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中國教育網 加入收藏 設為首頁

堅守後方 用心戰“疫”——貴州中醫藥大學大學生心理谘詢與服務中心戰“疫”紀實

   貴州中醫藥大學    2020-04-07

  1月27日,國家衛健委發布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幹預指導原則,要求將心理危機幹預納入疫情防控整體部署,組建心理援助熱線隊伍,提供在線心理支持、心理援助服務。對此,貴州中醫藥大學大學生心理工作隊伍立即展開行動,整合學校和兩所附屬醫院的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領域專業力量,建平台、論證可行性、部署值班、學習研討幹預辦法、落實宣傳途徑等工作有序推進,並於2月1日啟動貴州中醫藥大學心理援助工作,開展線上心理援助、線下心理幹預、心理“防疫”知識宣傳等工作,2月12日開通24小時公益心理熱線,全麵承擔起救助一線相關人群及“後方”廣大群眾的心理健康服務工作。

麵向社會,開通4001550911心理熱線

  為應對疫情產生的心理問題,貴州中醫藥大學高度重視,精心部署,組織學校心理教師隊伍發揮專業效能,提供線上線下的心理援助服務,製定《貴州中醫藥大學抗疫心理援助工作指南》,指導心理工作的開展。2月1日,正式啟動心理援助服務工作,組織學校及附院20名專業人員提供從每天9點至21點的免費線上心理援助,同時提供線下心理幹預服務。線上心理援助通過QQ進行,線下心理幹預通過電話預約安排。同時組建了心理危機幹預24小時熱線工作組,為社會提供疫情防控期間的免費心理支持服務。自24小時心理熱線開通以來,每天平均接聽近100個來電谘詢,心理熱線服務誌願者經常淩晨仍在接聽谘詢電話,耐心為來電者緩解因疫情引起的焦慮、強迫、恐慌等應激症狀。學校心理老師在每日接聽熱線後,還通過“貴中醫疫情心理熱線”微信群,及時總結接聽熱線經驗,同時也對接聽中出現的問題展開討論,如在2月中旬來電谘詢的人群中,除了一部分來電者是因疫情出現嚴重的焦慮、抑鬱等症狀外,還有一些存在對心理熱線認知不到位的人群,為更好的在疫情爆發時期提升心理援助的服務質量和效率,學校持續壯大心理援助團隊,目前已組建了一支由60餘名心理學專業人士組成的誌願者隊伍,心理熱線也從原來每天3個座席增加至周一至周四8個座席、周五至周日10個座席,力求滿足大眾對解決心理問題的迫切需求。

麵向學生,開展“一對一”視頻谘詢

  針對學生因疫情產生焦慮、恐慌等情緒問題和大學生學習、升學、就業等特殊問題,始終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結合大學生成長成才規律和學校實際情況,大學生心理谘詢與服務中心積極開展疫情期間學生心理調研工作。針對受助者的不同心理谘詢問題,學校心理谘詢與服務中心及時調整思路,對學生心理谘詢工作方式進行創新,並於3月9日啟動貴州中醫藥大學大學生線上心理服務平台,組織學校心理谘詢師為學生提供“一對一”視頻心理谘詢服務。在視頻谘詢工作前,大學生心理谘詢與服務中心對學生心理谘詢的預約、個人信息備案、谘詢過程及谘詢記錄的保密工作等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進一步完善了各環節的管理規定,竭力守護學生在疫情期間的心理健康。自“一對一”心理服務平台運行以來,已接待學校來訪學生20餘人,提供心理谘詢和心理疏導60餘人次。

 

心理谘詢師工作會議

創新方式,搭建網絡防疫“心”陣地

  疫情期間,學校大學生心理谘詢與服務中心積極適應工作環境變化,及時開通了貴州中醫藥大學網絡心理熱線,以解答學生因疫情產生的心理困惑並及時開展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導。選拔學校心理學專業優秀學生充實心理工作隊伍,協助開展學校線上心理服務平台工作,協調來訪學生、預約登記員及與學校心理谘詢師的對接和資料歸檔。大學生心理谘詢與服務中心積極創新心理工作宣傳模式,搭建起抗疫時期的心理工作網絡陣地,通過貴中醫學生處微信公眾號、“易班”、微信群、QQ群等平台,加強疫情期間典型宣傳、心理“防疫”宣傳、好故事宣傳,弘揚“防疫”好心態、正能量,營造健康積極向上的“防疫”心理氛圍,輻射全校學生,形成共振效應,培育積極心態,消泯負麵情緒,堅定戰勝疫情信心。通過搭建心理防疫網絡陣地,學校累計發文80餘篇,接待學生熱線和處理預約登記共計60餘人次。

