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beplay2网页登录
湛江科技學院這個“三年行動計劃”交出了“成績單”
2024-09-12 11:16:00
湛江科技學院

  導語:

  2023年2月,在湛江科技學院新學期“開學第一會”上,校長彭壽清發出了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動員令”,提出要堅持創新思維、堅定改革方向、堅守質量標準,進一步激發學校發展新動能,形成學校辦學新優勢,再創學校建設發展新局麵。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站位新時代、對標新要求,學校以怎樣的辦學實踐實現高質量發展?彭壽清校長提出的“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計劃”就是答案!本期推送學校【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計劃】專題三,展示學校實施“師資隊伍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成效。 

  △湛江科技學院【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計劃】

  “我已經完成博士論文,今年底有望拿到博士學位了。”智能製造工程學院的張彥迪副教授高興地說。幾年來,張彥迪老師一邊講台執教,一邊攻讀博士學位,實現了教學能力和學曆收獲的“雙提升”。像她這樣在學校的資助下進行學曆提升的老師還有很多,他們都是《湛江科技學院資助教職工攻讀博士學位管理辦法》的受惠者。

  教書育人,教育強國,教師隊伍建設是根基。黨的二十大指出,要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怎樣全麵提升師資隊伍建設,夯實學校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的根基?答案就在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裏。

  創新開展高層次人才引進、打造“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資助教職工攻讀博士學位、職稱評審分層分類評價改革、推行“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幾年來,學校相繼打出了一套具有高度協同性、顯著創造性和強大引力場的人才引培“組合拳”,“師資隊伍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成績單”日益養眼。

  01

  國家級人才引領 輻射帶動作用強勁

  2024年4月20日下午,學校行政樓會議室洋溢著喜慶的氣氛,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朱德全教授受聘為我校“特聘教授”,並在學校設立“西南大學朱德全教授團隊博士工作站”(以下簡稱“工作站”),帶領十名專家學者進駐。朱德全教授團隊以前瞻的學術視野、深厚的學術積累和卓越的學術研究,全麵賦能我校教師隊伍教研能力提升,激發了廣大教師的教科研熱情和潛能,輻射帶動作用強勁。

  △朱德全教授受聘為我校特聘教授

  △學校設立“西南大學朱德全教授團隊博士工作站”

  工作站成立後,幫扶指導工作隨即密鑼緊鼓開展。學校選拔教學科研骨幹進入工作站,組建校本“科教融彙創新團隊”。朱德全教授團隊以“一對一”“一對多”等幫扶形式,指導進站人員開展教研工作,切實提高入站人員的研究能力。

  “共同打造聯培聯育新模式、聯合攻關的新標杆!”朱德全教授在一次指導交流會上說道。

  在朱德全教授團隊的指導下,學校設計了重大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重點培育國內有影響力的項目成果,產出省內有影響力的項目成果,指導教師產出係列高水平論文和高端課題,出版優秀教材專著著作和爭取教學成果獎。

  當前,29名教師進入工作站,設立八大教育教學成果獎培育項目、多項一般研究項目,近百位教師參與項目研究。通過國家級大咖專家搭平台、傳幫帶,學校教研工作正乘風破浪開新局,形成才智奔湧人人爭先的良好生態。

  02

  創新高層次人才引進 築就人才隊伍高峰

  2022年9月,學校出台了《湛江科技學院高層次人才引進管理辦法》,聚焦重點學科和關鍵領域,按照“分科類、分類型、分層次”的思路製定高層次人才選聘的業績標準、任務標準、薪酬標準,實現高層次人才精準引進。政策出台以來,共引進高層次人才近200人,其中正高級職稱50餘人、副高級職稱100餘人,博士30餘人。

  美術與設計學院的胡國鋒副教授正是在學校的人才新政策下引進的。來校後,胡教授迅速融入學校科研團隊,成功出版一部專著及教材,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發表了3篇學術論文,申報和承擔了多項省部級、市廳級科研項目。在教學實踐中,他靈活運用項目式學習及工作坊等多種教學形式,不斷探索並改進教學方法,課堂質量得到學生認可。

