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概況
南通大學微電子學院(集成電路學院)是南通市政府與南通大學“名城名校”融合發展戰略協議簽約後,南通大學成立的首個新建學院。建有國家級現代產業學院——通科微電子學院、半導體器件與集成電路設計封測省高校重點實驗室,與通富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江蘇省集成電路先進封裝測試重點實驗室。
院長寄語
院長簡介
趙繼聰,1989年2月生,博士,副教授,碩導。2017年博士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2019-2020年在新加坡國立大學進行訪學研究,獲江蘇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南通市“江海英才”培養對象、南通大學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主要從事射頻聲學濾波器芯片、新型MEMS紅外探測器芯片、MEMS與CMOS芯片三維異質異構集成等方麵的研究;主持KJW-173基礎加強重點項目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麵上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國重實驗室開放課題重點項目等;以第一/通訊作者發表SCI/EI收錄論文20餘篇,申請中國發明專利20餘件,已授權5件。指導學生獲“挑戰杯”黑科技專項賽“全國特等獎”、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總決賽一等獎”、南通大學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省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等。
院長寄語
微電子集成電路技術作為信息產業發展的基石,已經深深滲透到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並在推動產業變革和技術進步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南通市政府與南通大學聯合實施“名城名校”融合發展戰略,共建微電子學院(集成電路學院)。站在新的起點上,南通大學微電子學院(集成電路學院)將以更創新、更開放的步伐邁向新征程,圍繞“立足南通、服務江蘇、輻射全國”的目標,致力於解決集成電路先進封測、集成電路設計、半導體器件等方麵的重大基礎及工程問題,持續創新校企融通、產教融合的協同育人新模式,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更好服務國家和江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
擁抱創新,“芯”向未來。希望從微電子學院(集成電路學院)走出去的每位學子,在人生的每一個拐角處,都能飽含對於國家、民族、社會的一份責任、一份擔當,都能堅定對夢想與信仰的追求,敢為人先,敢於追求卓越。希望全體微電學子牢記使命、追求高尚、幹淨做人,以實現純粹的人生價值為目標,做最好的自己。
辦學曆史
南通大學微電子(集成電路)相關專業的發展可溯源至上世紀90年代,早在1998年,即成立了南通市集成電路設計重點實驗室,是國內較早開展集成電路教學科研的高等院校之一。2002年,經教育部批準開設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同年獲批專用集成電路設計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現重組更名為半導體器件與集成電路設計封測省高校重點實驗室,並全職聘請國家傑青、長江學者徐駿教授擔任實驗室主任;2004年開設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係統專業;2017年與南通市崇川區共建產業學院——通科微電子學院;2019年與通富微電共建江蘇省集成電路先進封裝測試重點實驗室;2020年通科微電子學院獲批江蘇省重點產業學院;2021年通科微電子學院獲批教育部首批國家級現代產業學院。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形成了以集成電路封裝測試為核心,集成電路設計、半導體材料及器件為支撐的特色研究方向。
2023年10月31日,南通市人民政府、南通大學舉行“名城名校”融合發展戰略協議簽約儀式,南通市委書記吳新明、校黨委書記尚慶飛共同為南通大學微電子學院(集成電路學院)揭牌。
2023年11月21日,南通大學微電子學院(集成電路學院)正式掛牌成立,聘請國家“萬人計劃”專家、通富微電董事長石磊擔任特聘院長。
2024年,將在南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園成立研究實踐基地。
學院優勢/教學條件
在“名城名校”融合發展戰略的支持下,南通市和南通大學共建微電子學院(集成電路學院),並在市北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園建立研究實踐基地。
師資隊伍
目前全院教職工有41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4人,其中國家級人才2人,省部級人才7人。
專業介紹
學院設有“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係統”和“電子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依托信息與通信工程(集成電路方向)博、碩士點和集成電路工程專碩點進行研究生培養,形成本碩博全層次一體化人才培養體係。
1.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係統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長三角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具備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和可持續發展潛力,掌握紮實的數學、自然科學基礎知識、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係統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國際視野和團隊合作精神,能夠在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係統等領域從事工藝製造、器件研發、集成電路設計等技術和管理的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電路、模擬電子技術、數字係統原理與設計、微處理器與接口技術、半導體物理、微電子器件與技術基礎、數字信號處理、複雜數字係統設計、集成電路原理與設計、電子設計自動化等。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2.電子科學與技術
培養目標:本專業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立德樹人,培養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長三角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培養具備良好的道德文化素養、社會責任感和可持續發展潛力,掌握紮實的數學、自然科學基礎知識、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國際視野和團隊合作精神,能夠在微電子工藝、微電子器件、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係統等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領域從事工藝製造、器件研發、集成電路設計等技術和管理的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電路、模擬電子技術、數字係統原理與設計、信號與係統、理論物理基礎、固體物理、半導體 物理、物理光學、激光與光電子技術、微電子器件與技術基礎、集成電路原理與設計電路、模擬電子技術、數字係統原理與設計、信號與係統、半導體物理、激光與光電子技術、微電子器件與技術基礎、集成電路原理與設計、微電子工藝、電子設計自動化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學院介紹
曆年來,共培養微電子、集成電路相關專業本科畢業生2400餘人,博/碩士研究生超過200人,獲“挑戰杯”全國銀獎、專項賽特等獎、研究生數學建模全國特等獎、研電賽全國一等獎等省部級以上獎項100餘項。推動兩個課堂融合,構建協同育人體係,促進思想學業雙提升。學校通過學科競賽激勵,鍛煉實踐動手能力,塑造學生卓越氣質;推動黨團班一體化,強化責任擔當精神,培養學生家國情懷;依托學工團隊優勢,發揮“三全育人”效應,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學院組建提供各類科技講座信息、技術俱樂部論壇、“雲端”培訓共享資料,開放實驗室進行現場交流和疑難解答。近三年,共組織培訓26場,培訓學生近2500人次。我院學子獲得了驕人的學科競賽成績,在數學建模比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飛思卡爾智能車競賽、“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等學科競賽中均有建樹。
畢業生寄語
電子科學與技術
2017級劉文
中共黨員,電子科學171班班長,曾被評為江蘇省“優秀學生幹部”、江蘇省“優秀畢業設計三等獎”、南通市“三好學生”、南通大學“優秀畢業生”等。
寄語:雲程發軔,萬裏可期。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係統
2018級葛文傑
中共黨員,集181班學習委員,曾獲國家獎學金,曾被評為南通市"三好學生"、南通大學“三好學生標兵”等,發表多項發明專利,多次獲得各項學科競賽國家級獎項。
寄語: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電子科學與技術
2019級嚴恬煜
中共黨員,電子科學191班班長,曾獲國家獎學金,曾被評為江蘇省“優秀學生幹部”、南通市“優秀學生幹部”、南通大學“優秀畢業生”等。
寄語:誌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
結語
學院立足學科主流方向和領域前沿、國家和區域重大發展戰略需求,以建設特色優勢學科為抓手,促進學科具備一流人才培養、一流學術成果產出、一流社會服務能力,目標是形成集成電路領域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助力南通大學特色鮮明的國內一流大學建設,打造名城名校“彼此賦能、攜手共進”的典範樣板。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beplay2网页登录”,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係。