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幫兩促”行動是廣東醫科大學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要一環,也是推進廣東鄉村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舉措。一直以來,廣東醫科大學高度關注青少年成長,已開展“體質健康促進”“心裏健康疏導”“成長關愛”“線上多彩小課堂”等專題項目6項,24場,累計服務青少年近5000人。本次“兩幫兩促”集中行動由5支實踐團隊定向開展,累計服務時長3552小時,服務青少年1545人次。
精心設計,醫學科普將“心”比“心”
為了提升醫學院校在“兩幫兩促”行動中的融入度,加大醫學特色助力青少年成長的有效性,本次行動學校從團隊確定到課程設計均經過詳細規劃。既有感悟生命魅力的“生命文化課堂”,又有青少年自我保護的“急救科普”“性教育科普”,還有熱點關注的“校園暴力預防”,除常規的“體質健康促進”義診活動外,誌願者們將醫學科普知識轉化為便於孩子接受和掌握的生活小貼士,在生活的細節中為孩子們增添健康成長的動力,變“被動”保護為“主動”成長,實現鄉村青少年“生理”“心理”的雙向提升。
“謝謝你們,我們活潑可愛的孫女又回來了。” 一個小女孩的爺爺為了表達對廣東醫科大學“煦·愛”公益團隊的感謝,百忙之中特意來給團隊送行。在單親家庭成長的小女孩性格內向、自卑,不善與人溝通,“校園暴力”時有發生。“煦·愛”公益團隊隊長譚軍說起這段經曆,也是異常滿足,他說:“每一次活動都會有很度收獲,看到孩子們一個個變得更好,並且得到孩子們家長的肯定,隊員們的付出就很值得。” “煦·愛”公益團隊致力於科普“校園暴力”,讓孩子們在一個有愛的環境下健康成長。
細心嗬護,全程關愛以“心”換“心”
“初到龍樟小學時,校長早早在門口等候我們,我們深刻的體會到校長的用心良苦及要做好這次公益服務的重要性。” “微塵·心” 團隊負責人祝澤華回憶道。“微塵·心”公益團隊是一支長期從事未成年人性教育的老牌實踐隊伍,但是這一次的實踐,讓14名隊員銘記於心。
龍樟小學是一所托管學校,由於父母外出務工,孩子們都是早上送來,晚上接回。在此期間,服務隊的人員除了完成課堂教學、課餘拓展外,64名孩子的飲食、午休也要他們負責,真正做到“教師保姆”一肩挑。團隊的14名隊員基本都是00後,最小的隊員僅有19歲,就這樣,一群大孩子承擔起了照顧一群小孩子的重任。“做性教育是幫助孩子保護自己,現在我們做的是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隊員吳夢婷說到。
臨時支部,健康服務真“心”用“心”
“遺愛”是一支主打器官捐獻的老牌服務隊伍之外,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團支部,將支部建立在服務隊是廣東醫科大學創新團建的一種形式。在學校的統籌安排下,支部的16名成員來到湛江市麻章區城家外村,開始了一場“生命”與“生命”互動的“兩幫兩促”行動。
“臨行前,團隊指導老師蔡曉穎還帶領我們專題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大家備受鼓舞,作為新時代團員青年,能夠在服務中為群眾辦實事,我們覺得很自豪。” “遺愛”服務隊隊長易曉祿說到。結合當地青少年的實際情況,團隊將課程內容聚焦在青少年自我保護和急救科普上,通過活動中讓青少年更加明白生命的意義。(文/徐暢 王麗君)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