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堂上聆聽專家的課程,在星空下草坪上討論青春與未來,在“劇本演繹”裏沉浸式體會革命年代的理想信念,在改革開放曆程裏領略國家的發展,在邊疆和鄉村踐行青年的使命……這是深圳大學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方式創新,也是該校打造“大思政課”的縮影。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堅持改革創新,推進大beplay体育手机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深圳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充分發揮學院專業特色和優勢,不斷拓展思政課的課程空間和實踐空間,通過講座論壇、創新研討、沉浸式研學、特色課程思政建設、實踐錘煉等方式,推動“大思政課”走深走實,讓主題教育變得“活”了起來。
抓好課堂“主渠道”,推動主題教育“往深裏走”
“課堂”是點亮思想火炬、啟迪人生智慧的地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深圳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充分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構建課堂主渠道與其他育人渠道相互協同的育人格局。
“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馬克思主義學院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劉誌明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精彩講座;邀請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執行院長楊鳳城教授作題為“大曆史觀視域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百年演進”的精彩講座。通過把專家“請進來”,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打造高質量的教學課堂。
此外,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全力以赴做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自覺擔負起宣傳黨的最新理論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責任,把主題教育黨課送到了浰源鎮,融進了基層黨員幹部的腦中、心中,為鄉鎮基層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學院專家教授走進機關、社區、企業,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題,每年開展不少於200場宣講活動,切實發揮深圳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責任與擔當。
送黨課到對口援建的河源市和平縣浰源鎮
“課堂內”與“課堂外”相結合。馬克思主義學院首創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驗教學,將虛擬仿真技術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結合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教學與實驗教學,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實效性,在全校本科生中實現了思政課實驗教學全覆蓋,學生對課程的滿意度達到90%以上,課程先後獲評廣東省和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精品工程項目。
走出教室,星空、草地皆是課堂。馬克思主義學院以當下年輕人熱衷的“露營”方式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活動采用學生提問、嘉賓作答的方式,充分調動師生積極性,交流理論學習感想,分享人生經曆感悟,師生在嚴肅認真的話題下同學習、思理論、悟原理,在生動活潑的場景下話人生、談哲理、訴衷腸,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學院師生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的青春風采。“星空夜談”係列活動自開展以來,先後被學習強國、南方日報、深圳晚報、晶報等多家媒體和平台宣傳報道,學院師生還接受了廣東衛視的現場采訪。
“星空夜談”活動
學院開展“紅色劇本”沉浸式研學活動。研究生黨支部將紅色文化的學習以“紅色劇本演繹”的形式呈現出來,“紅色劇本演繹”以家國情懷作為主基調,選取《孤城》《月山公館》《兵臨城下》《千佛夢》等4個劇本。參與活動的同學們先認領劇本的人物角色,穿上獨具風格的角色服裝,通過“身臨其境”與“心臨其境”的沉浸式角色扮演,將黨的建設、理想信念教育、文化自信融入紅色劇本的研學中,以走心又走“新”的活動形式,切實讓主題教育“活起來”。
“紅色劇本殺”活動
“學術化研究”與“學理化闡釋”相結合。馬克思主義學院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闡釋方麵努力走在前列,先後承擔包括“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在內的各級各類項目共49項;近年來發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世界意義》等高水平學術論文57篇,並出版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等著作13部;先後有18份谘政報告獲得包括中央領導在內的各級領導及相關部門的肯定性批示;學院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相關研究成果先後榮獲省部級科研獎項10餘項,將學術研究與理論闡釋二者相結合,提高思政教學的思想性與理論性,把“學思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向深入,以其指導實踐,照亮未來之路。
用好社會“大課堂”,推動主題教育“往實裏走”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深圳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用科學理論培養人,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善用“大思政課”,讓“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深度結合,形成協同育人機製,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
樹立寬廣視野,拓展教學內容,打造改革開放史特色思政課程建設。對身處“改革開放窗口”的深大學生而言,改革開放史是最貼近他們生活的思政元素。馬克思主義學院用好這一“活”教材,努力強化改革開放史研究,將改革開放史融入思政育人,創新學校思政教育。校黨委書記李清泉以“推動深圳大學改革開放史特色思政課程建設,進一步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調研課題,開展學校改革開放史特色思政課程調研,與學生代表開展麵對麵交流,讓學生參與思政課程建設的過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體現青年學生在思政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擴大課堂範圍,教育對口幫扶,變“理論思政”為“實踐思政”。習近平總書記勉勵青年人,到基層和人民中去建功立業,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書寫別樣精彩的人生。深圳大學高度重視教育對口幫扶工作,以高度的政治站位發揮高校社會責任,推進援疆工作和鄉村振興。馬克思主義學院也將教育對口幫扶作為在校學生的實踐課堂,讓青年學生得到身心淬煉,將主題教育落到實處。
赴新疆喀什支教的學生和新疆孩子一起吃上了母校寄去的荔枝
山河邊關,處處是課堂。馬克思主義學院選派教師和研究生遠赴新疆喀什開展支教活動,通過社會實踐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錘煉意誌品格,知識之光為民族團結進步點亮一盞燈,也為高校思政育人照亮更遠的路。在第28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學院黨委通過師生自捐和社會募集方式,向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捐贈圖書共計7043本;向山下村黨支部贈送政治理論學習書籍兩套,包括《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彙編》、《黨的二十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黨的二十大報告輔導百問》等圖書,鼓勵他們進一步加強理論學習,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麵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學院黨委還帶領師生在山下小學建立“深圳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踐基地”,並捐贈“青山圖書館”,充分發揮學院思政教育資源優勢,推動鄉村振興,多舉措開展幫扶,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貢獻“深大馬院力量”,點亮鄉村振興之路。
通訊員 羅玉霖 王若琳
實習編輯:廖灩傑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