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科技大學校長倪紅衛寄語2021屆研究生畢業生:與時代同行!
與時代同行
——在2021屆研究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武漢科技大學校長 倪紅衛
(2021年6月18日)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家長朋友們:
大家好!
今天,我們歡聚一堂,隆重舉行2021屆研究生畢業典禮,共同見證60名博士、1515名碩士,順利完成學業,開啟新的人生征程。在此,我謹代表學校和全體師生員工,向各位同學成功取得碩士、博士學位,表示熱烈的祝賀!向辛勤養育你們的父母、精心培養你們的老師、真心陪伴你們的同窗,表示誠摯的問候!
悟已往之史為鑒,知來者之奮起追。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武漢科技大學誕生於民族危難之際,成長於新中國成立之後,發展於國家複興之時,始終與黨的發展同向同行、與祖國和人民同心同德。在各個重要的曆史時期、各個重要的曆史事件中,都能看到武科大人的責任與擔當。無數武科大學子,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積極貢獻,在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征程中展現了積極作為。征途漫漫,“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同學們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我們處在一個公平正義的時代,人人可以“奮鬥得福”。不拚爹媽、不拚顏值,拚的是勤奮、拚的是付出。
——我們處在一個創新發展的時代,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等,創新無處不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我們處在一個開放包容的時代,多元文化兼容並包。你有你的傳奇,我有我的精彩。
廣大畢業研究生在校期間,敢為人先,投身一流研究;創新融合,成就一流學識;修身誌遠,構築一流格局。大家是與新時代共同前進的一代!畢業典禮不僅是研究生學術生涯的回首和總結,更是開啟新征程的昭示和呼喚。希望同學們始終牢記“厚德博學、崇實去浮”的校訓精神,在發展中堅定理想信念、在進步中保持奮鬥姿態、在成長中傳承文化基因,與時代同行,做想為、可為、有為之人。
與時代同行,心懷“國之大者”,堅定為國為民的理想信念。
縱觀黨的百年曆史,就是為了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奮鬥史。同學們拿到碩士、博士學位證書,表示已經對知識和理論有所創新,這個創新或大或小,但對於科學進步和技術創新一定有所貢獻。畢業不僅僅是獲取了一紙文憑,是一種學術身份的認可,更意味著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最近,《覺醒年代》正在熱播。“處處有考點”“集集是論文”,這部重大曆史題材影視劇,真實反映了從1915年《新青年》雜誌問世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段曆史,深刻揭示了中華民族探索救亡圖存之路的思想啟蒙。用真實情景再現,帶領我們走進曆史,感知時代,引來一片好評、圈粉無數。劇中,李大釗先生對夫人說過一句話:“你不知道有了你,我的心裏別提有多踏實了。”這應該是那個時代,一名隨時準備為國家犧牲的革命者,說過的最真摯的“土味情話”。同學們可能難以想象,那些在書本中、影視劇裏看似遙遠的故事,曾經那麼真切地被一群人當作畢生的理想信念去奮鬥、去犧牲。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無論是《覺醒年代》中的李大釗,《大江大河》中的宋運輝,還是《山海情》中的馬德福。他們生活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背景,身處不同的環境,但都有著為國家謀富強、為人民謀幸福的理想和信念。希望同學們在曆史中學會感知,心懷“國之大者”,把個人夢想融入中國夢,把個人事業融入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事業,做對國家、社會和人民有意義的事。
與時代同行,常葆“進取之心”,保持勤學善思的奮鬥姿態。
圓夢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人的潛力是無限的,隻有在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中才能充分發掘出來。當前,知識更新不斷加快,社會分工日益細化,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湧現。這為大家施展才華、競展風采提供了廣闊舞台,也對大家的精神狀態、能力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我校李楠老師,持續深耕耐火材料領域,在耐火材料原料綜合利用等方麵取得重大成果,是我國在國際耐火材料領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先後被授予“傑出耐火人”“國際燒結科學學會特別獎”等榮譽稱號。榮譽的背後,是李楠老師五十多年如一日的堅持與付出,是年過八旬仍然堅守科研一線的勤奮與踏實。
我校張一敏老師和團隊不斷攻克資源綜合利用和提釩技術難關,從基礎研究、技術創新、裝備研發到推廣應用,十年三獲國家科技獎,將我國提釩技術提升到世界先進行列。成績的背後,是無數個丈量礦山的腳步,是無數個挑燈夜戰的攻關。喊破嗓子,不如幹出樣子。武科大有一大批這樣的好老師,用勤學善思的奮鬥姿態證明了“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希望同學們多學習、多實踐、多積累、多沉澱,深刻領悟“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的道理,永葆積極、上進之心,做勤學善思的篤行者,在平凡中學會堅持,在清貧中學會享受,用奮鬥成就精彩。
與時代同行,不忘“職業初心”,傳承武科大人的文化基因。
著力培養具有“鋼鐵品質”的高素質人才,是武漢科技大學人才培養的鮮明特色。從今天起,同學們將完成從學生到校友的轉變,迎來充滿無限可能的職業生涯。希望同學們傳承武科大人的鋼鐵品質和精神風骨。
“是鋼就要成脊梁”,一代代武科大人用鋼鐵品質和崇實精神,鑄就了“冶金高層次人才的搖籃”的美譽。我校1976屆校友蘇義腦院士在艱苦的條件下,研製的“樹平1井”勝利完鑽,徹底打破了美國的壟斷。1985屆校友陳德榮的職業曆程從鋼鐵廠一線技術人員起步,一步一個腳印,到出任寶武集團董事長,“億噸寶武”今朝圓夢,在關鍵的崗位上取得了讓祖國和人民滿意的成績。1989屆校友毛新平院士紮根鋼鐵行業,主持規劃、設計了我國第一個薄板坯連鑄連軋工程,開發出多項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創新成果,在平凡的工作中幹出了不平凡的業績。2003級校友謝先啟院士在複雜的環境中,不斷挑戰爆破施工難度,係統發展了建築物拆除爆破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發了建築物拆除爆破係列新技術。一代代武科大人堅守初心,深刻詮釋了“堅韌不拔、勇承重載、崇實求精、表裏如一”的鋼鐵品質。
“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為人如此,為事同樣如此。在未來的職場生涯中,大家可能會遇到沒有經曆過的事情,遇到想象不到的困難。但無論怎樣,希望大家傳承“鋼鐵品質”“沁湖文化”等武科大基因,牢記職業選擇時的初心,堅守為人為事的底線原則,在實事求是中探究生活真諦,在價值追求中校準人生坐標。
同學們,習近平總書記曾深情寄語,當代中國青年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負重任。大家要誌存高遠、勇挑重擔、與時代同行,在“千帆競發、百舸爭流”中保持狀態、永不掉隊,在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成就自我、建功立業。
同學們,青山為銘,沁湖有證。母校,是同學們永遠的精神家園、幸福的記憶港灣,歡迎大家常回家看看。今天,是武科大的節日,也是大家一生中值得珍藏的日子,大家將從這裏啟航。希望大家堅定地“與時代同行”,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激揚青春、放飛夢想、開創未來。
祝願2021屆畢業研究生一帆順風、前程似錦!
謝謝大家!
(beplay2网页登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