  李尚驁博士則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他在《Economic Modelling》和《世界經濟》等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高質量論文,更連續三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經濟研究》等國內外頂尖平台上分享學術見解。他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區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麵上資助項目和特別資助項目,科研能力非常突出。隨著一大批高層次人才的到來,各類學術創新要素在學校激湧成流,也為高質量課堂的打造注入了蓬勃新動力。

  高層次人才紛至遝來的背後,是學校創新政策支持體現出對高層次人才的重視,是學校持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育教學水平提升的決心,也是學校近年來辦學質量不斷提高帶來的吸引力和號召力。

  03

  多項計劃“內培”,鋪設人才強校“高原”

  作為一所地處湛江的高校,學校一定程度上存在“引才難、用才難、留才難”的問題。為破解這些難題,學校創新思路、革新機製,自立自強“造血”,“自製”教師成長的“孵化器”。

  ——“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資助總額超3000萬元。學校以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及對構建自有師資隊伍的深切重視,推出教師培養的“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每年遴選一批優秀教授、副教授、博士、講師、碩士,在正常薪酬外給予特殊津貼支持,劃撥專項經費助力其學術交流、進修深造、科研成果轉化。教師申請優才計劃的熱情高漲,越來越多的中青年骨幹教師在優才計劃的支持下脫穎而出,享受到前所未有的成長機遇。管理學院的李平老師就是在2022年入選學校“優秀講師支持計劃”。兩年來,他在該計劃的支持下發表包括SSCI論文在內的8篇學術論文,出版專著一部,指導學生參賽多次獲得國家級獎項,於今年5月順利晉升副教授。

  該計劃不僅是一劑強心針,為那些在教學科研領域展現卓越才能與無限潛力的教師提供了職稱晉升的堅實階梯;更是一座橋梁,連接起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學者,促進了學術思想的碰撞與融合,為老師們搭建了寶貴的交流科研平台。迄今為止,已有240人次教師在“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中受益,資助總額超過3000萬元。

  ——資助博士學位攻讀計劃,投入經費逾1200萬元。學校依托僑資辦學優勢,與澳大利亞、韓國、英美、泰國等國家及港澳台多所高校合作,出台資助政策支持教職工攻讀國內外博士學位。美術與設計學院的教師宋靜在學校的資助下,攻讀博士學位並順利完成學業。會計學院的梁思敏老師目前正在讀博,她表示,學校的資助是一種信任,讓她感到自己教學和科研能力得到了認可,這種信任激勵著她去追求更高的學術成就。她期待著順利完成學業,在工作崗位上更好地回饋學校。

  據悉,自資助政策出台以來,學校共資助了119名教職工攻讀境內外博士學位,累計支持經費逾1200萬元。

  ——“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計劃,教師抱團成長的“加速器”。2023年6月,學校推出“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計劃”,旨在促進教學研究和教學經驗交流,實現有組織的教育教學研究。當前,全校範圍內遴選出了“數智化管理教師團隊”“數智會計教師團隊”“雷州民間藝術現代設計轉化研究中心教師團隊”等9個校級“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資助經費逾200萬元。

  會計學院“數智化管理教師團隊”在團隊組建初期,高級職稱教師僅10人,經過1年多的建設,5人成功晉升,現團隊16人中有15人為高級職稱。團隊獲省級項目9項,市廳級項目12項,指導學生參加學科競賽73項,獲國家級獎項22項、省級獎項50項。據介紹,學校每兩年將立項建設一批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以專項經費支持團隊建設和成員發展,為教師團隊的整體提升搭建堅實的平台。

  △數智化管理教師團隊”指導學生獲獎

  04

  革新職稱評審 打通人才成長通道

  “獲‘互聯網+’省級金獎及以上榮譽的老師,具有破格申報副高級職稱或正高級職稱的資格;獲省級銅獎及以上榮譽,可置換相應的科研成果,獎項級別越高,科研獎勵越豐厚。”在學校第十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動員會上,創新創業學院院長尤俊傑解讀了學校關於賽事的組織方案,其中的“最新政策獎勵和支持”版塊引起了師生注意。這隻是學校大膽革新職稱評審,以職稱製度改革為突破口,改變“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弊端,充分釋放各類人才創新創造活力的一個小體現。

