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2网页登录
beplay2网页登录
【決戰脫貧攻堅·貴州教育人物】貴州大學“蔬菜女神”張萬萍
2020-09-10 09:44:00
貴州省教育廳

  決勝脫貧攻堅·貴州教育人物(一)

  “一棵苗在你們眼裏就是幾分錢,在我這裏,它是農民的‘發財樹’,種一棵就必須活一棵。”——張萬萍

點擊觀看視頻:“蔬菜女神”張萬萍

  張萬萍,貴州大學農學院教授,貴州省蔬菜專班副班長、貴州大學蔬菜產業團隊隊長,貴州省果蔬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貴州省科技特派員。

  “我知道,你是貴州大學的,你已經來了半個多月。”4月16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孫誌剛現場考察畢節市威寧自治縣高山村蔬菜基地時,看到張萬萍教授帶領的貴州大學70名師生現場指揮800餘名貧困戶開展蔬菜種植時說道。

  ——銅仁沿河縣官舟鎮老百姓稱她為“蔬菜女神”:“貴大專家就是牛,美女教授玩鋤頭,種下辣椒兩萬畝,產銷兩旺無人憂。”

  ——沿河縣農業局幹部在談及張萬萍時豎起大拇指說“這個老師很‘甲’!”(當地方言:意為很棒)

  ——威寧縣雙龍鎮涼山村的貧困戶們握著她的手邀請她到家裏“吃烤洋芋”。

  威寧縣是貴州麵積最大、海拔最高和人口最多的縣,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也是貴州省深度貧困縣之首,2020年40萬畝蔬菜基地建設將帶動未脫貧38257人穩定脫貧,貴州大學蔬菜產業隊長張萬萍帶領團隊,下沉威寧,在最難的地方,為產業脫貧做最重要的技術支撐。

  “在貴州省離天最近的地方種蔬菜,帶領蔬菜團隊在貴州脫貧攻堅中傳遞貴州大學好聲音,是老師們的心聲。”張萬萍說。

  威寧雙龍鎮高山村、涼山村、高坡村標準化蔬菜種植基地是張萬萍團隊技術扶貧的示範基地之一,麵積11000畝,今年可使雙龍鎮高山村、高坡村、涼山村村集體經濟每年增收117萬元,農民流轉土地固定分紅660萬元,帶動當地農戶600餘戶3000多人務工分紅達3168萬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7戶548人。

  免費向該基地提供技術指導的張萬萍教授深知基地建設成功與否對改變當地傳統農業生產模式和威寧縣脫貧摘帽意義重大,搶抓穀雨前的種植“黃金周”成為她的口頭禪,敦促著貴州大學蔬菜團隊和學生誌願者奏響青春戰歌,頂烈日冒風沙戰鬥在海拔2600米的高原黃土上,成為威寧春天裏最美的風景。“張老師說我們不能停下來,老百姓都跟在我們身後呢!為家鄉拔窮根而努力,我們做得到!”貴州大學威寧籍學生誌願者團隊隊長李定銀說。

  1992年從貴州農學院畢業後,張萬萍留校任教從事蔬菜栽培和育種相關研究和教育教學工作,先後獲得貴州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貴州省科技成果轉化二等獎,近三年承擔了各級縱向、橫向課題總經費達480萬元。在她的帶領下,蔬菜產業團隊成員主持和參加了貴州省多項重大規劃和方案製定,積極為相關職能部門在調整產業結構、產業布局、實施方案等方麵獻計獻策,在蔬菜重要農藝性狀種質資源創新以及在蔬菜綠色、高產和優質栽培技術集成和示範推廣等方麵潛心工作。

  “張老師心裏有家國情懷,她是踏踏實實地想為貴州家鄉做些事!去年我剛和貴州大學簽訂就業協議,張老師邀請我參加蔬菜產業團隊服務農村的電話就打過來,第二天就拉著我一起到威寧縣做技術指導了。”被張萬萍老師帶進蔬菜團隊的青年教師李經緯老師說,現在的她已經成為蔬菜團隊裏的骨幹力量。

  “一個行不算行!”用張萬萍的話說,“蔬菜團隊裏都是我誌趣相投的同誌,都願意紮紮實實服務地方。我們的團隊分工明確,我負責組織協調、牽好頭重點攻‘蘿卜’,李經緯老師攻‘花菜’,閆見敏老師攻‘山藥’,李偉老師攻‘生薑’,易維潔老師攻‘芋頭’,術業有專攻,蔬菜品種多,我們的老師要在產業服務的過程中,逐步行起來,成為某個蔬菜單品或者某個環節的佼佼者。”

  帶好新人,重視人才資源的合理搭配和利用,她領銜的貴州大學蔬菜產業服務團隊,現成為貴州省服務脫貧攻堅的一支重要技術隊伍。

  2月24日以後,隨著貴州疫情防控局勢的好轉和交通的恢複,張萬萍教授立刻帶領蔬菜團隊深入到春耕備耕一線,地下指導結合線上視頻教學,助力貴州省貧困地區春耕工作。從榕江到從江,從水城到七星關,從織金到沿河,“張老師這兩個月幾乎都在圍著貴州‘9+3’貧困縣轉,經常一天內從銅仁沿河縣趕到畢節威寧縣,行程已達數萬公裏,除了拿換洗衣物就沒有回過家。”蔬菜團隊裴芸老師說。

  “必須下到地裏去!在台上講百遍不如地裏幹一遍!”張萬萍堅持地帶著農戶一起到田間地頭實幹,“傳統耕作模式在貧困地區已經根深蒂固,想要改變必須身體力行,不做出樣子光說是不能讓老鄉們相信的”,從整地、撒肥、覆膜、播種、定植、澆定根水、病蟲害鑒別、追肥、農藥篩選、規範打藥、殘膜回收…….,張萬萍扛著鋤頭麵對麵、手把手教。為了讓農戶能聽懂,她甚至還把複雜的農技知識轉化為“伺候秧苗就像伺候月子裏的孩子”“養孩子要吃飽吃好”等生活用語。每走到一處,都有農戶趕到她的工作地點谘詢問題,甚至在路中攔住她的車要請她到家裏的地裏幫忙看一看。威寧老鄉笑著問她:“你真的是貴州大學的教授麼?你不抬頭的話就和我們一樣叻,你看我們的手都一樣粗糙……”

  張萬萍總是習慣性地蹲在田間看蔬菜生長情況,說:“一棵苗在你們眼裏就是幾分錢,在我這裏它是農民的發財樹,種一棵就必須活一棵!”僅今年四月,張萬萍教授帶領“蔬菜團隊”已在威寧完成線上線下培訓人數達20000餘人,利用田間講台、多媒體途徑、明白卡等方式,在威寧縣培訓農戶和貧困戶2萬餘人。疫情期間向威寧發放3萬《疫情期間蔬菜春耕備耕技術“明白卡”》,覆蓋38個鄉鎮(街道)、60多個企業、萬名農戶,贈送3000張春耕宣傳海報。

  望著蔬菜基地裏烈日下閃爍著國家標準化地膜,她笑稱:“通過技術的進步,實現產量的和品質的提高,農民的收入,空間太大了。這不就是座銀山麼?”幾個月後,這片萬畝“銀山”將變成“青山”。隨著收獲季節的到來,又化作威寧老百姓眼中的“金山”。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

相關新聞
中國教育報 2020-12-29 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