朋輩支持,打造心理“防疫”加油站

  借助學校學生心理誌願者隊伍,開展朋輩支持工作,打造貴中醫心理“防疫”加油站。開展以“疫情期間大學生如何進行心理調試”等為主題的空中心理沙龍活動,活動中引導學生梳理從疫情發生以來的心理變化和特點,如疫情引發之初的漠然、無所謂到爆發後的恐慌、焦慮、煩躁,再到疫情有效控製的理性淡定的心路曆程,分享減輕負性情緒采取的應對策略和方法。通過空中心理沙龍這種真實溫暖、又感同身受的分享,讓處於應激狀態的同學們獲得了真正的共鳴和放鬆。有同學表示自己原本處在對專業發展和選擇非常迷茫的狀態,通過這場疫情讓他看到了自己投身醫學事業的信心和決心,激勵自己一定要認真學習祖國醫學知識,同時生活態度也較以往積極樂觀。另外,通過開展貴中醫“易”起分享在家的日子等美文,積極傳播同學們宅家的感受和想法,鼓勵學生培育積極心態和建立社會支持來調適心理健康。

分享資源,指導各學院開展心理工作

  疫情之初,學校心理工作人員共同研討,及時搜集和整理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編製“心理防疫”宣傳資料,通過網絡平台進行分享,為全校教職員工生開展自我心理調適提供建議和幫助,提高師生正確應對因疫情產生的焦慮、恐慌等負性情緒的能力。同時,及時組織各學院心理健康工作老師開展線上交流會,聽取各學院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好做法。如基礎醫學院開展經典活動“杏林晨光”線上打卡、“讀經典·誦岐黃”係列活動之經典抄寫活動等,鼓勵中醫學子自律、奮發;藥學院為積極響應大學生的網絡溝通模式,通過抖音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直播;人文與管理學院利用應用心理學專業特色課程結合新冠病毒疾病、疫情和心理危機管理,加強學生心理教育教學工作;針灸骨傷學院以班級為單位每日上報學生身心健康狀況,對特殊群體學生建立檔案、積極關注,並開展“一對一”的談心談話活動;體育健康學院開展學生朋輩誌願者線上活動,引導學生合理宣泄不良情緒;信息工程學院就如何開展疫情期間的學生心理疏導工作,組織輔導員進行了線上研討、線上心理講座等;第一臨床醫學院製定《心理疫情防控預案》《疫情期間心理防護手冊》,指導師生科學合理進行自我心理調適,開展“快樂宅家共同抗疫”、“戰疫情”主題詩詞征集、“心在一起、風雨同行”等線上活動,引導學生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積極心態度過特殊時期;第二臨床醫學院開展了“抗疫 護心 護學”係列活動,通過及時了解學生心理狀況,讓因疫情影響產生厭學、退學心理的同學重聽網課、重返線上課堂等。同時,大學生心理谘詢與服務中心還積極協助各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站解決疫情防控期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難題。通過向各學院心理輔導員介紹心理救助開展情況、提供疫情期間學生心理防護方法、開展學生誌願者培訓以及分享心理防疫知識等措施,指導和幫助心理輔導員開展好心理輔導工作。

培訓督導,加強心理谘詢師隊伍建設

  此次疫情,學校絕大部分心理谘詢師是第一次參與重大疫情下的心理“防疫”谘詢工作,為了進一步加強谘詢師隊伍建設,提升服務質量,組織學校心理谘詢師參加疫情期間的心理谘詢專題講座和培訓督導。從1月31日起參加由壹心理學院組織的疫情心理危機幹預係列講座、中國老教授協會職業教育委員會家庭心理服務學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預防線上心理輔導係列微課》,對心理援助和心理危機反應及幹預等重要文獻、心理工作高質量推文進行學習,這些培訓和學習都對學校心理谘詢師團隊在疫情期間開展心理工作做了實用、詳細和全麵的指導,為順利開展疫情期間心理谘詢工作提供了參考。另外,召集谘詢師開展線上心理工作交流會,總結工作經驗,也及時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探討,共同提出解決方案。為了注重常態長效,還組織部分心理谘詢師參加谘詢師之家係統的線上督導,參與國內有豐富臨床實務經驗的督導在高保真條件下實施的個案督導中,促進谘詢師進步和成長,更好的服務於學校醫護員工生。

  心理“防疫”,是齊心協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一環。在這個特殊時期,貴州中醫藥大學每一位心理專業工作人員,堅守陣地,克服困難,努力做好疫情期間的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為心理“防疫”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展現出了貴中醫心理工作者的專業素養和責任擔當。對減輕疫情對學校師生和社會帶來的心理傷害,協助維護學校和社會穩定以及促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水平提升起到了積極作用。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
eol.cn簡介 | 聯係方式 | 網站聲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證140769號 |京ICP備12045350號| 京網文[2017]10376-1180號 |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0236號
版權所有 賽爾互聯(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