  這是一次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務實之舉,這是一次破枷鎖、解難題的自我革命。破掉的是職稱評審的條條框框,迸發出的是各類人才幹事創業的火熱激情。

  學校分類別分層次分學科設置評價標準和評價方式,健全職稱分類評價辦法,為不同類型人員職稱發展暢通了渠道。尤其是牢牢圍繞學校建設創新創業型大學的辦學定位,新設置職稱破格申報類型,促進人才體係和學校發展目標相適應。智能製造工程學院的廖才老師,就是今年破格晉升職稱的第一人。

  2023年,廖才老師指導學生團隊參加中國機器人大賽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中國賽全國總決賽斬獲一等獎!經學校職稱評審委員會的嚴格評審和推薦,廖才老師破格晉升為副教授。這是學校聚焦創新創業型大學建設,激勵教師踴躍指導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競賽而打通的“綠色通道”,符合教育部深化高校教師職稱製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更適應當前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的大趨勢。

  △廖才老師及其學生團隊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修訂的職稱評審標準中,學校還單設了專職思政課教師、專職輔導員、創新創業教師評審標準,不同崗位、層級、學科領域及成長路徑的老師們都有了更清晰、更富有激勵性的職業晉升路徑,充分發揮了自主職稱評審指揮棒的作用。

  05

  多方引才留才 人才“蓄水池”生機勃勃

  金秋九月,收獲時節。秋季新學期的課堂上,293名新進教師走進教室、走上講台,學校人才隊伍再添新力量。新進的教師中,有教學經驗豐富的高級職稱老師,有從其他單位調入的骨幹教師,也有海內外碩博畢業生。學校“人才強校”的發展戰略卓有成效,積極、開放、靈活的人才政策,使各類人才集聚,專家學者的聰明才智充分湧流。

  △學校人才公寓

  “房子不錯,我很滿意!兩房一廳麵朝南,幹淨明亮,我一報到學校就立刻安排我入住了!”文化傳媒學院新入職的杜薇教授說道。今年,投入1.35億元、以“拎包入住”標準新建和裝修的300餘套“人才公寓”正式啟用冰箱空調沙發床櫃一應俱全,這是學校解決新進人才住房問題的又一力舉,學校尊才重才的氛圍進一步提升。

  △人才公寓內部設施

  韋筱筱博士,畢業於享譽全球的俄羅斯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這是全球排名前十的殿堂級音樂學府。韋筱筱博士作為柴院自1866年建校以來首位同時獲得鋼琴演奏與藝術學雙專業博士學位的中國人,獲得了由俄羅斯聯邦教育部頒發的最高榮譽紅本畢業證書,更是中國藝術類人才培養特別項目公派留學人員。

  許文宇老師,碩士畢業於唯一一所進入國家“985工程”建設行列、唯一進入國家首輪“雙一流”建設支持的軍校——國防科技大學。他曾在某部隊從事測控係統引導保障工作,現在又走上講台,為講台奉獻青春和智慧。

  還有更多的老師來自暨南大學、吉林大學、寧夏大學、湖南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北京體育大學等……湛江科技學院的校園裏,既有一群深耕杏壇多年的經師人師,也有年輕的老師們用青春的闖勁、鮮活的講授和對科研的孜孜追求,為校園帶來爽朗清風。據幹部人事處副處長史陽陽介紹,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300餘人,其中高級職稱近400人,有海外留學背景的博士、碩士近200人,有全國優秀教師、省級領軍人才、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南粵優秀教師及民辦教育傑出代表等。學校高職稱、高學曆教師比例逐年攀升,教師隊伍的職稱、學曆、年齡結構日趨合理,“金字塔式”戰略人才體係已然形成。

  厚重的“人才賬本”,夯實了辦學的家底。學校以“師資隊伍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以一次次高瞻遠矚的決策,一條條釋放活力的創新,傾注了對人才的關愛、凝聚了對人才的渴求,寫下了一份人才隊伍建設的紮實亮眼的“成績單”,更托舉起學校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構想!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