社會經濟發展需求,承擔重要的教學科研項目,提升學科研究的地位;扶持一批青年骨幹作為“金鳳凰培育學者”,打造學術“生力軍”,建立充實的人才庫,發揮“人才蓄水池”的作用,實現各學科發力、協調發展的新局麵。
“金鳳凰”人才培育過程中,三明學院積極落實“減負”行動,創新教學與科研工作量互抵機製,讓人才“有所為有所不為”,騰出手來重點突破。金鳳凰領軍學者高浩帶領團隊深耕產教融合,服務地方發展,近三年獲4項省級科學技術二等獎,跑出了科技創新的“加速度”,並引領本團隊陳禮煒、王春榮、任雯等博士,成長為“金鳳凰青年學者”,切實彰顯了“頭雁”風範。
同樣得益於“金鳳凰人才計劃”,青年教師餘高峰用五年時間由講師成長為教授,由“生力軍”蛻變為“領軍者”。這是黨愛人才、黨興人才的生動體現,也是黨管人才的落腳點。人才要留得住、用得好,首先要注重培育,三明學院始終嚴格抓好發展人才工作關鍵步驟,突出發展重點,放手使用人才,在全校營造鼓勵大膽創新、勇於創新、包容創新的良好氛圍,為高層次人才提供更加廣闊的天地,讓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有所長,確保新聚集的人才胸懷大局,與學校發展大局同心同向、同力同行,真正做到政治上靠得住、事業中做得好。
著力打造三支人才隊伍
“桐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熱情、開放、包容的三明學院不斷探索完善人才服務機製,以體製機製改革激發活力,以重大人才工程帶動提升,突出抓好學術帶頭人、科研引進生、台灣高層次人才三支隊伍。
學術帶頭人的隊伍建設關係著學科的發展方向和水平,如何把這支隊伍建好?三明學院的內部培養與外部引進相結合的隊伍建設機製做出了很好的回答。內部培養中青年骨幹教師作為學科帶頭人,外部柔性引進“學術院長”、“科研組長”、“團隊導師”,在每個學科遴選培育1-2名學術帶頭人,凝聚校內外優秀人才,形成人才高地。充分發揮學術帶頭人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加快提升學科影響力和競爭力,目前學校已經獲批新文科、新工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省級項目3項,國家級項目2項。
緊抓省委引進生政策機遇,主動作為,主動對接,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幹事創業環境和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求賢若渴”式地尋覓人才,近幾年共引進清華、北大等科研類引進生28名。來校的科研類引進生紛紛表示,三明學院服務人才發展的機製是吸引人的,這是一方幹事創業的熱土。的確,這得益於三明學院為引進生們製定的一些列服務的措施,也得益於三明學院善於用才、敢於用才的大氣魄。學校直麵蘇區老區的客觀事實,不等不靠、主動出擊、攬才留才,把劣勢變成特色。
深化閩台辦學合作,柔性引進累計百餘名具有行業背景的台灣博士,在福建同類高校中處於領先。落實“惠台66條”,積極推薦符合條件的台灣高層次人才申報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和省引才“百人計劃”等項目,同時在職稱評審上單列,提高他們的積極性。開展“尋緣研學”主題活動,組織他們主動對接蘇區老區美麗鄉村建設,開展工程實踐和應用服務,為他們量身定製教學型、科研型、服務地方型等不同崗位,台灣高層次人才學有所用、學而能用,明台創新性合作讓他們在這裏找到了“第一家園”的歸屬感。
著力創新“三大人才機製”
人才興,則學校興;人才強,則學校強,三明學院黨委知道其中的重要性。麵對實際困難和問題,學院沒有選擇回避,而是注重發揮典型示範作用,努力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校園風尚。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致高校發展者也在人才。三明學院建立寬口徑人才引進機製,以品德和能力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目標,堅持引才與引智並舉,剛性與柔性結合,強化學校、學院、學科聯動,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拘一格降人才”,初步形成具有三明蘇區老區特色、具有三明學院優勢的人才梯隊。
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分類評價體係,落實“破五唯”要求,注重師德涵養融入教書育人,專業技術職務評聘、“一院一策”、人事績效、地方服務機製等改革有序推進。推進“放管服”改革力度,甘當“店小二”,提供“五星級服務”,用管理的“減法”換取人才發展的“乘法”,用服務的“加法”換取人才力量的“魔法”。完善人才發展機製,暢通各類教師與幹部專業成長的良性渠道,分層分類精準養育,增強育人強校的能力本領,不斷提升教師、管理、服務三支隊伍合力協同的結構效能,讓教職員工的育人才誌盡情施展、創造活力競相迸發、擔當動能充分釋放。
魚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三明學院建立靈活的人才激勵機製,將“能幹事、敢幹事、幹成事”作為人才評價與使用標準,健全“軍令狀”“賽馬製”等製度,賦予各類人才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經費支配權、資源調度權,充分調動各類人才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人才引領發展效應不斷顯現。近四年,以高層次人才為主導的科技創新工作增勢明顯,省級及以上科研立項年均增長40.54%,省級及以上科技成果獎年均增長16.67%,縱向科研經費年均增長12.56%,科研平台增至39個,平台數在全省同類高校排名前列。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